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归纳.docx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归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学问点归纳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学问点归纳课标要求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的(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种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肯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洁应用。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要点精讲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依次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织:由构造原
2、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织。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事实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依次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明,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凹凸,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行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
3、),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溢或全充溢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为了避开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2)
4、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每周期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He为1s2外,其余为ns2np6。He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轨道,还未出现p轨道,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2)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但一个能级组不肯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1)依据核外电子排布分区 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若已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干脆
5、推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即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留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族)的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三.元素周期律1.电离能、电负性(1)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1个电子时所须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是指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须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简单失去1个电子。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中,碱金属(或第A族)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或0族)第一电离能最大,从左到右总体呈现增大趋势。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渐渐减小。同一原子的其次电离能比第一电离能要大(2)元素
6、的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以氟的电负性为4.0,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推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的电负性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3)电负性的应用推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
7、,非金属元素越活泼。同周期自左到右,电负性渐渐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渐渐减小。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对角线规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像的。 第一章集合教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型:概念形成课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驾驭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识记数学中一些常用的的数集及其记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2)过程与方法:从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引出“集合”一词,通过探讨一系列的例子形成集合的概念,举例剖析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探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比较用自然语言
8、、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培育合作沟通、勤于思索、主动探讨的精神,发展用严密谨慎的集合语言描述问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中元素的特性。(2)难点:区分集合与元素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符号,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表示详细的集合时,如何从列举法与描述法中做出选择。教学过程:【问题1】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大家回忆一下教材中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定义的?设计意图引出“集合”一词。【问题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集合吗?请大家思索探讨课本第2页的思索题。设计意图探讨并形成集合的含义。【问题3】请同学们举出认为是集合
9、的例子。设计意图点评学生举出的例子,剖析并强调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问题4】同学们知道用什么来表示一个集合,一个元素吗?集合与元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设计意图区分表示集合与元素的的符号,介绍集合中一些常用的的数集及其记法。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问题5】“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方程(x-1)(x+2)=0的全部实数根”组成的集设计意图引出并介绍列举法。【问题6】例1的讲解。同学们能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x-73的解集吗?【问题7】例2的讲解。请同学们思索课本第6页的思索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在表示详细的集合时,如何从列举法与描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一章 集合 函数 概念 知识点 归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