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数学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数学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14页例3 一、素养教化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分步解答含有四个已知条件的三步应用题,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接替思路,驾驭接替方法。 2、培育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实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结合内容渗透思想教化。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从新旧学问的生长点动身引出新课,运用学问迁移,指导学生学习新知。 2引导学生试算,驾驭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确定求某个问题需知道哪两个干脆条件,进而确定解题步骤。 2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
2、量关系。 四、教具打算 小黑板、投影片。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依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2改(3)为下面习题。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三年级和四 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要求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必需知道哪些条件?缺少什么条件? 要求学生干脆补充四年级人数。列式,分步解答。 (二)探究新知 有个学生是这样补充的条件,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你能不能解答呢? 假如能解答,该怎样解答呢? 出示例3: (通过补充条件的练习,自然引出例题,可使学生简单建立起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步、两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进而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
3、问题,分析与复习题的区分和联系。 (补充了两个条件,有四个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没有变更。) (2)、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当知道哪两个条件呢? 三年级有多少人?四年级有多少人? (3)、让学生自己解答。 (4)、想一想,假如把上题的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反馈练习:“做一做”第2题。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四第1、2题 先探讨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 2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依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口头列算式解答。 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 (通过此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二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深
4、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解三步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及解答方法。 六、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3题 七、板书设计(略) 教学内容:教材15页例4 素养教化目标: 1、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能够理解简洁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分析问题实力和敏捷解题的实力。 3、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驾驭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1、依据条件补充问题,使之成为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请说说解题的思路和相应的算式。 (2)、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 2、教学例4: 出
5、示例题 (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想一想:依据题里的条件,前面的线段图该怎样修改?所求问题在线段图上怎样表示? 探讨题: (3)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比较简便。 3、引导概括 解答应用题不但方法可以不一样,而且计算的步骤也不相同。有的三步题可以用两步来解答。这样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所以解题时应当留意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进行解答。 4、综合与应用:(课件) 5、板书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5及第19页“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一、素养教化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驾驭解题思路。 2能分步解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6、。 (二)实力训练点 1培育学生类推实力、分析比较实力。 2培育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实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学问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阅历,合作学习、探讨、试算,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四、教具打算 小黑板、投影片等。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练习:(出示口算卡片) 562+5678478 16817410010053 2复习题: 读题,分析解题思路。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7、”,必需知道哪两个条件?四年级栽树棵数怎样求?为什么用“562”,你们是依据哪句话这样求的?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利用投影片改复习题为例5。(课件演示) (抓住复习和例5的联系点,设计了复习题,为学习例5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探讨: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老师在“五年级栽的比四年级总数少10棵”下面画出曲线。) 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4依据线段图和题意,探讨思索: 要想求出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需先知道什么?你是依据什么这样说的?为什么? 启发学生:“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能干
8、脆求出来吗?解答这道题,第一步求什么?其次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 (通过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5,通过沟通汇报,确定解题思路,老师板书小标题,再让学生干脆在书中填空,指定一名学生板演。 形成板书: 四年级栽树多少棵? 562=112(棵) 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56+112=168(棵) 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树158棵。 6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例5的解题过程,解答这类题时应留意什么? 抓住关键句理解数量关系,依据关键句确定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终算什么,并分步解答。 引导学生视察:在解题过程中,56这个已知条件用
9、到了几次?分别是在求什么时候用的?通过探讨,使学生明确:解答应用题时,有的已知条件不止用一次,详细怎样用,要依据题目内容确定。 7反馈练习: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探讨,关键句是哪一句,再依据题意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终求确定2-3名学生汇报探讨结果。然后再让学生分步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1、“做一做”第2、3题。 同桌每人选一题,相互说一下这道题的关键句是什么,应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终求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2、练习五第1题 先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指出这类应用题是三步计算应用题,还是两步 计算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进一步
10、明确: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抓住关键语句,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确定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步骤。 提示同学:有的已知条件在解题时不止用一次。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2题 七、板书设计 三步计算应用题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练习七第11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驾驭解答三步计算一般复合应用题的方法,比较娴熟地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实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明确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今日这节课,就根据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步骤,练习三步计算应用题。(板书课题) 2依据下面的条件或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 (1)
11、苹果树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数多15棵。 (2)葡萄的重量是香蕉和橘子总重量的2倍。 (3)剩下的4天铺完,平均每天铺多少米? (4)余下的每小时织12米,要织多少小时? 二、基本题练习 1解答下列各题。 (1)服装店有花裙子40条,红裙子的条数是花裙子的3倍,蓝裙子的条数比花裙子和红裙子的总数少20条,蓝裙子有多少条? 提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怎样想?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让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再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 追问:为什么前两步要先求出红裙子和花裙子的总条数? (2)服装店有2q0套服装,卖了8天,平均每天卖15套。余下的假如每
12、天卖20套,还可以卖多少天?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小括号里两步各是求的什么?这道题为什么要先求还余下的套数? 2小结。 解答应用题要一步一步思索、分析,其中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 量关系,要依据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最终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 三、对比练习 1做练习七第ll题。 指名读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第(1)题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问题是先求什么? 为什么?(求这个问题要知道桃树和梨树的棵数,其中梨树的棵数不知道,所以要先求出来)求梨树的棵数为什么用
13、38x2+14来计算? 第(2)题前两步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用38+38x2求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 2做练习七第13题。 看图,理清图意。 (1)做第13题第(1)题。 提问:题中告知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可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最终算什么? 让学生列出算式,指名口答。 提问:这道题要用图里哪些条件来列出算式呢? 指出:图中告知我们四件商品的价格,我们要依据题意从中选 择有用的条件列出算式。 (2)做第13题第(2)题。 读题理解题意。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提问学生有哪几种解法,老师板书。 比一比:第(1)题和第(2)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指出:两道应用题都要结合
14、图意选择有用的条件来列式解答, 都是求两积之和的应用题。第(1)题是求两积之和的三步计算应用 题,第(2)题求两积之和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答。 (3)做第13题第(3)、(4)题。 读题理解题意。 比一比: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像之处? 指出:题目类型一样,解题思路也相同。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在做的过程中假如发 现问题,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 集体订正,讲评。 指出:当剩下的钱不能正好买整数条毛巾,出现余数时,即55 86条7元时,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阅历,就只能买6条,7元钱作为找回的钱。 (4)追问:解答这四个应用题要留意什么? 指出:要审清题意,依据问题从多余
15、条件中选择有用的条件, 按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并依据日常生活阅历来解决出现的数学问题。 四、课堂作业:练习七第12题,第13题第(1)、(2)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47-48页例2。 教学目的:相识归一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驾驭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驾驭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并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具打算: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滨河公园原来有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有3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学生自己解答,老师巡察指导。
16、 依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让学生说出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分几步计算。 2.谈话: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步应用题,第一步要先算出单一量,其次步再算出总量。这是一道归一应用题,现在老师把复习题里的第三个条件现在有35条船改成现在增加了15条船,还能用两步解答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老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我们要学到什么学问,学生参加制定学习目标。 评析:在学生原有学问上探究新学问,既激发学习爱好,又为新学问作了必要的铺垫。同时,让学生参加制定学习目标,很有特色。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滨柯公园原来有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
17、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2)出示自学思索题,学生四人小组探讨学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平均每条船每天收入多少?由题里的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 要求现在每天有多少条船?由题里的哪两个条件求出?你怎样理解现在增加了15条船这个条件的? 要求增加15条船后每天收入多少元,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终算什么。 你会列综合算式吗?怎样对你的解答做出检验? (3)依据学生汇报结果,老师运用投影覆盖片对线段图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要求增加15条船后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要算出平均每条船收入多少元和现在一共有多少条船,即:老师板书 (1)平均每条船收入多少元? 36020=18(元) (
18、2)现在一共有多少条船? 20+15=35(元) (3)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18x35=630(元) (4)让学生说出检验方法。 2.老师小结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的。 3.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让学生看书学习,弄清晰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终算什么。 学生看书学习。 让学生说说要求增加15条船后每天一共收人多少元,还可以先算出平均每条船收入多少元和15条船收入多少元。 板书解题过程。 (1)平均每条船收入多少元? 36020=18(元) (2)15条船收入多少元? 1815=270(元) (3)现在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60+270=
19、630(元) 4.比较例2的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用除法先算出平均每条船收入多少元,也就是先求单一量。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求出平均每条船收入多少元,再算现在一共有多少条船,最终算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而其次种解法是先求出平均每条船收入多少元,再算出15条船收入多少元,最终算现在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评析:对例题数量关系的分析,思索自学,抓住了关键性的问题去引导学生理解题中的条件,使学生对每一步的列式思之有源,追之有根。新学问学习后,马上引导学生与原有的学问进行对比,以及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学问,驾驭学问,使学生不断改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巩固练习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人教版 四年级 下册 计算 应用题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