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策略简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docx
《[东南亚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策略简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亚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策略简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南亚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策略简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20世纪60、70年头,社会经济发展促使东南亚各国实行措施,加速高等教化的发展,以满意民众接受高等教化的须要,满意社会经济发展的须要,其主要措施有:扩大原有高等学校的规模,激励发展私立高等学校,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及多途径入学等。比较教化探讨高等教化/大众化/东南亚/比较东南亚各国独立后不久,在发展中国家掀起的“经济救国”浪潮推动下,起先制定和实施雄心勃勃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并取得出乎意料的成果。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人才短缺的问题。技术力气不足,劳动力素养差,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使东南亚各国意识到,
2、要发展经济,必需有各级各类人才。由于人才必需通过教化来培育,大力发展教化,特殊是高等教化,培育各级各类人才,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从20世纪60年头起,东南亚各国依据各自的状况,相继制定了扩大高等教化规模、增加受教化的机会、推动高等教化大众化的策略和措施。一、推动高等教化大众化的主要策略1.老校挖潜与兴建新校并举为了快速发展高等教化,东南亚国家首先在原有的高等学校身上做文章,详细是给这些学校增加经费、设备和师资,增设专业,逐年增加招生数。例如,泰国的朱拉隆功高校、菲律宾的菲律宾高校、新加坡国立高校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快速发展起来的,后来都成为了亚洲知名的大型高等学府,每年招
3、生逾万人。为了扩大高等教化规模,东南亚各国政府还兴建了一大批高等院校。例如,印尼在独立之初只有3所学院,但到了20世纪60年头中期已有243所高校,到1986年时有44所国立高校和650所部立、私立高等学校。菲律宾1946年时只有十几所高校,到1987年则有1169所。泰国在20世纪50年头初只有5所官办高等学校,到1983年时已有各类高等学校241所,1998年为630所。2.激励私人办学,放宽对私立院校的限制允许私人办学是促进高等教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私立院校在满意广阔民众接受高等教化需求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于菲律宾和印尼来说,则起了确定性的作用。例如,在20世纪80年头中期,菲
4、律宾、印尼和泰国的私立高等学校数所占比例分别为72%、93%和11%,在校生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85%、67%和39%(Unesco,StatisticsYearbook,1987)。在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私立高等学校的历史较长,印尼和泰国私立高等学校的历史则较短。印尼和菲律宾的私立高校在二战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泰国则在70年头以后才起先有所发展。这是由于在1969年以前,泰国始终不允许私立院校的发展,只是到了政府实在无法满意社会须要的时候才有所松动。泰国私立院校由高校事务部统一管辖,并通过下设的“私立高校委员会”对私立院校实施严格的监督与限制,学校除了只有内部行政管理权外,各种学术活动和教化指
5、标都必需接受政府的统一“指导”,从而保证了私立高等院校的质量。私立高等院校的一些专业,如大众传播、统计和工商管理的毕业生比历史悠久的公立高校毕业生更受劳务市场的欢迎。菲律宾政府始终激励私人办学,但在70年头以前,政府对私立院校实行放任自流的政策,没有严格的规章,致使许多私立院校乱收费,滥招生,教学质量低下,受到社会的责难。进入20世纪80年头以后,菲律宾政府不得不实行措施,对私立院校进行整顿。首先,规定全部私立院校都要先取得教化文化体育部的批准,才能颁发毕业证书、文凭或授予学位等。其次,支持几个民间的“认可委员会”对私立院校定期进行考核认可,以限制私立院校的发展,保证最至少的教化质量。1961
6、年11月,印尼公布“高等教化法令”,该法令同时为私人办学大开绿灯。为保证私立院校的教化质量,从一起先印尼政府就对私立院校的设立、教学安排、经费及师资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并成立了“私立高等学校委员会”来加强对私立院校的领导和监督。1978年,印尼政府确定对私立院校进行整顿,以加强质量管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原来几乎没有私立院校,但是为满意社会日益增长的高等教化需求,两国也起先允许私立院校的存在与发展。新加坡从1987年起在中等教化阶段推行自主化政策,后来逐步推广到初级学院和高等院校,并且在1994年将新加坡管理学院升格为高校,这是一所私营性质的高校。1996年马来西亚的高等院校起先私营化。马来西亚首
7、相马哈迪尔说:过去,由于马来西亚私人没有供应教化设施的实力,所以政府有责任为人民供应大专教化。现在,私营经济已经具有这种实力,我们可以将它交由私人去发展。不过,他也强调,有关大专私营化的政策将由政府制定。20世纪80年头中期以来,随着政府政策的调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高等教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清一色的公立院校,逐步向公、私立院校兼有的方向发展。据马来西亚教化部2001年5月31日公布的数字,2001年马来西亚已有各级各类私立院校666所。新加坡除了已有一所私立的新加坡管理高校以外,还有若干所私立学院。3.创办开放高校,办学形式多样化“开放式”高校是发展中国家值得借鉴的发展高等教化的模式。开放
8、高校投资少,容量大,教化方式敏捷,实行宽进严出的入学政策,既使有志求学的人有门可进,又能保证毕业生有肯定的质量。开放高校这一模式对高等教化不甚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东南亚第一所开放高校是1971年泰国创办的兰甘亨开放高校。兰甘亨开放高校实行开放式招生的政策。凡是中学毕业生、受过中等教化的公务员或同等学力者都可申请入学。该校以培育具有学术水平的人才为目标,当年招生3万多人,1983年最高峰时,在校生曾达到80多万人,以后逐步下降稳定在45万左右。兰甘亨高校现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开放高校。其次所远距离教学系统的开放高校素可泰探玛提叻高校成立于1978年,办学的宗旨是:使高等教化民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南亚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策略简析 东南亚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策略简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 东南亚国家 推进 高等教育 大众化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