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_1.docx
《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_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篇一: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教案 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梦、而、瓦、住、这、治、伟、科8个字,会认14个二类字,驾驭其用法。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童年是在问号中渐渐长大。教学重点:书写生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童年是在问号中渐渐长大。教学具打算:课件。一、复习巩固,出示词语,开火车读。二、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师:同学们,我们的童年是美妙的、华蜜的。那么,我们的童年还是什么呢?师:出示灯片。(谁来给同学们读一读?)师:写得真美!谁还能美美地再读一读?好,我们就像他这样美美地读一读。(齐读)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童年为什
2、么还是一串长长的问号呢?师:童年是充溢问号的时期,你们的小脑瓜里装满了一串又一串的问号。有三个人,他们的童年也有许多的问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童年的问号都是什么,好吗?(书56页)三、自学24自然段师:请同学们选择喜爱的方式读24自然段,并回答以下问题:(读题)1、书中都写了谁?他们都提什么问题?(指导朗读)这三个问题,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2人、全班练读、分角色读。2、你能回答他们的问题吗?(灯片三个人的成就)(1)牛顿发觉了万有引力。(2)瓦特独创了蒸汽机。(3)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3、文中这些小主子公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呢?四、学习第五段师小结:正是因为他们细心视察、擅长提问(灯
3、片),最终才成为宏大的科学家。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终一自然段。(灯片)五、主题学习师:同学们不光是牛顿、瓦特、李时珍,还有许很多多的科3学家,他们的童年也都是在一串串问号中渐渐长大的。师:请同学们打开主题阅读课本,带着这个问题(出示灯片),默读达尔文的故事和苹果落地两个小故事。读后与同桌沟通的体会。师:你的。问号是什么?六、老师小结:师:同学们只要你们也在生活中细心视察、擅长提问,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有所成就!篇二: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二教材简说:相互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须要的时候,伸出救济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简单的。本课中的林园园
4、,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同学们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同学们信任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学习目标:1、 相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2、 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3、 细致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重点: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教学流程:一、启发导入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异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老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
5、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二、 初读课文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爱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2、汇报沟通(1)指名读喜爱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2)课件演示摘苹果嬉戏,识记生字: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嬉戏,读词语:皱眉 借铅笔 趴在 削铅笔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宠爱 脸红三、细读课文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缘由)齐读第1自然段2、读讲第2、3、4自然段。(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
6、对话。(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当心一点儿。"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方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
7、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忧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留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忧李丽弄坏,或者运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赶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理解三个"不要"和"赶忙""只画"。("赶忙"和"只画
8、",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即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恳求、商议、恳切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冲突、担忧、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同学们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依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3、读讲第5段。课件出示 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索题:林园园望见李丽画了蓝树叶
9、,为什么脸红了?使同学们理解林园园已经相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忱帮助。她因为惭愧而脸红。理解"专心"、"不由得"等词语。课件演示 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同学们受到思想教化。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留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四、书写指导1、仔细视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2、老师范写(请同学们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相互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示你的伙伴。篇三: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三一、教材分析:奇妙的镜子是一篇描述爱迪生童年时期敢于实践,运用生活中的发觉镜子对光的
10、折射现象大胆尝试,最终为母亲创建了良好的手术环境,刚好帮助了医生,挽救了母亲生命的故事。文章行文简洁、易懂,通篇没有对爱迪生聪慧才智的正面评价,而是通过一件事情的记叙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教学目标1、懂得仔细视察、细心发觉的重要意义,激发爱科学的爱好。2、相识14个生字,相识1个部首,会写8个字。3、理解父亲在整件事情中的情感改变,体会小爱迪生在救援母亲中的作用。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三、教学重难点这是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从始至终作者没有一句干脆赞扬爱迪生的话,但是在一面面明晃晃的镜子后面隐藏的却是小爱迪生英勇尝试、聪慧细心的才智,所以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第一课
11、时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1同学们,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用途吗?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和镜子有关。(板书课题)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爱的符号把生字标出来。2、同桌互读互查,订正读音。3、 老师出示词语,沟通识字方法。检与捡要相区分,可以做动作。决与快、块要相区分,可以组词。医的部首三框是本课中的新学问,要落实,并且要指导书写这个字,要留意笔顺(书上有)4 、课件出示词语,(包括课后的读一读),进行开火车或夺红旗嬉戏,分组竞赛认读词语、生字。5、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留意听准字音。、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
12、相机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生平及其独创。师:看,爱迪生多了不得啊!他的一生有20xx多项独创,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独创,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他被誉为世界独创大王。(课件出示课文最终一段)那么这句话谁会读?为什么这么读?(带钦佩的口气)齐读其次课时一、复习巩固1、开火车读词语。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爱迪生为什么要救妈妈?他的妈妈怎么了?学生会说得了阑尾炎,接着就请学生说说对阑尾炎的了解。二、朗读感悟课文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妈妈当时境况非常危急的句子?课件出示其次段,抓住直打滚、连忙、立刻等词语感悟妈妈病情的紧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2、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妈妈躺在病床
13、上的情景)(1)过渡:此时此刻,你想对医生说什么?(2)出示第三自然段,理解句子: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不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老爱迪生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指名读师:莫非医生和爸爸没有想方法吗?师:爸爸想的什么方法?师:医生怎么说的?为什么连连说?师:医生想出什么方法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学生做做环顾四周、皱眉、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样子师:此时此刻,医生和爸爸手足无措,妈妈又危在旦夕,大家都特别焦急,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再现这一场景呢?(3)指导朗读(留意爸爸的焦急,医生的无奈)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小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3、学
14、习第四自然段师: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课件出示: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指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师:就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情愿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指责爱迪生?师:爱迪生怎么说的?课件出示: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我想出方法了,不信您瞧!师: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想想当你受委屈的时候,你是怎样说话的?分角色,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老师导读过渡:爱迪生真的想出方法了吗?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呢?我们一起走到妈妈的病床边看看当时的情景吧!(课件演示屋子变亮的情景)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
15、词形容就是(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就叫茅塞顿开。师:爸爸茅塞顿开会说什么?此时此刻,医生的反应是什么呢?他会说什么呢?引导学生绽开想象师: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方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第五自然段三、总结1、老师想问问大家,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慧呢?2、你看,爱迪生小小年纪就用自己的聪慧才智救了妈妈,让我们都来夸夸爱迪生怎么样?四、拓展阅读1、把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3读短文,回答问题。聪慧的韩愈从前,有位教书先生,他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看谁用不多的钱买一件东西能把书房装满。学生人人动脑,仔细思索。放学后,他们都到集市上去了。其次天,有的买来了稻
16、草,有的买来了树苗可是谁的东西都没有把房子装满。一个叫韩愈的学生走进书房,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燃。烛光立即照亮了整个屋子。先生见了,兴奋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慧。(1)教书先生出了一道什么题目?(2)学生分别买来了什么?(3)谁最聪慧?(4)你认为什么可以装满屋子?篇四: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四教学目的:1理解绝句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爱好。2学习利用注释,绽开想象,读懂古诗;在详细语言环 baihua 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3学习杜甫的另一首古诗绝句。教学过程:一、引入复习早发白帝城二、学习绝句1、介绍作者杜甫是我国唐代的宏大
17、诗人,他一生写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了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殊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不由自主,写下一组即景小诗。兴到随笔,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准备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绝句描写了他的居处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2、默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草堂一幅怎样的画面。3、小组学习(1)组内读诗,说说这首诗讲的什么意思?(2)你们感受到诗人当时什么心情?哪句感受到的?(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4、老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写了千年的积
18、雪、扬帆待发的船只,为整首诗平添了一种气魄。一个含字,不仅把很远的景物移到近前来了,而且把西岭的积雪和草堂的建筑和成了一个整体,使浣花溪的景色在广袤的背景中显得更加明媚秀丽。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体验,借助图片或录像片,绽开想象,感悟诗句的意境。诗人身在草堂中,透过窗口远眺积雪终年不化的西岭,那雪岭的壮美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再向门外一看,见到停岸在岸边的来自东吴的船只。泊,停靠,万里,虚指遥远。船只来自远方的东吴,又将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这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才能做到,对刚刚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看到船只畅行万里,是多么令人激
19、昂和欣慰啊!万里船是从空间来讲,千秋雪是从时间来说的,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5、看图说一说诗的意思。三、课后延长1运用本诗学习方法,阅读杜甫另一首绝句,与课文对比,想一想,有什么相同之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迟日:即春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调显明、春意盎然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闲适、欢悦的心情,格调清爽,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描摹景物清丽细致,与课文中绝句异曲同工。2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弘扬祖国的五千年的文化。四、作业1把通过想象把绝句中的美妙景色写出来。2介绍关于古诗文方面的书,找找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其他作品。篇五: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8篇 年级 语文教案 优秀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