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2022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2022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说明(每小题5分,共20分。 1.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2、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3。公共政策评价:依据肯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推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
2、确定政策改变、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4。头脑风暴法是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建性思维专家奥斯本(ALexF*Osborn)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建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方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肯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道开会探讨,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推断。 5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点,管理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另一重要特征。 6扁平式组织削减了很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洁,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
3、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7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8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终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依据自己驾驭的状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9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指协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Michael SScott)和彼德GW基思(Peter GWKeen)于20世纪70年头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
4、学、运筹学,限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10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行分性、与公共利益亲密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1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安排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12完全理性思维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好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说明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备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全部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实力处理分
5、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13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详细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常常运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留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妙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14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 政策制定和贯彻是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当心的变更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 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 能够较为满足就已经不错了; 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实力来猛烈地改造将来, 主见走一步看一步。 15. 公共政策主体实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胜利
6、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 即在环境的挑战下, 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 以及取得胜利的程度。 1 6。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17学问经济是建立在学问和信息的生产、安排和运用之上的经济。学问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 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学问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学问价值的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18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安排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19公共政策案例分
7、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觉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相识和探讨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探讨方法。 20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须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须要的快速精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实力。 21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确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状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实力。
8、2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加、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干脆或者间接的确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23. 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 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气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志向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公共政策主体实力的内容。 (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实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实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实力;(4)公允安排社会资源的实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实力。 2简述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9、 史密斯认为,志向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志向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干脆影响的,必需对政策实行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或个体;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环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要素。 史密斯模型与以往的政策执行探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中志向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中的其他三个因素。 (举例说明浴盆模型。事物的不断发展改变, 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冲突, 确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牢靠性,就要限制它的失效性。依据牢靠性理论分析,
10、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在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 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 比如:我国持续20多年的深圳特区建设,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的执行过程,就经验了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时期,传统习惯的阻力使人民对政策一般了解甚少以及政策本身还可能存在着不少缺陷。在政策执行初期,存在着相当高的失效率;偶然失效时期,政策实行后,进入正常状态,人民对政策的基本驾驭与认同,以及政策本身的自我完善,人民从政策执行中得到了实惠,尽管还有失效,但失效率低;耗损失效时期,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政策起先老化,失效
11、率叉逐步上升.因此须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者重新制定政策.) 3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包含哪些步骤? (1)系统探讨;(2)系统设计;(3)系统量化;(4)系统评价。 4简述公共政策学中引入案例分析的意义。 (1) 引入案例分析,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2)引入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3)引入案例分析,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殊是MPA教化质量的提高。 5简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影响公共决策的主要方式. (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供应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分) (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
12、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 (3)亲密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详细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 (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探讨和询问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6简述实际工作中政策执行者对待上级政策的三种看法. 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建性地执行。(4分) 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3分) 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3分) 7简述无为思维。 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实行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实行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无为
13、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行少的思维方式,很多公共事务并不肯定必需政府出面解决才行。公共决策者必需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实行主动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须要作确定,必需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实行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 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这里的“无为”,其实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索、不推断、不分析、不运作;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需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8简述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的评价活动的区分。 (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因而要从公众的,宏观的、系统
14、的高度来进行评价。 (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安排,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面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安排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安排和落实。 9简述追踪决策的主要特征。 (1)回溯分析;(2)非零起点;C双重优化;(4)心理效应. 10简述接受政策的基本缘由。 (1)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化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控式,即对权威的敬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确定的听从。( 2)自我利益的爱
15、护与发展,常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是听从政策的重要缘由。(3)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4)不少人是因为胆怯惩处才听从政策。(5)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都有个对政策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的过程. 11简述学问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 (1)学问化与信息化;(2分)(2)民主化;(2分)(3)科学化;(2分)(4)高效化。 12. 简述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看法。 (1)抵触型。政策执行者实行多种手段拒绝执行政策,其招术大致有硬顶与软拖两种,后一种更为常见,其结果是政策执行落空。 (2)僵化型。政策执行者对政策内容不加分析,盲目机械照搬,搞不清晰政策的实施
16、范围和对象,因执行方法过于简洁同样使政策不落实。 (3)滞后型。政策执行者因观念、思想上的落伍,在一项政策执行中迟疑不决,从而使政策藩不到实处。 (4)折扣型。政策执行者依据政策内容和局部利益对政策进行取舍,有利就执行,无利的不执行,“政策不到位” (5)结构型。因政策执行机关与各部门之间,以及执行人员在分工合作中发生误会、冲突及不协 调而导致政策执行失败或中断现象 13简述系统的基本属性。 (1)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动态性, (5)层次性,(6)环境适应性 14 简述公共政策主体须要转变的政策理念。 ( 1) 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而不是对立者; ( 2 ) 公共
17、政策的动身点应是解决公共问题、 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 支持、 激励准政策主体的发展; ( 2 分) ( 4 ) 要具有前瞻性, 注意“ 预防” 而非“ 治疗” , 驾驭政策主动权。 15. 简述信息系统的职责。 (1) 有安排、 有规律、 常常性地收集、 整理、 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与数据, 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刚好获得适用、 精确和足够的情报信息资料 ( 2 ) 有意识地收集、 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状况、数据, 并刚好向决策者反馈。( 3 ) 探讨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 发觉政策的偏差或失误, 并刚好向决策者反馈。 16 . 简述决策方案评估的
18、标准。 1 ) 效益标准。( 2 ) 方案协调性标准。(3 ) 方案的适应性标准。( 4 )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17. 简述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 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别性在于它具有 决策 和“ 公共性” 的双重特征。 1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2)超前性;(3)层次性;(4)多样性;(5)合法性。 19.简 述 决 策方案应包括的详细内容。 (1)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2)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 (3)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4)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5)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20.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于20世纪60-70年头的美国。概
19、括起来看,它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哪些因素? (1 )学科与探讨群体的推动。(2)政府外部动力(3)政府内部动力。(4)技术手段的完备。 21. 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关系。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须要动用全社会的力气加以解决的问题。可见,社会问题具有肯定的广泛性。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行分性、与公共利益亲密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并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
20、题。 22.简析哪些人群简单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公 共 政策具有利益的安排功能,利益原委安排给谁,在通常状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简单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样或基本一样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23.有人认为,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你如何理解此说法? 无 为 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无为就是一种有为。 无 为思 维 指的是政府实行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实行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 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行少的思维方式,缘由就在于很多公共事务并不一 定必需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
21、止,而后能行”。公共决策者必需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实行主动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须要作确定,必需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实行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这 里的 “ 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索、不推断、不分析、不运作;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需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24.系统分析指标体系通常包含哪些内容? ( 1) 政 策性指标;(2)技术性指标;(3)经济性指标;(4)社会性指标;(5)资源性指标;(6)时间性指标。 25.简述公共机构的特性。 ( 1) 公 共机
22、构有存在的必要性;<3分)<2)公共机构有维护公共利益的实力;(2分)(3)公 共机构产出的独特性。(2分) 26.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 公 共 政策主体是指参加、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干脆或者间接的确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这 些政 策 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 实际 上 , 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多种力气相互博弈的过程,无论从纵向维度还是从横向维度上看,每个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 27.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23、哪些? (1)社会因素;(2)政治因素;(3)经济因素;(4)科学技术因素;<5)文化因素;(6)教化因素; (7)人口因素;<8)自然资源因素;(9)生态因素;<10)心理因素。 28.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 29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学问经济的推动作用。 学问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肯定不能忽视政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公共政策对学问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必需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与创新,为学问经济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政策概论 2022 电大 公共政策 概论 期末考试 题库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