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docx
《高一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高一化学学问点汇总:化学物质及其改变 高一化学学问点汇总:化学物质及其改变 其次章化学物质及其改变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分散剂。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析,分散系有9种组合方式。雾是液-气分散系;烟是是固-气分散系。分散系按分散质直径大小可分为:溶液、胶体、浊液。胶体区分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是否有丁达尔现象稳定性举例 浊液大于100nm不稳定泥水 溶液小于1nm稳定NaCl溶液 胶体1100nm有介稳性Fe(OH
2、)3胶体 2.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视察到液体颜色为红褐色,这是形成了Fe(OH)3胶体的原因(制备Fe(OH)3胶体的试验室方法)。当一束光通过该胶体时,可以视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效应,这条“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利用这个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就是丁达尔现象。当把制得的胶体进行过滤时,滤纸上没有留下任何物质。这个事实说明,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即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滤纸的空径小。 其次节离子反应 1.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无机化合物中的强酸(如:_)、强碱(如:_)、绝大多数盐(如:_)都是
3、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可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氨跟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 2.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试写出下列物质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NaCl_;CuSO4_; HCl_;HNO3_; H2SO4_;NaOH_; Ba(OH)2_;Na2SO4_; NaHCO3_;NaHSO4_; 3.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
4、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详细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试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_;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_; 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_;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_;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_;试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_; 试验室制氢气的反应_;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_; 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_;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_; 4.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交换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反应就能发生。 5.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有难溶物或微溶物生成。如Ba2+、Ca2+等
5、不能与SO42-、CO32大量共存;Ag+与Cl-、Br-、I-等不能大量共存。有易挥发性物质生成。如CO32-、HCO3-、S2-、HS-、SO32-、HSO3-等离子与H+不能大量共存。有若电解质生成。如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OH-、CH3COO-、ClO-、F-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与较强氧化性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I-、S2-不能大量共存。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在酸性条件下与Fe2+、I-、S2-、SO32-等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SO32-与S2-在酸性条件
6、下不能大量共存。(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还失升氧: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推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Fe+CuSO4=FeSO4+Cu是或否_氧化剂_还原剂_ CuO+CCu+CO2是或否_氧化剂_还原剂_ CaCO3+2HCl=CaCl2+H2O+CO2是或否_氧化剂_还原剂_ Fe3O4+4CO3Fe+4CO2是或否_氧化剂_还原剂_ Cl2+H2O=HCl+HClO是或否_氧化剂_还原剂_ 2Na2O2+2CO2=2Na2CO3+
7、O2是或否_氧化剂_还原剂_ 2FeCl3+Fe=3FeCl2是或否_氧化剂_还原剂_ CH2OH(CHOH)4CHO+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是或否_氧化剂_还原剂_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是或否_氧化剂_还原剂_ 3O22O3是或否_氧化剂_还原剂_ 高一化学教案:化学物质及其改变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化学物质及其改变教学设计 一、本章教材的编排特点和主线 1、主要内容 (1)相识“分类”这一科学方法对化学探讨的作用。 (2)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依据分类标准驾驭溶
8、液、胶体和浊液的特点。 (3)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书写其电离方程式。 (4)以是否有离子参与反应为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其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5)以化学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的改变为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识别氧化剂和还原剂。 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分类方法的应用 2、内容结构 本章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相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初中化学与中学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对大量繁杂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便利的工作方法,
9、它在学习和探讨化学当中有不行替代的作用。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改变的分类。在中学化学的其次章编排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学问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中学学问的连接,又有利于学生能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立意更高些。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的学问进一步系统化。溶液和浊液在初中虽然也涉及到,但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中学化学的新学问。胶体的性质表现在许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到胶体的
10、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来看,本章涉及到化学反应分类的3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划分,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这4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离子反应;(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后两种分类及相关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的新学问,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所以是重要的基础学问,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3、内容呈现特点: 以分类的科学方法作为统领本章的主要线索。本章所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在过去的中学化学教学体系是作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11、训练的学问载体,但现在只是作为基本概念,而且是从分类的角度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相关学问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详细的教学要求也不相同。 与第一章的编排相像,其次章的学问仍旧特别重视与初中学问的连接,化学物质的分类是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学问入手,引入分散系、胶体等新的概念,而化学反应的分类则是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4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基础上引申到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而且离子反应的概念建立在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问基础上,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也从得失氧的角度初步相识了,所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新旧学问的联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能够
12、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够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了解丁达尔效应。 3了解电解质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盐的电离方程式。 4通过试验事实相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能通过化合价的升降,推断氧化还原反应。 6能识别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探讨,相识分类法在化学探讨的作用。 2通过对丁达尔效应、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反应等试验现象的视察和分析,初步体会从试验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学问的理性
13、思维过程。 3在与同学探讨分类法的过程中学会对日常生活学问进行提炼、升华,并应用于科学探讨或学习过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感受分类等科学方法对于化学科学探讨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能正确相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3通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相互依存关系,初步树立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课堂探讨活动学习与人合作与沟通,共同探讨、探讨科学问题。 三、课时支配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2课时)。 其次节 离子反应(2课时)。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 复习(1课时) 单元测验(1课时) 测验讲评(1课时) 四、教学建议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2课时) 基本的要求 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
14、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知道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弹性的要求 胶体的渗析; 胶体的吸附作用。 暂不宜拓展 胶体的凝合的方法; 胶体布朗运动。 第一课时:简洁分类法及其应用。 (1)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化学物质及其改变的分类方法,教科书引入“简洁分类法及其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相识科学方法对于化学科学探讨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要源于生活,落在化学,建议用详细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例1:NaCl、HCl、CaCl2、CuO、H2O、Fe2O3等化合物,假如将它们以在通常状况下的存在状态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气体、液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化学物质 及其 变化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