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科技保险困境及其化解.docx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科技保险困境及其化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科技保险困境及其化解.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科技保险困境及其化解供应侧改 革视角下科技保险的逆境及其化解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保险作为规避风险的金融手段,在科技企业研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科技保险试点 14 年来,始终面临着供需双冷的逆境。为了解决科技保险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阻碍,进一步开发国内科技保险的市场潜力,通过文献探讨法、案例分析法,并结合相关的数据资料探讨解决措施。通过探讨我国科技保险的险种发展以及目前的市场状况,探讨科技保险供应与需求结构不适应、不协调的难题。在保险业推动供应侧结构化改革的背景下,提出在政府层面上应当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险种及其支持政策的宣扬、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市场制度,在保险
2、行业角度上应当致力创新科技保险产品、精准定价、建立信息公开沟通平台并培育专业化人才等建议。 科技保险;供应侧改革;逆境The Dilemm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ur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 Reform and Its Resolution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first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 As a financial means to avoid risks, technology insurance plays an
3、important role in the R D process of technology companies. Howeve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urance pilot has been facing the dilemma of both supply and demand for 14 years. In order to solve the obstacle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echnology insurance, and further develop the d
4、omestic market potential of technology insurance,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case analysis methods, combined with relevant data to discuss solutions. By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urance and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the problems of uncoordinated and i
5、nadequate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of technology insurance are discuss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ts work,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insurance types and supporting policies, increa
6、se financial support, and improve the market system. Committed to innovative technology insurance products, accurate pricing, establishing an open information exchange platform and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other suggestions.Keywords Technology insuranceSupply-side reformDdilemma目录1前言. .12科技
7、保险及其发展状况. .32.1科技保险的概念. .3 32.2科技保险的发展状况. .3 32.2.1科技保险险种发展 . 32.2.2科技保险的市场状况 . 43 科技保险面临供需双冷的逆境.73.1科技保险实际供应乏力. .7 73.1.1科技保险产品及险种结构无法满意企业的需求 . 73.1.2科技保险产品定价不精确且高,开发技术难度大 . 83.1.3缺乏专业的科技保险中介机构和科技保险人才 . 83.2科技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9 93.2.1科技企业对科技保险认知不全面,投保意识薄弱 . 93.2.2投保科技保险成本高,企业参保欲望不足 . 93.2.3企业投保的险种高度集中,投保
8、险种结构失衡 . 104 供应侧改革角度下促进科技保险发展的对策.114.1政府作为市场引导主体,完善相关政策工作.114.1.1加强对科技保险及其支持政策的宣扬力度 . 114.1.2加大差异化财政支持力度,放大财政激励效应 . 124.1.3扩大保险机构的市场准入,加强联系枢纽 . 124.1.4完善科技保险市场的制度环境 . 134.2保险公司作为产品服务的供应主体,完善产品与服务供应.134.2.1增加产品开发力度及创新险种产品 . 134.2.2完善风险信息库并精准定价 . 144.2.3建立科技保险信息公开沟通平台 . 144.2.4培育专业性科技保险人才 . 155 结论与展望.
9、 .1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 致谢 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科技创新实力是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发展的动力,关系到能否胜利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因此科技创新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在高新技术企业及科研机构创新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风险,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进程中的阻碍,不仅限制了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持续发展,拉低经济社会的自主创新水平,也制约了我国向创新型国家发展的步伐。因此,科技保险的提出以及实行被提上了发展日程。保险具有分散风险、规避风险的保障作用。作为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的产物,科技保险的作用在于防范高新
10、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等活动中面临的风险,它的出现对于大多发展尚不成熟的科技企业而言如同雪中送炭。科技保险既为高新科技企业披上风险规避的爱护衣,同时又为保险行业本身供应更加广袤的市场资源,对促进金融行业的经济发展更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新科技企业来说,多样化的保险服务,利于防范企业产品研发风险损失的发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信念与实力,增加企业研发创新的主动性,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不行替代性及核心竞争力。对于金融市场,能够为其带来深刻而长久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科技保险,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为高新技术企业融集更多资金,同时也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高效运作以及质量的提升,为创新型企业
11、供应一个更优的融资市场。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推动科技保险工作,促使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多样化,开发科技保险行业的市场潜力。随着国家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的主动性渐高,对科技风险的保障潜在需求增大,投保科技保险的欲望渐增,使得科技保险保费收入成为拉动保险行业保费增长的新动力。同时,有助于潜在客户资源的开发,扩大保险公司的客户群,并便于推广公司其他的保险产品及业务。但是,国内科技保险只发展了短短 14 年,且具有风险性及困难性高的特点,再加上国家政策的不完善,市场不接纳等缘由,导致科技保险的发展相对缓慢。当下国家为了化解科技保险的发展阻碍,颁布了系列支持政策,促进科技保险市场
12、的开拓。那么在目前中国经济市场以供应侧改革为导向发展的环境下,通过结 2 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现状,对科技保险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与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发展适合国内市场的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企业供应全面有效的的风险保障服务,实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 3 2 科技保险及其 发展 状况 2.1 科技保险的概念 科技保险,是指运用保险作为分散和规避风险的金融手段,对高新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在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以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因各类现实面临的风险而导致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的财产损失、利润损失或科研经费损失等,以及其对股东、雇员或第三者的财产或人身造成现实损害而应担当的各种民事赔偿责
13、任,由第三方保险公司赐予保险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保障方式。2.2 科技保险的 发展状况 2.2.1 科技保险险种发展 2006 年,我国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从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看法文件出台,到国家科技部联合当时还未与银监会并名的保监会(下简称保监会)颁发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1 ,有关推动科技保险试点的工作渐渐落实。2007 年,国家确定首批享受财政补贴的 6 个试点险种,包括了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营业中断保险、出口信用保险、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2008 年新增了其次批 9 个试点险种,主要涵盖了
14、责任保险、专利保险等几大类别的险种。经过科技部、中国保监会确定当前共有 4 大类别 15 种险种(见表 1)。2017 年 9 月,保监会新闻发布会上,保监会统计出科技保险险种已经发展到 20 余个。截止到今,科技部以及银保监会确定的基本险种范围没有再更新,但保险公司仍在接着开发创新性科技保险产品。 4 表 1 科技保险险种分类 体系 类别 险种名称 承保产品的主要特点科 技 保 险 险 种 分 类 人身险 高管及关键研发人员团体意险 高管及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险 针对企业高管人员和科技研发人员,遭遇意外事故或疾病而带来的风险。财产险 高新技术企业财产保险(一切险和综合险)高新技术企业关键研发设
15、备险 高新技术企业营业中断险 企业由于意外造成的财产物资损失或由于意外造成的营业中断造成的损失。责任保险 产品责任保险 高新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 董事会监事会职业责任保险 雇主责任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专利保险 可以转移科研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各种责任风险,保障科研项目成果的顺当转化。信用保证险 出口信用保险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小额贷款保证保险 项目投资损失保险 由保险人为信用关系中的义务人供应信用担保,确保资金链的平安 2.2.2 科技保险的市场状况 1、科技保险的保费及保额状况 近几年的科技保险不断发展。依据保监会的统计数据,科技保险在 2016 年为我国各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供应的风险保额有
16、所上涨,同比增幅达 631.25%,总金额达到了 1.03 万亿元。科技保险在 2017 年所供应的风险保额较上一年度有小幅度增长,达到 1.19 万亿元。科技保险在 2018 年的保费收入为 88.92 亿元,供应了风险保障金额 1.47 万亿元。一份来自奥维询问的探讨报告,预料中国科技保险保费增长率将远超平均保险增长率,科技保险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保险市场总保费在 2016-2021 年间,将由 3.1 万亿元提升至 4.9 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9.6%;而科技保险市场保费在 5 2016-2021年间,预料从0.36万亿元增加到 1.41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31.2%。由此推想,科
17、技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额也会不断增长。2、科技保险险种销售状况 目前对科技保险的探讨不够全面,针对市面上险种产品的全国性及年度性的销售状况,现阶段较缺乏政府及保险行业的官方公开信息,且数据较为落后。以广东省广州市某一年度的销售状况作为案例分析也是具有参考意义的。缘由是,截止到 2018 年,广东省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全国第一,增加到 3 万家;科技创新产品产值达到 6.7 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技术自给率分别达到58%和 72.5%。而广州市作为科技保险试点城市之一,其经济贡献率也是省内的中流砥柱,因此广州市的科技保险产品销售状况也能部分反映国内保险市场的状况。从广州市科技保险试点起先至
18、 2014 年底,这期间保险公司共承保了 45 份科技保险合同,有 37 家科技企业参保,保费收入达到 219.75 万元 2 。其中保费收入最高的是高新技术企业财产一切险,占比 31.21%,其次是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及意外损害保险,销售了 15 份,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 30.11%,达到 66.16 万元,而关键研发设备险的保费收入比例不足 1%(见表 2)。表 2 广州市科技保险不同险种销售状况统计 保险险种 销售份数 保费收入/万元 占比/% 高新技术企业财产一切险 10 68.59 31.21 高新技术企业财产综合险 7 1571 7.15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责任险 3 26
19、.61 12.11 高新技术企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职业责任险 1 16.00 7.28 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 1 0.63 0.29 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及意外损害保险 6 66.16 30.11 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意外损害保险 15 23.36 10.63 高新技术企业关键研发设备保险 1 1.19 0.54 6 高新技术企业雇主责任保险 1 1.49 0.68 注:表中数据来自广州市科信局。 7 3 科技保险面临供需双冷的逆境 截止到如今,我国的科技保险工作从试点推行到现在已有 14 年历程,各地区主动参加科技保险的
20、试点工作,深化落实配套政策措施,推动科技保险发展的工作取得肯定程度的成效。但是,从科技保险的当前市场状况来看,科技保险在高新企业中的接受度普遍不高,科技保险市场并未达到志向状态。究其根源,供需不均衡是科技保险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阻碍。3.1 科技保险实际供应乏力 目前科技保险的供应市场状况是,科技保险产品差异化程度不高,产品供应无法满意防范无处不在的科技风险的需求。3.1.1 科技保险 产品 及 险种 结构无法满意企业的需求 1、科技保险的险种单一,缺乏创新型保险险种 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这 4 大类别的险种均被涵盖在国内科技保险险种书目中 3 ,但详细险种的经营需依据国家发布的
21、险种范围去执行。科技保险险种数量虽在增多,但现实状况往往是大多数新增的险种换汤不换药,只是在传统险的基础上,并无针对科技风险的特征进行改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在商业中的作用突显而出。对于科技企业来说,网络能够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创建价值。在这过程中,网络风险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必需留意防范的风险。在国外有特地的网络平安保险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承保病毒攻击、黑客非法入侵、网站侵权责任等方面的风险。但目前国内并无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网络平安出台有关科技保险的政策措施。再如,近年来各地高新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易量快速增长,但我国到目前为止仍无技术交易险这一险种 4 。就此看来,目前的市场供应仍未达到
22、科技创新企业对风险保障的需求预期。2、险种结构无法满意企业研发流程中的保障须要,缺乏全面性 目前市场上科技保险的险种结构,无法全面地防范科技创新企业从产品开发到成果转化这一过程面临的风险。科技研发的每个环节紧密相扣,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会产生多骨诺牌效应。因此科技保险应全面满意科技企业在研发、 8 经营过程中所经流程节点的多样化保障需求。经查阅资料,彭志文(2010)5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科技企业面临的诸多风险中,技术研发失败的风险最高,其次是高管团队决策失误产生的风险与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失败的风险;另外,高新技术企业对关于科研的选题立项和创新研发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给 改革 视角 科技 保险 困境 及其 化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