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藤野先生.docx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藤野先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藤野先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藤野先生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学问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学问点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亭后改名为豫才。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呼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2相关背景 藤野先生这部作品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这篇课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验,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验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 3写作线索
2、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未识藤野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怀念藤野 暗线:爱国主义思想 4主要内容 这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仔细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厚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改变和要同反动派斗争究竟的决心。 5句式 比方: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季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 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6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3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东京见闻,交代见藤野先生的缘由。 其次部分(4-35):写在仙
3、台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 第三部分(36-38):离开仙台,叙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学问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学问点整理 第1课藤野先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藤tng野发髻j芦荟hu畸j形 亲善i不逊xn诘ji责杳yo无消息 深恶w痛疾 点拨:畸不要误读为q;恶是一个多音字。 2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烂(mn)漫油光可(jin)鉴 (n)匿名(pi)瞥见解(pu)剖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2)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
4、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3)但在那时那地,我的看法却改变了。写出了作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思想历程,是指弃医从文。 点拨:(1)(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3)应自己依据课文内容去概括。 二、重点句子 1有时我经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训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2从文中找出一个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的句子: 示例: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犹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颈项扭几扭。实在端庄极了。 (2)再接着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点拨:其中端庄和正人君子运用了反语。 三、文学(
5、文体)常识背记学问清单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对于自己的老师,作者只写过三个人,分别是寿镜吾、章太炎和藤野先生。 点拨:寿镜吾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章太炎是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写的。 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 1.藤野先生 一、导入 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学问。学过鲁迅的文章依次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根据作者成长的经验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特地学校学医,他原打算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
6、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幻想,从变更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闻名的文学家,这原委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时代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写作年头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斗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今,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值“三一八”
7、惨案发生以后,鲁迅主动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了自己的剧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忱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友情。 四、整体感悟 1.本文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 其次部分:在仙台 第三部分:离开仙台后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其次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2.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 “我”的爱国感情的改变(暗线) 3.这篇文章在时间上,前后跨越
8、了二十年;地点由国外到国内,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又都有很多变迁;因此涉及的人物和事务必定许多。但细致读来,主要两个人物:一是藤野,一是作者。分析这两个人物的艺术形象。 藤野 作者 (1)衣着简朴 (1)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反感 (2)为作者细心添改讲义 (2)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仰慕 (3)当面订正解剖图 (3)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羞辱、诽谤,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损害。 (4)为作者勇于解剖尸体而兴奋 (4)看到电影里枪毙中国人的情景,痛感必需变更“中国是弱国”的现实,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寻求救国之路。 (5)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6)与作
9、者的惜别 添改讲义仔细负责治学严谨 订正解剖图严格要求热忱恳切,教学仔细 关切实习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能以公正心来对待弱国学生,而且给以极大的惯性和帮助 (1)(2)两件是详写,(3)(4)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仔细负责、从严治学、热忱关怀、正直恳切、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忱地教化鲁迅的缘由。 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4.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你能够通过详细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
10、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或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缘由所在。 5.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比方、反语的奇妙运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端庄极了” 这段文字在精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原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遗忘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非常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方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奇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知识点 汇总 先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