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doc





《**县民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民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民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吉水县民政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1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面对疫情勇于担当,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始终把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疫情防控及业务恢复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民政领域各项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现将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快速应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3日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各级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
2、精神,研究全县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以局党组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防控方案措施。二是持续推进,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聚焦养老、殡葬、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由分管领导带队先后5次深入民政服务机构开展不间断督查和问题整改,并为老年人送防疫用品和药品。各民政服务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和疫情日报告。向社会各界发出了抗疫募捐以来共接收捐赠款83939.41元;接收物资:“维他奶”50箱。4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和400公斤84消毒水。组织5000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引导全县各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联合社工和爱心人士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困境儿童、孤儿等送上蔬菜瓜果、
3、生活必需品和防控物质。疫情期间拨付乡镇临时备用金60.49万元,重点救助基本生活存在困难的贫困群众。已向192户发放临时救助金18.4余万元;向1163人用临时救助金购买实物16.72万元。三是决战决胜。局党组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为民政业务的及时恢复发展按下快车键。密切关注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及时组织人员就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开展了调查研究,摸底排查。干部职工(含临聘人员)和服务对象全部推广使用健康码。 (二)社会救助工作。 1.逐年提高救助标准。一是我县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65元、达到705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0元、达到450元,上半年累计发放资金829.69万
4、元;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85元、达到470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0元、达到325元,上半年累计发放资金4067.7795万元。二是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15元。农村特困生活自理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15元。农村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15元。特困失能人员照料护理补助标准每人每月120_元,特困半失能人员照料护理补助标准每人每月300元。上半年特困供养累计发放资金998.93万元,护理费220.94万元。 三是提高上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补助标准。上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月人均救济补助标准提高50元,达到每人每月530元
5、。四是1-5月临时物价补贴累计发放132579人次,累计发放资金324.4126万元(含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2.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各乡镇人民政府全面开展保障对象排查,针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严格落实“单人保”政策。将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1人中低保363人、特困供养155人、孤儿5人,未纳民政救助88人中的重残(一、二级重度残疾和三级智力、精神残疾)和重病(获得大病医疗救助)人员按照单人户形式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 3.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将生活不能自理的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纳入集中供养范围;全面落实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政策,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明确委托照料人和照料护理责任;落
6、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视巡防制度。 4.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落实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特殊困难人员是否落实“先行救助”,简化办理程序;对家庭中出现的各类突发紧急情况或特殊困难,造成生产生活顿时陷入困境的家庭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开展临时救助,建立临时救助会商制度。截止目前,我县救助1268人次 ,支出资金107.1万元。 5.整治 “人情保、关系保”和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对乡镇人民政府、村(居)委会干部和低保经办人员,以及民政部门干部职工近亲属纳入低保情况进行排查,并落实县、乡、村三级基层干部及其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目前,我县备案登记近亲属享受低保351户741人(含机关干部近亲属10户24人
7、)。加强社会救助资金使用管理,重点落实2021年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精简退职等社会救助提标提补政策,按季(月)及时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精简退职等社会救助资金。联合驻我局纪检监察组查处涉及农村低保3个案例问责干部3人。追回资金7万余元 。 6.利用智慧民政服务平台提升民政工作质量与效率。在3月底全面完成我县网络改迁任务,而后按照先城市低保、再农村低保、后特困供养逐个乡镇逐个类别方式进行比对的方式,截止到05月31日,我县智慧民政系统数据同实际在实际保数据户数、人数、标准及发放金额已达到一致。 7.抓紧扎实开展核对。2021年上半年我县全面完成1318户5192人进行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8、其中城乡低保1293户5085人,城镇支出型贫困群众22户45户,临时救助24户103人,特困供养人员1户4人。 (三)脱贫攻坚工作 1、对照整改清单,做好整改销号工作。通过召开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专题民主会和脱贫攻坚“四十天决战整改”动员部署会,动员全局上下对标对表、查缺补漏、举一反三。认领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成效考核指出问题共19个整改任务、举一反三共性问题11个问题、省成效考核1个问题、全县脱贫攻坚全面排查发现问题78个,共计109个问题。截至6月15日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销号。 2、持续推进城镇脱贫解困工作。截止今年6月,我县共认定城镇贫困群众1725户
9、、3331人,其中城市低保1616户3194人、城镇特困(含孤儿)87户92人、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22户45人。 一是全面部署,加强部门联动。上半年我县先后召开5次会议全面部署今年全县城镇脱贫解困工作。 从总工会、人社局、卫健委各抽调一名人员到解困办工作,明确10个部门的工作联络员,各乡镇成立了城镇贫困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领导高位推动、部门有效联动的良好态势。 二是落实经费,提供资金保障。县财政预算了2021年城镇脱贫解困工作经费70万元,预算安排了专项经费400万元。 三是推进政策的落实,落实惠民政策。出台了2021年吉水县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要点(吉水城发20211号)和印发了吉水县
10、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评估验收方案(吉水城发20212号)。以4月份城镇脱贫解困对象人员为基础数据,各相关部门共同抓好政策落实。 今年1-6月份,发放学前、义务、高中、中职教育救助1043人55.993万元;资助购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5.31万元;资助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326人93.128万元;商业补充保障3326人5959.868万元;医疗救助368人次36.3815万元;工会帮扶28人6.218万元;疾病应急救助4人次2.8348万元;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52万元,住房实物配租201套。 全面落实城镇贫困群众享受水、电、气、电视和网络费等优惠减免政策。今年1-5月份,污水处理费减免1
11、121户1.432万元、电费减免1620户4.86万元、有线电视收视和网络费减免519户1.46万元、燃气费减免267户0.36万元。 四是严肃问责,开展专项督查。县督查工作总值班室联合县纪委监委、县人社局等八个单位成立督查工作组对全县18个乡镇党委及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结对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城镇脱贫解困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并随机抽取每个乡镇的每个社区5户城镇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截止目前,共走访130多户贫困户,统计问题100多条。 五是抓牢问题整改,简化脱困政策办理流程。我县召开了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督查工作整改会议,集中解决了医保报销未达到90、部分异地就读学生未享受教育保障政策、异地就
12、业交通补贴未及时发放、租房贫困户不在其他惠民政策享受范围等突出问题,并根据各成员单位提供的意见建议列出了整改任务清单,明确了具体措施,简化了办理流程。 六是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参与社区调研指导。各县级领导干部发挥带头领导作用,扑入脱困一线,前往水上社区、城西社区等多个乡镇、社区调研指导脱贫解困工作,从政策落实、结对帮扶、等多个方面与社区帮扶干部开展交流座谈,剖析脱困政策执行缓慢的原因,明确下一步工作,激发了乡镇、社区及帮扶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工作动力。 七是部门联合协作,多方式宣传引导。一是利用官方公众号、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布有关政策信息,二是由县解困办统一印制了近五千多份政策宣传帮扶手册
13、,供帮扶干部在走访入户时能够向贫困群众开展政策宣传;同时印发城镇贫困群众脱困验收须知和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千余份,目前已全部分发到各乡镇、各社区。 (四)区划地名工作 1.地名普查工作持续推进。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地名普查阶段已完成,并通过部、省、市的验收。成果转化项目已由江西中核测绘院中标,且各个项目都有步骤地进行。一是行政区划图和城区标准地名图制作已于2021年6月中旬审核修改完成,行政区划图等待二稿制作;城区标准地名图2021年6月上旬二稿已出,交至局里审核修正中。二是2021年3月地名志二稿制作完成,目前正在核对调整问题中。三是档案归档工作已完成,等待自查提起验收。四是地名数据
14、库目前部署建设中。 2.勘界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印发了关于开展吉(水)永(丰)县界联合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吉(水)永(丰)两县行政区域界线总长206.584公里,涉及双方共14个乡镇,全线设有单立三面型界桩2个,单立双面型界桩4个。全线穿越四条公路一条河流,大部分以山脊为界。6月至9月底由我局负责组织实施,组织双方共同开展联合检查,逐段逐点对照检查界线、界桩工作。二是由各乡镇协调配合年内完成县内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7条,总长89.139公里的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 (五)基层政权与社区治理工作 1.申报城东、城北、水南背三个社区创建省民政厅组织的“绿色社区 美丽家园”的活动。 2.申报龙华居委会
15、创建市级“人文社区 温馨家园”评比活动。 3.全县申报72个村委会参与创建“农村示范社区”评比活动。 4.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今年是扫黑除恶决战决胜之年,按照中央、省、市、县要求开展重点行业部门整治工作。 5.落实“离任两老”资金发放。截止到目前发放了两个季度的“离任两老”资金,共计507人,发放资金561720元。 (六)社会事务工作 1.上下联动,切实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我局组织全县18个乡镇民政业务工作人员召开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培训会,在5月15日前完成系统清洗,切实做到两项补贴系统数据与实际发放数据完全匹配。通过将残联数据与低保、特困、殡葬等信息比对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人
16、员纳入享受政策范围内做到应补尽补。对无法联系或无意愿申领两项补贴的要登记造册,留档备查。 我县从2021年1月开始对农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按照60元/月,70元/月的标准补发到位。2021年1-6月份,我县残疾人两项补贴实行动态更新,已按季足额发放到位,合计发放资金447.144万元。已享受对象7月份开始按月发放,新增对象5月份开始按月发放。 2.严格审核,切实做好儿童福利工作。为切实做好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工作,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我局开展了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年”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现有信息系统中乡镇、村(居)数据与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数量不匹配的问题,建
17、立完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各类儿童信息台帐。截止2021年6月底,我县共有孤儿25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9人。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按照950元全额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按照950元补差发放。2021年1-6月共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14250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78465元。 3.制定预案,切实加强婚姻登记工作。为方便群众,提高工作效率,我县制定关于预约办理婚姻登记业务的通告,市民可通过网上、现场、电话三种方式预约登记。截止6月30日,全县共办理结婚登记1265对、离婚登记393对、补发结婚证434对、补发离婚证26对,办证合率100。 4.依法行政,切实加强社会组织登记
18、管理工作。一是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截止2021年6月30日,我局依法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共有10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2个,社会团体64个,2021年上半年新登记社会团体4家。二是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2021年3月30日至5月31日止,我局按照上级民政部门有关要求,严格按照年检标准和条件逐个予以审核,确保年检质量。对内部机制不健全、活动不经常、发挥作用不明显的,向其提出整改意见,责令限期予以整改;对逾期不参加年检的组织,责令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年检;对社会组织超过两年不参加年检的单位,一律予以撤销。 (七) 养老服务工作。 1.充分发挥吉水县智慧养老平台作用。20_年在吉水县人民医院二部建设了1
19、个吉水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截至目前,智慧平台录入老人基本信息约1800人;24小时呼叫平台累计呼出电话3.54万余次、呼入1.09万余次;通过智慧平台SOS及定位功能实现紧急救援6次;为主城区范围内文峰镇、金滩镇1740名老人提供了20元/月的居家养老线上基础信息化服务,59名老人每个月提供4次,每次50元线下实体援助服务。 2.开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巡访探视工作。按照文件要求村两委组织村组干部和在家党员,就近就便、分片包干,建立了定期巡访制度和电子档案。通过定期巡访探视,为全县1092名留守老人,2077名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提供服务。 3.推进“党建+农村互助养老之家”建设。按照吉水县“党建+互
20、助养老之家”建设建设方案(吉水县办字20_169号)要求,开展2021年“党建+农村互助养老之家”建设,确定了各乡镇62个“互助养老之家”建设任务。 4.加强全县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和敬老院人才队伍建设。我局主要负责人与敬老院负责人签订了吉水县2021年养老机构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大对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建设和消防设施建设。目前,我县八所敬老院已完成消防设施改造取得消防部门验收合格证并投入使用,文峰敬老院消防设施改造已完工正在按程序报住建局验收,乌江敬老院正在施工中,力争在2021年年底全县敬老院全面完成消防设施改造。 加强敬老院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确保我县敬老院工作全面有序进行。2021年上半年,
21、按医保局、社保局新的要求,敬老院工作人员缴纳了医保和社保。参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晋级标准,对20_年考核合格的37位敬老院院长、会计完成工资晋级,达到院长人均工资3300元,会计人均工资3000元。 5.及时准确发放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2021年1-6月共发放高龄补贴10649人次,计344.05万元;积极与相关单位协调,落实了65周岁以上老人可免费进入公园、景点的优惠政策,落实了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20_共办理免费乘坐公交车卡1020_份。2021年与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签订了协议,将具有吉水县户籍的城乡特困供养和重点优抚对象中的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及除上述两种对象之外的
22、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纳入老年人意外保险范围。 (八) 殡葬管理工作。 1.加大宣传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因今年受疫情影响,为巩固我县疫情防控成果,避免清明节期间因集中祭扫活动引发输入性和聚集性疫情,提倡群众开展文明祭扫。通过“吉安追思堂”公众号全县市民可在网上文明祭祀。在清明期间我局发放宣传单5000份和购买了20_余支鲜花并开展了为群众代为祭扫,树立市民自觉摒弃不文明祭扫。 2.推进遗体全面火化入葬公墓。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参与理事会、公墓建设等殡改活动,引导家属将遗体送殡仪馆火化;坚决防止死亡后骨灰装棺再葬,持续实行遗体火化五项基本服务的免费政策,切实减轻群众办丧负担,多措并举,全
23、面推行遗体火化,切实做到火化入葬两个100。从1月至目前共火化 1244具。 3.稳妥推进散埋乱葬整治和做好公墓建设维护。按照上级要求,确定目标,采取群众能接受、又可达到整治效果的方式推进整治工作。到目前为止,共整治坟墓321穴。6月中旬由分管领导带队对八都、水田、双村、醪桥、金滩和文峰六个乡镇进行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抽查,发现普遍存在无人管理的现象,并对所涉乡镇进行了通报。 4.积极做好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为了进一步推进城西公墓山建设力度,尽快落实征地和入园公路任务,我局工作人员和有关单位积极沟通,组织协调,现金滩镇已开始征地签字,并有了一定成绩,预计在7月份可完成征地任务。 (九)流浪乞讨救助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民 政局 上半年 工作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