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井研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2021-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井研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井研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L2022学年四川省乐山市井研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毫无疑问,手机和网络打破了知识垄断,让“博学”走下神坛,对普罗群众来说,获取 知识变得更加便利。但同时需要警惕的是大脑对碎片化的“上瘾”。毕竟,1分钟就能 获取一个信息增量,那又何必花3小时去研究呢?慢慢地,大脑就会对碎片化的信息 “上瘾”。对碎片化信息上瘾是人类大脑的“绝症”。“瘾”从何而来?首先就是对快感中枢的刺 激。碎片化信息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体验到最大的快感。它会高频地刺激大脑的快感中 枢,让多巴胺疯狂释放。而狂轰滥炸的多巴胺,正是成瘾的生理基础。除了快
2、感中枢的 刺激以外,社交目的也不容忽视。研究发现,刷剧的最大动力之一,就是与周围人讨论 剧情和角色。而倍速看剧、热搜看剧,都能帮我们高效地完成这一社交目标。于是,为 了社交,我们不得不对碎片化信息上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数据营造的信息茧房。下面这种情况你一定也遇到过:刚刚在微 信上和朋友讨论某某,淘宝立马弹出对应的链接;下午刚刚停留了半分钟的健身视频, 晚上就堆满了推荐页。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喜好被不断计算,相应的信息编织成一个个 大网。而我们被困在这些“网络舒适区”内,无处可逃。我们的注意力被碎片化信息切 碎了。或许有人会觉得,在舒适区待着又有何不可?至少我很开心啊。确实,“开心” 本身从来
3、都没有错,但同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沉浸在碎片化的信息里久了,我们宝 贵的注意力资源会被切碎。对此,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 的,是接受者的注意力。简言之,就是加工新信息必然要勾出一局部注意力。因此信息 爆炸必然带来注意力匮乏。微软曾经开展过一项研究,发现现代人的专注时间从12秒 降低到了 8秒。也就是说,当我们投入一项活动,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8秒后 就可能开始分心。神经学家亚伯拉罕赞根通过实验发现:相比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智能手机的重度使 用者,在注意力缺陷障碍测试中的得分高了 5%-10%o这种改变,甚至会表达在我们的 大脑结构中。毕竟,相比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某
4、事上,处理仅需8秒的碎片信息,显然 更容易。慢慢地,大脑也学会了 “走捷径”。而捷径走多了。往就忘了正常的路该怎么 走。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错吗?不尽然。心理学博士亚当奥尔特在欲罢不能中写道:任 何人都会成为瘾君子,商业公司为了让你在科技产品、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布下了一 个个裹在诱饵中的钩子。普通人或许很难想象,在这个流量即是金钱的时代,其实每一 个让我们上戏的产品背后,都有专业人士通宵达旦地工作。例如,某手机游戏的排位赛 会在关键局中,自动匹配到胜率较低的队友。为了赢,玩家只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答案和解析13.【答案】A、D、D【解析】(1) B. “最大动力”说法绝对,第二段明确说明“研
5、究发现,刷剧的最 大动力之一,就是与周围人讨论剧情和角色”,可见应是“最大动力之一”。C. “智 能手机的使用者”扩大范围,由文中第四段“相比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智能手机的重 度使用者”可知,应为“智能手机的重度使用者”,而且“其他人”范围不明确,应是 “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D. “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共享用户的信息”错误, 逻辑关系错误,”共享用户信息”是构建精准用户画像的途径而非结果。应选A。(2) D. “意在说明人们保卫注意力的艰难程度”错误,由文章最后一句“所以,问题 的关键不在于碎片化的信息,而在于我们自己,让我们一起打响注意力保卫战”可 知,本文的重点论述意在呼吁打响注意力
6、保卫战。应选D。(3) D.由第三段最后“因此,信息爆炸必然带来注意力匮乏。微软曾经开展过一项 研究,发现现代人的专注时间从12秒降低到了 8秒。也就是说,当我们投入一项活动,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8秒后就可能开始分心”可知,选项所说不属于原因,而 是结果。应选D。答案:(1) A(2) D(3) D(1)此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 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拟、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寻找细微的差异。(2)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 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
7、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 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 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 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 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解答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法”就 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拟、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 项,反之那么为正确项。第10页,共21页46.【答案】C、A、【解析】(1)A.
8、“都反映了人对更好生活的渴望”错误。原文“无不反映了这种愿望”, “这种愿望”指的是“希望活得尽可能地长”。B. “冷冻保存细胞,这给人类带来长生不老的希望”错误,张冠李戴。原文中冷冻 保存细胞这种技术“似乎给人类带来一丝希望”,而真正带来希望的是动物克隆技术。 C.正确。D. “克隆技术被用来为身体的部件生产替补件”错误,未然变已然。从“克隆 技术形成的人的多功能干细胞,有望修补和替代我们身体里已经处于病态和死亡的细胞、 组织,甚至器官”可知,只是“有望”进行器官替代。应选C。(2) A. “这样,人就可以复制连续不断的相同的个体,一直生存下去”错误。从下文 “克隆的我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我,
9、还有可能与我的想法和习惯格格不入”“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不能用技术手段来打破的”等内容可知,作者认为这种 情况是不可能产生的。应选Ao(3)“目前,动物克隆技术还很不完善。克隆“多利”羊的细胞核转移法成功率极 低,277次试验下来,只有多利存活下来,且寿命(6岁)只有正常羊(12岁)的 一半。不仅如此,克隆形成的胚胎,绝大多数不能正常发育,流产和畸形胎是常事。这 对动物关系还不大,对人可不得了,试想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种先天畸形的克隆人? ”阐 述目前克隆技术尚未解决的问题,暗示克隆真正的“我”技术不成熟,存在种种困难。 “就算所有问题都能解决,那克隆的我是不是真的另一个我呢?以现在人类 的知识
10、水平来看,答案是否认的。即使被克隆的我具有和我完全一样的遗传物质, 那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我。原因在于却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以设问方式说明观 点,从后天的因素和社会生活经历问题角度阐述克隆个体不可能成为真正“我”的原因。 最后,“但应用前景还是很广的。对于人类来说,克隆技术形成的人的多功能干细胞, 有望修补和替代我们身体里已经处于病态和死亡的细胞、组织、甚至器官。也能使 我们活得更健康”从应用前景角度阐述克隆技术不可能克隆真正的“我”,但在人类生 活中仍有重要作用。答案:(1) C(2) A(3)阐述目前克隆技术尚未解决的问题,暗示克隆真正的“我”技术不成熟,存在 种种困难。以设问方式说明观点,从
11、后天的因素和社会生活经历问题角度阐述克隆个 体不可能成为真正“我”的原因。最后,从应用前景角度阐述克隆技术不可能克隆真 正的“我”,但在人类生活中仍有重要作用。(1)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 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推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 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方法和论证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 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
12、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79.【答案】C、【解析 1 (1) C. “禁锢读者的想象力”曲解原文,“禁锢读者的想象力”是巴尔扎克 写书的目的,能否实现不一定;文中是以巴尔扎克为例说明优秀表达体小说的风格,并 不能说明其是优秀小说的必然共性;且文中“甚至可以说”说明这是作者的主观理解, 并非绝对事实。应选C。(2)对于作者认为的读书之乐,从文中第一段“当年,我的父亲由干债务累累,心中 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解脱,嗜书如命,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可知, 作者通过举出自己父亲读书的事例,指出读书可以帮助人从书中寻求人生困境的解脱, 所以读书有精神解
13、脱之乐。从第一段“对我来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本斯宾诺 莎的书。过去我一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位相识将他的全集抱来 放在我的案头,我这才晓得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而且,说句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 好比啜饮琼浆玉液,百读不厌”“要知道,一场音乐会,一场戏或一段朗诵是不能 任意中断的,它促使我们随着作者一道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常珍奇”,作 者通过列举了自己所读过的几个作者,指出读书能丰盈精神,令人如啜饮琼浆玉液,乐 而不疲;能让人结识更多的作者,并跟随他们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常珍奇。 所要读书有共享共情之乐。从第三段“不过读者往往不
14、是利用这种自由去回味读过的内容,或臆测未来的情节,而 是中断小说情节的开展,以腾出时间来咀嚼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读书,读者可以通 过阅读腾出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体味人生之乐。从第三段“其实,我读书的目的倒并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追索”可知,读书可以追 索阅读沿途的风景,追索人生的意义。享受追索思考之乐。(3)作者认为“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从文中“读是最重要的。不过,像这样懒洋 洋地读书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而且手头也得有书才行。我所谓手头有书是说那书的位置 第12页,共21页一定要近在咫尺,如果隔了两米远,我也就不会想起去读它了”可以总结出,作者认为 图书馆的书距离自己太远,而手头有书就
15、可以更加方便地阅读,并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 体味。从文中“我于是拼命通读手头的书,而且做了不少笔记,尽管事后从不去翻检。对我来 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本斯宾诺莎的书。过去我一 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位相识将他的全集抱来放在我的案头, 我这才晓得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而且,说句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好比啜饮琼浆 玉液,百读不厌。我对孔德的了解也是通过同样的途径,很久以前我就已将他的十卷代 表作买来放在案头了”可知,作者更强调自己的读书是一种深受“感染”的、随性的、 沉浸式的阅读,而且还会通过反复阅读收获更多的乐趣等,而手头有书就会更容易满足 这种需求,
16、所以作者并非否认“上图书馆”阅读。对于自身的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进行解答,言之有理即可。比方“手头有 书”可以方便自己随时查阅、还可做等记、方便日后随时翻检,或者“手头有书”可以 在读书时不断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可以通过复习重温再度积蓄自己的阅读兴致等。答案:(1) C(2)精神解脱之乐:读书可以帮助人从书中寻求人生困境的解脱。共享共情之乐: 读书能丰盈精神,令人如啜饮琼浆玉液,乐而不疲;能让人结识更多的作者,并限随他 们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体味人生之乐: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腾出 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追索思考之乐:读书可以追索阅读沿途的风景,追索人 生的意义。(3
17、)从文本分析:作者认为“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是因为图书馆的书距离自己 太远,而手头有书就可以更加方便地阅读,并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体味。作者并非否 定“上图书馆”阅读,而意在强调自己的读书是一种深受“感染”的、随性的、沉浸式 的阅读,而且还会通过反复阅读收获更多的乐趣等,而手头有书就会更容易满足这种需 求。结合自身看:“手头有书”可以方便自己随时查阅,还可做笔记、方便日后随时翻检。 “手头有书”可以在读书时不断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可以通过复习重温再度积蓄自 己的阅读兴致。(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
18、选择。(2)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 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相关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文 本具体内容和自己的感受进行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 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 “块”。可以依据写作的 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 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 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
19、是集中在某一 “块”, 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局部,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防止遗 漏。1013.【答案】C、B、D、【解析】(1)句意:当时大臣们都称颂魏朝的功德,大多贬损汉朝;散骑常侍卫臻却 阐述禅让的大义,称赞汉朝的功绩。魏文帝看了卫臻几次说:“普天下的珍宝,我要和 山阳公共同享用。”时群臣并颂魏德”的句意:当时大臣们都称颂魏朝的功德。“群臣” 作主语,“颂”作谓语,“魏德”作宾语,应在“魏德”后停顿,这样就排除A、Bo“当与山阳共之”句意:我要和山阳公共同享用。省略主语“我”,“共”作谓语,“之” 作宾语,“当与山阳共之”中间不停顿,这样就排除D。应选:Co(2) B
20、. ”春秋左氏传,与诗书礼易合称五经”错。与诗 书礼易合称“五经”的是春秋,不是春秋左氏传。应选:Bo(3) D. “最终没有听取朝臣的意见”错误。根据原文“帝乃徙其半”可知,魏文帝部 分听取了大臣的意见,只迁徙了五万户。应选:Do(4)“辞让”,推辞;“为坛于繁阳”,状语后置句,在繁阳亭筑坛;“升”,登。 译文:魏王曹丕三次呈上文书推辞,才在繁阳亭筑起高坛,辛未日,(魏王)登坛接受 皇帝玺绶,即皇帝位。“非私也”,否认判断句,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社稷”,国家;“安”,怎 么,为什么。译文:辛毗说:“我说的话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对)国家的 忧虑,您为什么对我发脾气呢!”“举”,
21、被推荐、被举荐;“不行”,不去应荐;“辟”,被征召。译文:(张衡) 被推荐为孝廉,他不去应荐,屡次被官府征召,他也不去就职。答案:(DC(2) B(3) D(4)魏王曹丕三次呈上文书推辞,才在繁阳亭筑起高坛,辛未日,(魏王)登坛接第14页,共21页 受皇帝玺绶,即皇帝位。辛毗说:“我说的话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对)国家的忧虑,您为什么对 我发脾气呢!”(张衡)被推荐为孝廉,他不去应荐,屡次被官府征召,他也不去就职。参考译文:十月乙卯日,汉献帝在高祖庙祭祀祖先,将自己要做的事报告列祖列宗,派代理御 史大夫张音带着符节,捧着皇帝玺绶以及诏书,要让位给魏王曹丕。魏王曹丕三次呈上 文书推辞,才
22、在繁阳亭筑起高坛,辛未日,(魏王)登坛接受皇帝玺绶,即皇帝位。燃 起大火祭祀天地、山川,更改年号,大赦全国。魏文帝想要重新公布历法,侍中辛毗说: “魏朝遵循虞舜和夏禹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顺应天命,合乎民心;只有商汤、周武王, 依靠武力征伐统一全国,才会更改历法。孔子说:实行夏朝的历法。左氏传说:夏朝的历法,最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我们为什么要和它相反呢? ”魏文帝称赞并 采纳了辛毗的建议。当时大臣们都称颂魏朝的功德,贬损汉朝;散骑常侍卫臻却阐述禅 让的大义,称赞汉朝的功绩。魏文帝看了卫臻几次说:“普天下的珍宝,我要和山阳公 共同享用。”魏文帝对侍中苏那么说:“以前攻破酒泉、张掖的时候,西域曾派使
23、臣至敦 煌,贡献直径一寸的大珍珠,可否再让他们来做买卖而得? ”苏那么回答说:“如果陛下 以教化润泽全国,威德远及沙漠,不求珍珠,也会有人送来。向人要求才得到,已无珍 贵可言。”魏文帝沉默不语。魏文帝征召东中郎将蒋济为散骑常侍。当时曾有诏书赐给 征南将军夏侯尚说:“你是我非常信任的重要将领,特别委以重任,随你作威作福,有 杀人和赦免人的特权。”夏侯尚把诏书拿给蒋济看了。蒋济抵达京城,魏文帝问他有什 么见闻,蒋济回答说:“没有什么可称道之处,只听到了亡国之音。”魏文帝听后很生 气,脸上立刻变了颜色,问他为什么这么说,蒋济如实回答说:“作威作福,尚 书中清楚地将它写作戒律。天子无戏言,古人对这一点
24、非常慎重,还请陛下明察!” 魏文帝立即下令追回给夏侯尚的诏书。魏文帝要迁徙冀州籍士兵的家属十万户,充实河 南郡。当时天大旱,又闹蝗灾,百姓饥馍,朝廷各部门都认为不可以,而魏文帝态度却 很坚决。侍中辛毗和朝廷大臣请求觐见,魏文帝知道他们要劝谏,板起面孔等着,大家 见他脸色不好,都不敢说话。辛毗说:“陛下要迁徙士兵家属,理由是什么? ”魏文帝 说:“你认为我的做法不对? ”辛毗回答说:“确实不对。”魏文帝说:“我不和你讨 论。”辛毗说:“我说的话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对)国家的忧虑,您为什 么对我发脾气呢!”魏文帝没有回答,起身要进内室。辛毗在后面赶上并拉住他的衣襟, 说:“迁徙民众,既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四川省 乐山市 井研 中学 期中 语文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