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要下雨了》教学资料.docx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要下雨了》教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要下雨了》教学资料.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要下雨了教学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相识7个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相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样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殊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驾驭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教学用具: 1.生字生词卡片。 2媒体资源:有全课文文字的投影片,视频要下雨了:范读,动画课件要下雨了:综合生字。 3要求学生了解一些能预料天气改变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
2、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改变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看视频要下雨了:范读,听课文录音,留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育。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沟通: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老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
3、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老师引读其次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惊奇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示学生留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老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其次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亮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其次句。 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缘由呢?学生读最终一句,老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
4、学习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沟通学习状况: 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缘由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四到六段。 望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信任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学习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赶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赶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即、立刻、抓紧) 2)他又望见了什
5、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学习七至九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知了蚂蚁? 小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要下雨了一 教学目标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培育学生视察大自然的爱好。 2学会“奇、今、怪、闷、很、低、为、才”8个生字和多音字“空”,理解“水面、今日、有空、下雨、田边、为什么、空
6、气、很多、虫子、这样、明白”等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奇、怪、今、闷、很”5个生字,理解“惊奇、水面、今日、有空、下雨、田边、为什么、空气、很多、夹子、这样、明白”等词语的意思,相识大字头。 2初步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鱼游水面燕于低飞”这一自然现象,是夏秋季雨前的征兆,激发学生视察大自然的爱好。 教学过程: (一)揭题,理解课题 出示课题后,老师用手遮住“要”字,问: (1)“下雨了”与“要下雨了”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是说雨还没有下。“下雨了”是说雨已经
7、在下。)从课题上我们知道说的是什么事呢?(下雨前的事或状况)。 (二)老师范读。想一想下雨前有哪些现象?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留意读准多音字:让学生对有空的“空”与“空着手”的空进行区分、认读。 (2)看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带生字的词,读一读。 (3)给课文按自然段标上号码。 (4)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四)图文比照,讲读第一段 (1)看第,幅图,看图读文,想想说说,小白兔来到河边,望见了什么?(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2)课文哪一段在写这幅图的意思?(第1段) (3)边读课文边思索:小鱼为什么都游到水面上来?指名回答。 (4)教
8、学“闷”。什么时候你会感到很闷?这个“闷”字谁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5)填空: 因为(),水里(),小鱼为了到()来透透气,所以()。 (6)平常,小鱼是怎样的?常游到水面上来吗?你从哪句话中看出来?教学“今日”。 (7)练读小白兔的话,读稀奇怪、疑问的语气。 (8)分角色朗读第1段。 小结:这一段写了下雨前鱼出水面的缘由。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游、今、闷”3个生字。 小学语文一年级:要下雨了教案二 复习巩固 1、识记生字。 A、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B、汇报沟通,重点指导 C、学生口头扩词。 D、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习第8、9自然段 1、启发学生思索: A、听了
9、小动物的话,小白兔信任了吗? B、天真的下雨了吗? 2、指导学生朗读第8、9自然段。(读出小白兔着急的确定语气) 3、引导学生小结下雨前的征兆:小燕子、小鱼、蚂蚁的活动。 指导背诵课文 1、自由背课文(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背诵)。 2、检查反馈: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拓展延长 1、学生谈谈自己还知道动物下雨前的活动。 2、学生沟通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 书写生字 1、学生认读要求书写的字。 2、沟通书写时要留意的地方;老师范写“得、很”。 3、学生描红、书写,作业展示、评议。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学问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学习目标 1、相识
10、“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殊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相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相识生字“湿”、“搬”;书写“得”、“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要下雨了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驾驭“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答词语。相识“翅、膀、味、忆、连、搬、雷”7个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怎样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那里知道要下雨的,相识夏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 3、
11、图文并茂是训练学生视察实力、思维实力和朗读实力的最好载体。 4、在相识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视察大自然的爱好。 重点 理解小燕子、小鱼和蚂蚁回答小白兔的话,学习生字新词。 难点 相识下雨前出现种种现象的缘由。 课时支配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将要下雨时的一些自然现象吗? (让学生说一说)好,那么我们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 1题目讲什么时候的事?(要下雨。)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相同不相同? 为什么?(探讨) “要下雨了”是说雨没有下,快要下了。 “下雨了”表示已经下雨了。 三、朗读课
12、文。 指导学生正确、流畅地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小声拼读之后再读。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订正读不准的字音。 前鼻音:闷、身、伸、群等。 多音字:着(忙着、淋着雨。) 3用“”标出长句子的停顿。如: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 4留意带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要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问号的句子3个,感叹号的句子4个。“呢、呀、吗”要读得轻些,读出语气。 四、听录音,指导朗读。 留意“得、呀”应读轻声,“往”应读三声。 本课对话较多,因此朗读指导的重点是读好对话,特殊是读好带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一般可采纳以下三种指导方法。 一是依据
13、提示语及标点符号来指导朗读。如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二是结合词句理解来对比朗读。如第四段开头:“是要下雨了吗?”与大蚂蚁说的“是要下雨了”对比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后半信半疑,正在思索,要轻轻地读出疑问的语气。大蚂蚁确认小白兔告知他的消息,要突出“是”,表达确定的语气。又如燕子、小鱼说的“要下雨了”,和小兔往家跑时喊的“要下雨了”,是两种不同的语气,前句是回答问话,陈述的语气,后句是获得学问后的兴奋,要表现出小兔的心情。 三是通过表演指导朗读。可以让学生看看插图、联系书上有关词语,想象文中小动物们的神态、动作及说话腔调,再让同学们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五、理解课文内容
14、。 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童话里都有谁?(用“这篇童话里有_和_”的句式说话。) 2这篇童话主要讲了谁? 3“要下雨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了几次?都是谁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正确、流畅地读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要下雨了二 教学目标: 1学会“低、为、才”3个生字,理解“田边、为什么、空气、很多、虫子、这样、明白”等词语的意思。 2会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3学习课文第2、3段,知道“燕子低飞”这一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前的征兆。培育学生视察大自然的爱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朗读第1段,说说小鱼为什么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二)图文比照,讲读第之段
15、(1)看第2幅图,说说小白兔在什么地方望见了什么? (2)课文哪几段是在写第2幅图的意思?(第2、3段) (3)下雨前,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轻声读第2段,找出有关句子,自己练说。) (4)指名说燕子为什么飞得那样低呢?用“因为.所以.”说话。教学“为、才”。 (5)虫子为什么飞不高呢?(因为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所以飞不高。)教学“虫”。 (6)虫子翅膀上的小水珠是哪里来的?(因为空气潮湿,所以虫子的翅膀会沾上小水珠。) (7)空气为什么潮湿?(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空气很潮湿。) (8)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因为 要下雨了, 所以 空气. 空气很潮湿, 虫子. 虫子. 飞不高。 虫子
16、飞不高 燕子. (9)指导朗读。 小白兔赶忙问的话,要读得洪亮些,带有惊奇的语气。燕子的话也要读得洪亮些,因为它边飞边说,而且要读得亲切。 (指名读-评议-齐读) (三)讲读第3段 (1)“哦,原来是这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明白”?小白兔明白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教学“明”。 (3)练习朗读,读出小白兔明白了的语气。 (4)小结。学了课文后我们知道了“鱼出水面”、“燕子低飞”是下雨前的征兆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缘由。 (四)作业抄写生字:田、低、为、虫、才、明 板书设计33要下雨了 现象缘由 水里闷 鱼出水面要下雨了空气潮湿 燕子低飞小虫的翅膀上沾了水珠 虫子飞不高 第三课时 教
17、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学生视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做课堂作业第2题:看拼音写词语。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拓宽视野 (1)这篇课文告知我们,平常看到哪些现象天要下雨了? 学说:“鱼出水面,大雨就来, 燕子低飞,快要下雨。” (2)下雨前的现象许多,除了书上说的两种现象外,你还知道有哪些自然现象?(蜻蜓低飞、石级沾水、蚂蚁搬家、鸡不进窝。羊抢吃青草、黑板出“汗”.) (3)练习说话: “下雨前,我看到.就知道天快要下雨了。” (四)作业 课堂作业第2、5、7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
18、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教学实录一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说明下雨前动物的特点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缘由。依据教材学问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新课程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能“绽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丽”,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憧憬美妙的情境,关切自然和生命,对感爱好的人物和事务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沟通。” 这篇文章读来生动好玩,在生动好玩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身便的自然科学学问。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意视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爱好,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初步受到酷爱科学的思想
19、感情。 儿童有与生惧来的探究须要,新奇心强,喜爱追根问底,他们已经初步有了“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实力”,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体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观赏、超越,辅以“思、议、评、演”等手段,注意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真实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奥妙、魅力,体验到胜利的乐趣 基础教化发展纲要指出:“素养教化基本点之一便是面对全体,从无人教化转为为人教化,将学生看成人,具有很大潜能、具有创建实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把学生自主质疑或沟通探讨后的处的难点、疑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努力引导学生体悟、观赏小鱼的内心世界,抓住文章中的对话,绽开丰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要下雨了 小学语文 一年级 教案 下雨 教学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