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合集(语文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合集(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合集(语文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合集(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秋水复习资料(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秋水复习资料(语文版) 第20课秋水 一、文学常识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散文,想像奇幻,构思奇妙,善用寓言和比方,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二、重点字词 泾jn涘s渚zh崖 1.通假字不辩牛马:通“辨”,辨别泾流之大:通“径”,直流的水波 2.词性活用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容词作动词认为少,认为轻,轻视 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 3古今异义面目古:面孔今:
2、相貌 大方古: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不吝啬,自然,不拘束。 4一词多义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闻道百听说 若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闻少仲尼之闻见识 若毒之乎你河伯始旋其面目才 若使人之所欲假如始吾弗信起先而顺流而下表修饰始髻鬟之始掠刚刚 少仲尼而轻伯夷表并列未始无春曾经 5.特别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应当是“莫若己”。属于宾语前置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一类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见于,见,被。状语后置句(倒装句):“于大方之家”后置。 “我必定会恒久被修养极高的人所嘲讽。” 4.成语 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视海神
3、而兴叹。原指在宏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方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大方:(见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三、本文寓意 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小大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见闻而傲慢自满。 其它: 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贵自知之明;2.谦受益,满招损;3.自大由于无知;4.知耻近乎勇; 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6.有比较才能有鉴别。7.虚心使人进步,傲慢使人落后。 四、写作手法 对比(见板书) 五、课后思索题一、二
4、 九年级语文上册茶馆复习资料(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茶馆复习资料(语文版) 一、文学常识 (1)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冲突,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戏剧文学即戏剧剧本。 (2)戏剧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舞台提示(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心情、动作、上下场等)和人物自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2老舍(18991966),闻名剧作家,小说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龙须沟、方珍宝等,其中茶馆是建国来最有成就的剧作之一。
5、 二、字词 戊(w)戌(x)遛(li)鸟拉纤(qin)趿(t)拉(la)太监(jin)珍馐(xi) 咂(z)摸文绉绉(zhu)关饷(xin)侦缉(j)伺(c)候眼拙(zhu) 化干戈为玉帛(b):化斗争为和平。干戈,本指兵器,这里代斗争。玉帛,指国与国交往做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代指和平。 兵荒马乱:指战时社会动荡,百姓生活不能安定的景象。 绫罗绸缎:形容穿着非常华贵。 横眉立目:形容强横、生气,凶狠等表情。 陶朱之富:像陶朱公那样富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容各有各的本事,各显各的深厚。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静的样子。 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相书上认为大富大贵的命相。 三、文章思想内容
6、茶馆共三幕,每一幕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清末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于此。 其次幕: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战成功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全部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行自拔的逆境中。 文章选自茶馆第一幕,主要写戊戌变法后,通过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对话、行为,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社会动荡担心,洋人横行,国民遭殃而又相互倾轧的社会现实。 四、写作特点 1、人物多,头绪多,通过人与人之间多种多样的一个个小的冲突事务,来构成整个时代的大的冲突冲突。 2、语言有特色。精炼而又特性化的语言,是老舍戏
7、剧语言的特点。精彩的潜台词是老舍语言的又一突出特点。 五、重要问题 1、结尾“将!你完了!”潜台词是什么?文中哪些地方反映了清末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1)潜台词是:晚清政府完了,清朝社会完了,这个时代灭亡了。 (2)例如:达官贵人为争一只家鸽而大打出手;荒淫无耻的朝廷老太监竟然娶妻;八十二岁的卖挖耳勺的孤老沦落街头;饥肠辘辘的农家姑娘被卖入火坑;常四爷因为一句话被捕入狱;戊戌变法失败、帝国主义入侵等,显示了晚清反动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尖锐冲突,揭示了这个时代必定灭亡的命运。 2、结合常四爷的台词,分析人物性格。 (1)当二徳子向他逞凶时,他言辞犀利回敬对方“要抖威严,跟洋人干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复习资料 语文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