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问点复习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问点复习 1、T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限制的遗传现象。 3、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限制的遗传现象。 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试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干脆地视察DNA的作用。 5、肺炎双
2、球菌的类型: 、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 、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假如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格里菲斯试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方法将S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死了。(由于R型经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转化因子)的诱惑,变成了S型)。 6、艾弗里试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缘由: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
3、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7、艾弗里试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改变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 结论:
4、进入细菌的物质,只有DNA,并没有蛋白质,就能形成新的噬菌体。新的噬菌体中的蛋白质不是从亲代连续下来的,而是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合成的。说明白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此试验还证明白DNA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肯定的连续性,也证明白DNA能够限制蛋白质的合成。 9、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没有证明它是主要遗传物质) 10、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 具有相对稳定性 能自我复制 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1、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2、遗传物质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绿体、叶绿体。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问点归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问点归纳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T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限制的遗传现象。3、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限制的遗传现象。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试验关键是:设法把DNA
6、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干脆地视察DNA的作用。5、肺炎双球菌的类型:、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假如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2、格里菲斯试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方法将S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死了。(由于R型经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转化因子)的诱惑,变成了S型)。6、艾弗里试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缘由: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
7、,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7、艾弗里试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改变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
8、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结论:进入细菌的物质,只有DNA,并没有蛋白质,就能形成新的噬菌体。新的噬菌体中的蛋白质不是从亲代连续下来的,而是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合成的。说明白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此试验还证明白DNA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肯定的连续性,也证明白DNA能够限制蛋白质的合成。9、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没有证明它是主要遗传物质)10、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能自我复制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11、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
9、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12、遗传物质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绿体、叶绿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如何理解“主要”的意思?_。一、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试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1、格里非思体内转化试验:R型细菌特点_,S型细菌特点_。(1)过程:R型活细菌注射小鼠,结果是_;说明_无毒;S型活细菌注射小鼠,结果是_;说明_S型活细菌加热后注射小鼠,结果是_;说明_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小鼠,结果是_;说明_(2)结论:_。2、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1)过程:(2)结论:遗传因子是_,即
10、_是遗传物质,_不是遗传物质。(3)方法总结:(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1、试验用到的方法:_。2、试验验过程:(1)标记噬菌体:分别用含_和_的培育基,培育细菌,再分别培育_,结果噬菌体的_和_分别带上标记。(2)培育噬菌体(用_来培育)(3)搅拌离心(4)检测放射性3、结论:在噬菌体中,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_,而不是_,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_遗传给后代的,因而_是遗传物质。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条件:在没有_的状况下,RNA才是遗传物质。2、实例:烟草花叶病毒3、试验过程 练习:1、下列各项所选择运用的同位素及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是:同位素应用A35S标记噬菌体,证
11、明DNA是遗传物质B15N标记DNA分子,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C14C标记CO2,得知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18O分别标记CO2和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2、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A.全部子代噬菌体DNA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C.子代噬菌体全部部分D.只有两个子代噬菌体DNA3、在培育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育,检查结果发觉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4、全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A.DNAB.DNA和RNAC.RNAD.DNA或RNA5、若病毒甲
12、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用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去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A.RNA甲和蛋白质乙B.RNA甲和蛋白质甲C.RNA乙和蛋白质甲D.RNA乙和蛋白质乙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新课标)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设计理念 依据新课程理念,中学生物学教学重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觉的过程来学习科学探讨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实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
13、传物质”一节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白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始终把蛋白质作为遗传物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试验证明白DNA是遗传物质,最终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相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
14、把学问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探讨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化。 2.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和“同位素标记法”是探讨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纳的方法,也是目前自然科学探讨的主要方法。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试验思路。 2实力目标 (1)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试验设计思路,提高逻辑思维的实力。 (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探讨噬
15、菌体浸染细菌的试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实力。 3情感目标 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看法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四、教学模式 依据主体性教学目标,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化为归宿,本节课采纳“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融合探讨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协助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觉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归纳和总结。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流程:设疑导入引导探究归纳总结拓展升华 五、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16、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疑导入 多媒体展示商品条形码。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到这些条形码,它们有什么作用? 从而引导学生思索:在生物体内,有没有类似商品条形码这样隐含着生命信息的“条形码”呢?它在哪里?又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经 验获得的信息回答: 商品上的条形码包含着商品名称、价格、生产日期、产地等信息。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剧烈的求知欲。 引导探究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想 指导学生阅读。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四组,见教材43页)。并提出问题: 1.试验先进行第一、二组的目的是什么?可否干脆进行第四组
17、? 2.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其次、三组说明什么?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 3.该试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试验的结论是什么? 4.艾弗里试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第一、二组起比照作用,证明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作用,同时可解除使小鼠死亡的其他缘由。因此,不能干脆进行第四组。 第一、二组说明白R型细菌不具有致死性,S型细菌具有致死性;其次、三组说明白死亡的S型细菌不具有致死性;第三、四组说明白R型活细菌与S型死细菌混合培育后产生了S型活细菌,并且这种转化的性状可以遗传。 该试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其结论是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
18、S型活细菌。 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DNA与多糖、脂质、蛋白质、RNA分开,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育,干脆、单独地视察它们的作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 课件展示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教材第45页)。 提出问题供学生探讨,老师深化小组成员中参加探讨。 1.该试验用了什么方法?在什么探究中还用过此方法? 2.用35S、32P标记物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能否用14C和18O进行标记? 3.假如试验用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的结果如何?表明白什么? 4.噬菌体在细菌体内的增殖是在哪种物质的作用下完成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5.此试验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6.此试验
19、证明DNA具备遗传物质的哪些特性?试验的结论是什么?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用同位素标记法。 用35S、32P标记是因为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而DNA和蛋白质中均含有C和O两种元素。 用带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产生的新的噬菌体都不带标记。用带35P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产生的新的噬菌体带标记。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 由试验过程分析可知:噬菌体是在自身DNA的作用下在细菌体内完成增殖
20、的。DNA是自我复制形成的,蛋白质是在DNA指导下合成的。 指导思想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分别去感染细菌,干脆、单独地视察它们的作用。 证明白DNA能自我复制,具有连续性;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四、烟草花叶病病毒感染烟草的试验 老师供应给学生烟草花叶病病毒相关学问,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方案证明RNA也是遗传物质(参照前面的试验) 学生阅读思索问题:20世纪30年头以前,人们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分组探讨、视察并用语言描述试验过程。最终得出结论。 1.分组、学生视察用语言描述试验过程。 2.学生视察、分析、探讨问题。 学生结合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
21、的试验进行分组探讨、设计试验方案,进行试验探究;然后汇报沟通试验方案和试验现象、分析缘由。 让学生沿着科学的发展轨迹分析问题。 1.培育学生的语言组织实力。 2.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和分析问题的实力。 3.培育学生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实力 4.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 培育学生探究问题与设计试验的实力及创新意识。 归纳总结 老师让学生依据以上试验思索问题: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学生分析、探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培育学生分析、总结的实力。 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 拓展升华 1.请学生思索并回答教材课后习题。 2.结合格利菲思、艾弗里、赫尔希与格勒等人的试验,分析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学生结合所学学问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和应用。 培育学生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