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huav.docx
《消化系统疾病huav.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疾病huav.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慢性胃炎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胃病中居首位,常由急性胃炎转变而来。根据病变的不同,可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肥厚性三种,其中以浅表性最为多见,占半数以上。【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急性胃炎的经久不愈,刺激性食物(如烈酒、浓茶、辣椒)或药物(如水杨酸类)的长期作用,反流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的持续刺激,吸烟及幽门螺旋茵感染等。近年来发现,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中有抗胃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因而认为部分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根据上述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在预防
2、上主要是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或药物,戒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注意饮食卫生等。【类型及病理变化】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常发生于胃窦部,也可在胃的其他部位,仅限于粘膜浅层(粘膜层上1/3)。胃镜检查见粘膜充血、水肿、呈深红色,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粘液性渗出物,有时见有点状出血。粘膜表层上皮细胞变性或坏死脱落形成糜烂,固有膜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本型胃炎多数可治愈,少数可转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二)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其发生是否与免疫有关,及有无伴发恶性贫血,可分为A、B两型。A型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多伴有恶性贫血。我国患者绝大多数属于B型。A型病变主要在胃体和胃底,B型病变主要在胃窦部,
3、均累及粘膜全层,两型病变基本相同。胃镜检查见胃粘膜变薄,皱襞变平或消失,粘膜下小血管清晰可见。粘膜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污灰色或灰绿色。腺体萎缩,数量减少或消失,出现腺上皮化生和异型性增生,固有膜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腺上皮化生,一种为肠上皮化生,多见于胃窦部,腺上皮细胞为杯状细胞、肠吸收上皮细胞和潘氏(Paneth)细胞所取代;另一种为假幽门腺化生,多见于胃体和胃底部,腺体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为类似幽门腺的粘液分泌细胞所取代。(三)慢性肥厚性胃炎 病变常发生于胃底及胃体。胃镜检查见粘膜增厚,皱襞变粗大,似地毯或脑回状,皱襞顶部可见横裂、糜烂与溃疡。胃腺体增生肥大,有时见增生腺体穿过粘膜肌层。
4、增生的腺细胞有时以粘液细胞为主,有时以壁细胞为主,有时是两者的混合。腺体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病理与临床联系】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因病变较轻,故常无明显症状,有时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胃腺萎缩,壁细胞和主细胞减少或消失、胃液分泌减少,患者可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A型患者因内因子缺乏,维生素12吸收障碍,常发生恶性贫血。 慢性肥厚性胃炎由于腺体增生和肥大,分泌大量胃酸,患者有明显上腹部烧灼感或疼痛及反酸等。 慢性胃炎可治愈。其中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性增生的萎缩性胃炎可发生癌变。第二节溃疡病溃疡病是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
5、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发生与胃液消化有关,故又称慢性消化性溃疡(chronic pepticulcer)。慢性溃疡如发生于胃,称为十二指肠溃疡病。十二指肠溃疡病较胃溃疡病多见,两者之比约为3:1。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比女多。本病呈慢性经过,常反复再发。主要临床表现为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和上腹部饱胀感等。【病理变化】胃溃疡多发生于胃小弯近幽门侧,尤其是胃窦部的小弯区最多见、常为一个。大体,溃疡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常在2cm以内,边缘整齐,底部平坦洁净,常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溃疡周围及底部可因纤维组织增生或瘢痕组织形成衍致硬度增加。邻近溃疡周围的胃粘膜皱襞由于受溃疡底部瘢痕组织的牵拉而呈放射
6、状。镜下,溃疡底部呈分层结构,从内里外分为四层(第一层是溃疡表面的渗出层,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构成;第二层为坏死层,由无结构的坏死组织构成;第三层为肉芽组织层,主要由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构成;第四层为瘫痕组织层,主要由大量胶源纤维和少数纤维细胞构成,瘢痕组织层内的小动脉因受炎症刺激常发生增生、性小动脉内膜炎,使小动脉内膜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有血栓形成,可引起局部供血不足,这可能是造成溃疡长期不易愈合的因素之一。溃疡底部神经丛内的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常发生变性和断裂,神经纤维的断端可呈小球状增生,这可能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不同点为: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
7、或后壁,溃疡一般较小,直径常在1cm以内,溃疡浅且较易愈合。 【病理与临床联系】溃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腹部疼痛,这种疼痛与饮食有较明显的关系。胃溃疡病的疼痛出现于饭后1/2至2小时,至下餐前消失。这是由于进食后食物的刺激,使胃泌素分泌亢进,胃酸分泌增多,刺激溃疡面和局部神经末梢以及引起胃壁平滑肌收缩或痉挛所致。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多出现于午夜或饥饿之时,持续至下次进餐,故称为夜间痛或饥饿痛,进食后可以减轻或完全缓解。这是由于午夜或饥饿时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酸分泌增多刺激病灶的结果。进食后胃酸被中和或稀释,疼痛减轻或缓解。因此,临床上使用制酸药、解痉药可以缓解疼痛。患者还可有反酸、暧气和上
8、腹部饱胀感。反酸是由于胃酸刺激引起胃幽门括约肌痉挛和胃逆蠕动,使酸性内容物向上反流至食管和口腔所致。暖气和上腹部饱胀感是由于胃幽门括约肌痉挛,胃内容物排空困难,滞于胃内引起发酵,及消化不良所致。x线钡餐检查时,溃疡处可见龛影。【结局及并发症】 1、愈合溃疡可由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修复而愈合。近幽门处溃疡愈合时,如形成瘢痕组织过多,可引起幽门狭窄而致梗阻。2、出血为常见的并发症。少量出血是由于溃疡底部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被累及所致,大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较大血管受侵及时,发生大出血,患者可出现柏油样大使及呕血,甚至失血性休克。 3、穿孔是溃疡穿透胃或十二指肠壁的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较胃溃疡穿孔常见
9、。若为慢性穿孔,穿孔前已与周围器官发生粘连,则引起穿孔周围脓肿或限局性腹膜炎。若为急性穿孔,穿孔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溢入腹腔,可致弥漫性腹膜炎。 4、幽门梗阻多见于胃幽门部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发生除由瘢痕组织收缩所致外,也可因溃疡周围粘膜炎症、水肿,及幽门括约肌痉挛而引起。后者所致的梗阻经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 5、癌变很少见,其发生率约1,多为经久不愈的胃溃疡,而十二指肠溃疡极少。癌变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胃溃疡周围粘膜的反复破坏与再生,发生异型性增生有关。 【病因及发病机理】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溃疡的形成是胃或十二指肠粘膜抗消化能力(屏障作用)降低,以致被
10、作用增强的胃液消化的结果,并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1、胃液消化作用增强许多研究证实,溃疡病的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增多有关。临床上见到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均有胃酸分泌增高的现象,胃酸分泌增加又促进了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并使其转变为胃蛋白酶,从而增强了胃液的消化作用。胃溃疡患者则在餐后常出现胃酸分泌增加,胃酸过多在粘膜抗消化能力降低的情况下,可将粘膜自我消化形成溃疡。 2、粘膜抗消化能力的降低正常胃和十二指肠粘膜具有抗消化能力,籍此保护粘膜不被胃液所消化。这种抗消化能力主要是:胃粘膜能分泌粘液,在粘膜表面形成粘液膜,以避免粘膜与胃液的直接接触,保护粘膜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碱性
11、粘液还可中和胃酸(胃粘液屏障)。粘膜上皮细胞膜的脂蛋白,可以阻止胃酸中氢离子逆弥散入胃粘膜(胃粘膜屏障)。当胃粘液分泌不足或粘膜受损而使抗消化能力降低时,胃液中的氢离子便可通过逆弥散进入胃粘膜,损伤粘膜中的毛细血管,促使粘膜中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粘膜受到损害。还可触发胆碱能效应,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加强胃液的消化作用,导致溃疡的形成,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球部对氢离子逆弥散能力最强,故成为溃疡的好发部位。引起胃粘膜受损的原因还有: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类)的作用,饮酒,过度吸烟,胆汁反流及慢性胃炎等。水杨酸类药物、饮酒及胆汁反流可以破坏粘膜上皮细胞的脂蛋白,使粘膜抗消化能力降低。
12、近年来提出,溃疡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旋菌感染及前列腺素减少有关。幽门螺旋菌可损害胃粘膜,并引起慢性胃炎。前列腺素有保护胃粘膜及抗溃疡作用,当胃的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发生障碍时,易导致粘膜损伤及溃疡形成。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长期的精神因素刺激(如精神过度紧张、过度忧虑等),可以引起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的功能紊乱,植物神经的功能失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由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而出现胃酸分泌增多,胃液消化作用增强;胃溃疡病患者则因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胃蠕动减弱,食物在胃内潴留直接刺激胃窦部,使胃泌素分泌增加,而出现餐后胃酸分泌增加。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胃、十二指肠平滑肌和血管痉挛,粘膜缺血,可使抗消
13、化能力降低。此外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活动增强,释放皮质激素增多,可使胃酸分泌增加,粘液分泌减少,粘膜被消化而形成溃疡。 4、遗传因素在一些家族中溃疡病的发病率特别高,迷走神经兴奋型的人,血型为O型的人易患本病,提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可能有关。根据上述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在防治上主要是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安定患者情绪,注意饮食,节制烟酒,治疗慢性胃炎。使用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制酸药及解痉药,以削弱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保护粘膜抗消化能力,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疼痛。对患者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免引起原有溃疡的加重,复发或新的溃疡形成。第三节 胰腺炎胰腺炎(pancreatit
14、is)是胰腺组织受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根据病程和病变的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病因及发病机理】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十二指肠壶腹的阻塞总胆管和胰管汇合成肝胰(Vater)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当其发生阻塞时,胆汁不能流入十二指肠而反流入胰管内,将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激活成胰蛋白酶,并引起胰管内压升高,胰小管和腺泡破裂,胰液外溢,将胰组织消化。而且胰蛋白酶还可激活胰液中的弹性硬蛋白酶前体,使其变为弹性硬蛋白酶,将血管壁破坏而引起出血。胰液中的卵磷脂酶A可以被胆汁中的脱氧胆酸激活后,它可以将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甘油磷脂分解为脱脂酸卵磷脂,后者使胰腺细胞膜
15、和线粒体膜溶解而致细胞发生坏死。引起十二指肠壶腹和乳头阻塞的原因有:胆石症、胆道蛔虫症、Oddi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炎症,以及肿瘤压迫等。2、胰液分泌亢进主要原因是暴饮暴食,特别是暴饮,酒精的刺激可以使十二指肠产生的促胰液素增多,引起胰腺分泌亢进。胰腺分泌亢进时,胰液量增多,胰管内压升高,致胰小管及腺泡破裂,释放内生性活素,激活胰酶而将胰腺组织消化,引起胰腺坏死、出血。暴饮暴食还经常伴发十二指肠炎,乳头水肿及Oddi括约肌痉挛,引起十二指肠壶腹及乳头的阻塞。 根据上述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在防治上主要是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如胆石症和胆道蛔虫症及胆囊炎等,避免酗酒和暴食,使用抑制胰液分泌和
16、胰酶活性的药物。【类型及病理变化】急性胰腺炎的病变主要为胰腺水肿、坏死与出血。根据病变的不同,可分为水肿型(间质型)和出血型两种。 1、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较多见,病变轻,常局限于胰尾,主要为浆液渗出引起水肿。病变部胰腺肿大,变硬,淡灰色或淡红色。胰腺间质充血、水肿,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时可见轻微的局部脂肪坏死和少量腹腔积液,一般无出血现象。本型大多数治愈,少数可转变为出血型。 2、急性出血型胰腺炎较少见,病变重而广泛,累及胰腺的大部或全部,甚至周围组织,主要为坏死、出血,胰腺肿大,质软,暗红色,小叶结构模糊,光泽消失。胰腺组织呈大片凝固性坏死,间质内有大量红细胞,在坏死组织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17、在胰腺,及其邻近的大网膜、肠系膜等处的脂肪组织中,见有散在的黄白色斑点状或小块状的脂肪坏死灶。这是由于胰脂酶溢出后将胰腺及其周围脂肪组织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与组织液中钙离子结合成不溶性钙皂的结果。在腹腔内可见大量血性渗出物。 急性出血型胰腺炎多数可治愈,少数死于休克或转为慢性。 【病理与临床联系】由于胰腺坏死,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和腹腔神经丛,可以引起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及腹膜炎,疼痛可向背部放射,并伴有恶心、呕吐。由于剧烈疼痛,胰腺和腹腔内出血,呕吐所致的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以及组织坏死释放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扩血管物质的作用,患者可发生休克。由于胰液外溢,大量淀粉酶和脂酶被吸收入血,经尿
18、排出,故患者血清中和尿中淀粉酶、脂酶含量升高,检查血清和尿中这两种酶的含量,有助诊断。由于脂肪坏死与发生钙皂,消耗血清中的钙,以及胰岛a细胞受病变刺激,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抑制钙自骨内游离,结果消耗的血钙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而出现血钙降低,甚至有手足搐溺现象。 二、慢性胰腺炎 常由轻型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而来,病因与急性胰腺炎基本相同。病变主要为胰腺渐进性灶性坏死及广泛纤维化。胰腺呈结节状,质硬;胰腺腺泡及胰岛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消失,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由于慢性炎症刺激或急性发作,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因胰腺腺泡萎缩消失,分泌功能降低,可引起脂肪消化
19、障碍及脂肪痢。如胰岛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可继发糖尿病。第四节胆囊炎与胆石症 胆囊炎(cholecystitis)是指胆囊壁发生炎症。胆石症(cholelithiasis)则是指胆道系统中胆汁的某些成分(胆固醇、胆色素、粘液物质及钙等)祈出,凝集成结石的一组疾病。结石如在胆管内形成,称为胆管结石;如在胆囊内形成,称为胆囊结石。胆囊炎与胆石症关系密切,胆囊炎常促进胆石形成,胆石症常并发胆囊炎,两者互为因果,常同时存在,临床表现也相似,故并在一起介绍。 【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胆囊炎与胆石症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胆汁理化性状改变主要是胆汁中的胆固醇或眼红素含量过多。当胆
20、汁中的胆固醇因含量过多而呈饱和或过饱和状态时,很易发生结晶析出形成胆固醇结石。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进食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及肥胖的人。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溶解,取决于胆盐及卵磷脂在胆汁中的含量,当其含量减少时,就可引起胆固醇溶解少而析出形成结石。正常胆汁中所含的游离胆红素,绝大多数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葡萄糖醛酸酯。当胆汁中的游离胆红素过多时,可与胆汁中的钙结合成胆红素钙而沉淀形成胆红素结石。这种情况可见于:胆道蛔虫症及胆道感染。此时由于大肠杆菌等产生大量葡萄糖醛酸酶,将葡萄糖醛酸酯分解,而使游离胆红素增多。红细胞破坏过多,形成大量游离胆红素排入胆汁,使胆汁中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此外,胆道感染时胆汁中的钙
21、含量及酸度增加,也可以促进游离胆红素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结石。近年来发现,胆汁中含有一种硫酸糖蛋白,它能促使胆红素钙凝集形成结石。胆石形成后,可以阻塞胆道引起胆汁淤积,胆囊内压增高,刺激与损伤胆囊粘膜而导致胆囊炎。 2、胆道阻塞引起胆汁淤积在我国,胆道阻塞的原因主要是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和胆道感染。胆道阻塞后引起胆汁淤积,胆汁因水分被过多吸收而发生浓缩,胆红素含量增高,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因而容易形成结石。浓缩的胆汁成分(尤其是胆盐)和形成的结石,可以刺激与损伤胆道粘膜、降低其抵抗力,使细菌得以侵入而引起炎症。胆汁淤积还有利于细菌在胆道内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3、胆道感染引起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
22、是大肠杆菌和副大肠杆菌。这些细菌通常是由钻入胆道的蛔虫所带入。胆道感染时,由于水肿、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等所致的胆道壁增厚,及炎症刺激引起的胆道痉挛,可以发生胆道阻塞和胆汁淤积,从而促进胆石的形成。炎症时分泌的粘液,渗出的成分,脱落的上皮细胞,以及细菌、蛔虫残体和虫卵等也可构成结石核心,然后胆汁中的固体成分再围绕其沉积而形成结石。 根据上述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的预防主要是讲究合理饮食,积极防治肠蛔虫症和胆道感染等。 【胆囊炎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根据病程与病变的不同,胆囊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胆囊炎胆囊充盈肿大,浆膜充血发红,表面可有点状出血和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囊壁增厚,囊腔内
23、充满混浊胆汁或脓液。部分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粘膜以至囊壁各层发生充血、水肿,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小脓肿形成。重者胆管阻塞,引起胆囊积脓。如果胆囊壁血管受压阻塞,囊壁可发生出血、坏死而变为绿黑色(坏疽性胆囊炎),极易穿孔。 急性胆囊炎大多数可治愈。少数因穿孔后胆汁流入腹腔而引起胆汁性腹膜炎;或因迁延而变为慢性。2、慢性胆囊炎常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成。胆囊体积缩小,表面一般光滑,有时见有粘连。囊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囊腔内常伴有结石。粘膜常发生萎缩,囊壁各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慢性胆囊炎可治愈,也可发生急性发作,此时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出现急性炎症改变。在慢性胆囊
24、炎的修复过程中,粘膜上皮和腺体常向囊壁内生长,有时深达肌层。这些腺体有时可发生癌变。 【胆石的种类和形态】按胆石的组成成分不同,可将胆石分为以下三种: 1、胆色素结石在我国常见,多位于肝内和肝外胆管。主要成分为胆红素钙,常为多个、体积小,呈泥沙样或砂砾样。棕黑色或棕红色,因含钙少,在腹部X线平片中不、显影。 2、胆固醇结石在我国少见,多位于胆囊。主要成分为胆固醇,常为单个,体积较大,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状,淡黄色或黄白色,剖面呈放射状,有光泽,因不含钙质,在腹部X线平片中不显影。 3、混合结石由两种以上成分构成,在我国常见。其主要成分是胆色素和胆酸。多发生于胆囊或较大胆管内。常为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化系统 疾病 huav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