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二物理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探究物质的密度 学案5.2“探究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3.通过试验、测量、计算、分析和比较,发觉同种物资m/v相同,不同物资m/v不相同。 4.经验密度概念的建立,领悟比值定义法 学习重点 难点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比值定义法定义密度概念。 自学梳理提纲 二、密度: 1.定义:把某种物质_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 2.公式:=_ 3.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不同物质密度,一般_,大小与m、V_,与物质的_(及状态)有关. 4.单位:国际-(kg/m3),读作“” 常
2、用:克/厘米3() 换算:1g/cm3=_kg/m3 合作探究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提出问题: 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同种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不同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_ 3.制定安排与设计试验: (1)探讨对象:_、_(多?少?) (2)所测物理量:_、_ (3)测量工具:_、_ (4)步骤: 4.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1)取形规、体积不同的两木块,用_和_把质量和体积测算出来。 (2)取体积不同的两实心铁块,用_和_把质量和体积分别测量出来。 (3)数据表格: 次数物质质量 (m/Kg)体积 (V/
3、m3)比值m/V 1木块1 2木块2 3铁块1 4铁块2 5.分析与论证: (1)比较1、2(或3、4)得: 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_; 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之比,是一个_值,它跟质量、体积_。 (2)比较1、3(或2、4)得: 不同物质,质量跟体积之比_。 (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可能跟_有关,它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上述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_的概念。 达标提升 1.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密度 一般,同种物质,在肯定的状态下密度是定值, 它不随质量的大小或体积大小的变更而_。 2.一杯盐水,用掉一半,剩下的半杯盐水() A其密度减半,质量减半 B其质量减
4、半,密度不变 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其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于给定的一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 D体积肯定的不同物体,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4.有一块金属,质量为237g,体积是30cm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_kg/m3,这种金属是。 若将这块金属切成两半,则其中一半的密度是_kg/m3。 5.单位换算: (1)30ml=cm3=m3 (2)5.5g/cm3=kg/m3 (3)7.9103kg/m3=g/cm3 学习反思 人生感悟 初二物理下册学问点:物质的密度 初二物
5、理下册学问点:物质的密度 学问点1密度的概念1、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3、密度是表示物质本身特性(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的物理量。4、表达式:=m/V5、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探究如何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点拨依据密度的表达式,我们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表达式即可求出被测物体的密度。例1对一块金属进行鉴别,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50.0g,将它投入盛有盐水为125.0cm3的量筒中,水面长高到1
6、28.0cm3的地方,通过以上试验验证该金属块是否属纯金?思路解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依据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可计算出金属的密度,并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值进行对比,可确定它的成分。正确解答比照密度表可知纯金的密度是19.3g/cm3,所以,这块金属不是纯金的。误点警示密度学问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因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肯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学问点2密度的测量1、原理:2、量筒的运用用量筒可以干脆测出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则需先倒入适量的水(放入物体后要能没过物体,又要不超最大测量范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再将物体放入并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读数V
7、2,则该物体的体积为V=V2-V1,此种方法称为排水法。例2张刚同学有一枚金光闪耀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制作这枚纪念币的材料是什么物质?是纯金吗?设计试验依据,测出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求出纪念币的密度与金的密度比较,推断是否为纯金。试验器材天平、量筒、水测量记录m=16.1g,V=1.8cm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纪念币不是纯金的,查密度表可推断可能是铜或其他合金。学问点3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或选择不同的材料。2、计算不易干脆测量的浩大物体的质量。3、计算不便干脆测量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例3体积为30cm3,质量为178g的空心铜球,假如在其空心部分铸满铝,问铝的质量为多少?思路解析要求出空
8、心部分铸满的铝的质量,可利用公式m=V求得,但这里的关键是求出铝的体积。依据题意可知,铝的体积等于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而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球的体积减去铜的体积。正确解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V球-V铜=3010-6m3-210-5m3=110-5m3=V铝m铝=铝V铝=2.7103kg/m3110-5m3=27g专题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用铝的体积与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再借助于密度的变形公式求出。例4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若先在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在瓶内再装水至满瓶,称出瓶的总质量为1318g,求金属颗粒的密度。思路解析依据公式,要
9、求出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找到它的质量m和体积V.质量在本题中是简单求出的,而体积有肯定的难度,其关键是能想到金属颗粒的体积和前后两次所装水的体积差是相等的。正确解答该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700g-200g=500g则该瓶的容积金属颗粒的质量m金=878g-200g=678g瓶内再装满水,水的质量m水=1318g-878g=440g再次装满水,水的体积所以金属颗粒的体积V金=500cm3-440cm3=60cm3金属颗粒的密度专题点评本题很奇妙地利用了金属颗粒的体积和两次水的体积差的等值,是一道很好的应用题型,完全可以改为一道好的试验设计题。例5有一铜球,体积是20cm3,质量是89g,问此球是
10、空心还是实习的?若是空心的,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球的总质量是多少?(铜=8.9103kg/m3,水银=13.6103kg/m3,)思路解析推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可用三种方法:(1)比较密度,依据公式,求出物与该物质的比较,若物,则为空心,若物=,则为实心。(2)比较质量:把物体作为实习的,利用公式m=V,求出体积为V的实习物体的质量与球的实际质量相比较,若mm物,则该物体是空心的,若m=m物,则该物体为实心的。(3)比较体积:把物体作为实心的,利用公式,求出V,再与V物比较,若V正确解答利用方法(3)来解:因为,所以,则此铜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V球-V=20cm3-10cm3
11、=10cm3,由于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所以V水银=V空=10cm3,则球的总质量为m球=m球+水银V水银=89g+13.610g=225g.专题点评本题采纳比较体积的方法,主要是为了便利计算总质量。在解题时还应留意统一单位,在练习中更要留意通过一题多解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课堂小结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单位:kg/m3,g/cm31g/cm3=1.0103kg/m3物质的密度测量:测出质量m,体积V,利用求出其密度(1)鉴别物质种类(2)求质量m=V(3)求体积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密度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教材从识别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谈起,
12、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通过试验探究引出密度的概念,并激励学生通过相识一些物质的密度,说明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密度学问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究。 2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用密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试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相识有新的拓展; 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沟通与探讨中所持的正确看法。 【学情分析】 1认知水平学生通过对前面学问的学习,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相识;从天平与量
13、筒的运用过程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测量学问与方法;通过对前几章的学习,具备了肯定的试验探究实力。 2学龄特点初中生的独立意识较强,情感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影响较大;思维特点已经起先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还须要阅历支持,因此最好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组织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试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通过密度概念的得出,渗透科学思维方法教化,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 密度的概念是今后学生学习其它力学学问的基础,因此从学问的角度看,本节的重点问题是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比值定义法”是定义物理概念的重要方法,在其它章节的教材
14、中多次用到比值定义法,如:用路程和时间之比获得物理量“速度”,用压力和受力面积之比获得物理量“压强”,用电压和电流之比获得物理量“电阻”,所以从技能的角度,把方法的培育也作为本节的重点。 依据以往的教学阅历,不少学生在学习了密度的公式()以后,认为物质的密度受质量和体积的影响,忽视了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比值的不变性,即密度的特性。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是老师在授课时对密度概念的得出过于简洁,没有让学生体验比值定义的全过程,因此本节的难点是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全班同学的合作,获得多种物质的多组数据,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得出密度的概念。 【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供应以下机会: 1独立视察思索
15、的机会,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与分析归纳。 2操作、尝试的机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 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生活中识别物质的各种方法,然后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进行沟通。估计学生找到的方法许多,如颜色、气味、硬度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伊始有了较高的学习心情。 2试验探究 提出问题 展示四组图片:金条和铜条,有机玻璃和一般玻璃,银器和不锈钢制品,自来水和海水(可以用盐水代替)。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你识别这些物质呢?结合学生的各种回答,引入识别物质的另一种方法密度。 猜想与假设 依据生活阅历,让学生思索: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进一步思索:假
16、如是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又怎么改变呢?过渡到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制定安排与设计试验 从以上的猜想动身,取铜、铁、铝三组物体中的一组作为探讨对象,每组物体的体积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或直尺测出它们的体积,分别计算每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选取不同的探讨对象进行试验,分工合作共同收集证据。以小组为单位,不同小组选取不同的物质进行测量,一是可以节约时间;二是可以获得多种物质的多组数据;三可以加强全班同学的沟通,培育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在试验前,应当和学生一起探
17、讨试验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问题,如分工要明确,严格测量仪器的运用规则,读数时要仔细、细心,如何记录试验数据等。 沟通与合作 每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启发学生发表见解,对收集到的试验数据总结归纳: 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 不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 在以上归纳的基础上,引出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评估反思 对试验探究的全过程进行思索: 试验结论与生活阅历有没有冲突? 你是怎样把试验数据和结论联系在一起的? 试验过程中哪些做法影响着结论的牢靠性? 试验过程中发觉了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试验过程中有没有发觉新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索,强化了学生对整个探究全过程的体验与相识,培育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和严谨的科学看法。 3反馈练习 阅读表格型。培育学生的阅读实力和分析归纳实力。 STS型。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探究型。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突出对所探讨问题的思索过程: 视察探究抽象应用,使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思路有所把握。 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