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案:《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docx
《高一化学教案:《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教案:《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化学教案: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教案:硫酸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硫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是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典型的含氧酸,所以驾驭硫酸的性质,有助于学生系统驾驭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的酸一一硫酸基础之上的,对其物理性质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已经有了肯定的了解,同时是在学习过电离理论及氧化还原学问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相识浓硫酸的性质。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最高价,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这就确定了它有别于稀硫酸的性质即它的特性,在特性中的强氧化性又是一个特别典型的重要性质,硫酸
2、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学问,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 用。 2教材的编排中体现的五条学问脉络 1.学问线: 学问发展线索:酸的通性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特别性氧化还原反应 内容深广度(要点):相识酸的通性知道稀硫酸的通性驾驭浓硫酸的特性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学生相识发展线 学生的相识发展脉络:首先从初中化学的有关内容人手,先复习稀硫酸的性质,然后通过活动质疑,为物质的性质的预料供应思路。 3问题线:通过“思索与沟通”,应用初中化学学问了解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再通过设计阅读导向性问题提纲引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最终用科学试验解决问题。 4话动线:学生阅读课本获得信息,学
3、生动手试验,小组探讨,老师演示试验 5情景线:生活素材课本素材科学素材生活素材 五条线索间的关系: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学问线和学生相识发展线确定了教学的目标,问题线、活动线和情景素材线呈现了实现目标的途径。 【二】学情分析: 1已知:学生在初中已驾驭了硫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因而我在本节课中仅以学问回顾的方式提出,使硫酸学问完整化 2想知: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有关学问 3未知:学生在初中几乎没有涉及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因而我认为这是本节课须要用探究的方法重点突破的内容 4试验探知:实行学生做试验,亲身体验,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强化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概念及区分 (三)学习目标 (1)“学问与技能
4、”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复习回忆巩固稀、浓硫酸的共性:酸性;、探究识记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通过探究理解驾驭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阅读自学,通过对硫酸性质的相识明确其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无机物性质的试验,培育学生试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通过阅读、查阅、探讨和概括有关硫酸的学问,培育学生获得学问以及信息加工实力;驾驭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的一般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硫酸的重要用途,相识硫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通过多种多
5、样的活动,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通过试验探究活动,体验试验对相识和探讨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实事求是、创新的良好品质。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动身,为体现科学学问探究的过程,采纳“问题试验视察分析结论应用”的程序进行教学。在复习巩固旧知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再通过试验探究,仔细视察、刚好记录试验现象,运用相关理论(如氧化还原观点)进行深化分析,形成结论,并最终完成学问的迁移应用。 2学习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驾驭以下学习的方法 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书本,找出重点,归纳整理。 视察:引导
6、学生仔细视察试验现象,学会全面科学地视察事物,获得有效信息。 联想:将硫酸学问与大量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应用建立联系,实现感性学问与理性学问的有机结合,并完成学问的迁移应用。 推理: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氧化还原,电离理论等观点对试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由表及里,揭示反应本质。 对比:通过稀硫酸和浓硫酸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氧化性粒子的不同,分析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的根本区分;辨析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分类:浓硫酸属于强氧化性酸,驾驭分类方法为下节课学习浓消酸打好基础。 (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体现新课标理念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采纳自主试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
7、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我采纳的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试验,启发学生视察、思索,让学生自己主动主动地去思索,去亲身操作体验,在体验中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采纳探究式理论中的“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把单项信息的传递转化为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的投入的多项信息沟通。以试验体验来突破硫酸的化学性质这一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的三个认知层次: 1“温故引新,以例激情” 2“探究试验,自主学习” 3“迁移应用,巩固提升” 通过这一设计思路完成了“自主,试验,探究,合作”学习。 课堂上先通过一些有关于硫酸的事务,例如皮肤烧伤毁容案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稀
8、硫酸的化学性质然后通过学生分组试验探究,老师与学生合作演示试验,使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以试验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爱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真正的“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真正的自己来驾驭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有关学问,突破浓硫酸的化学性质中强氧化性的这一难点,最终完成学问巩固迁移,首尾呼应,水道渠成的说明课首的引课案件。同时强调硫酸的危急性,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化。 在教学中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学科学问再到生活的思路。课题导向信息层层深化,步步设疑,环环相扣。学生在引导下自己获得学问,体验求知欢乐。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
9、现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引导启发学生,同时也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能够自由的思维。本节课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存在肯定难度,我采纳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上这堂课学生不仅驾驭了化学学问和规律,而且获得了探求学问的途径和方法。 (六)教学流程: 一、温故引新。以例激情 ()创没情境,激发情意请学生观看与硫酸有关的几幅图片。 2022北京某某高校生用浓硫酸损害动物园中大黑熊事务 2022年深圳某女士被浓硫酸毁容。 这几幅图片中都和硫酸有关,这些可怕事务为什么和硫酸有关?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剧烈的求知欲,与实际相连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忱。在情境中导入用这种
10、方式绽开硫酸的课题教学。 高一化学教案硝酸 硝酸 物理性质: 1.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开盖时有烟雾,挥发性酸. 2.M.p.-42,b.p.83.密度:1.5g/cm3,与水随意比互溶. 3.常见硝酸a%=63%-69.2%c=14-16mol/L.呈棕色(分析缘由)发烟硝酸. 化学性质: 1.强腐蚀性:能严峻损伤金属、橡胶和肌肤,因此不得用胶塞试剂瓶盛放硝酸. 2.不稳定性:光或热 4HNO3=4NO2+O2+2H2O 所以,硝酸要避光保存. 3.强酸性: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具有酸的通性. 4.强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与金属反应:试验在两支试管里分别盛有铜片,向两支试管理再分别加
11、入浓硝酸和稀硝酸.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Ag+2HNO3(浓)=AgNO3+NO2+H2O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硝酸能与除金、铂、钛等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 通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生成NO2,稀硝酸(6mol/L)则生成NO. 钝化反应: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铬(都可呈+3价金属化合物)表面形成具有爱护性的氧化膜而钝化.而稀硝酸则与它们反应. Fe+4HNO3(稀)=Fe(NO3)3+NO+2H2O 王水:1体积浓硝酸与3体积浓盐酸的混合溶液.可溶解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硝酸· 硫酸 高一化学教案: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 教案 硝酸 硫酸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