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务行业研究及分析报告.docx
《中国水务行业研究及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水务行业研究及分析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水务行业研究及分析报告中国 水务行业探讨及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水务行业概述 一、水务全产业链概述 水务行业包括原水处理与取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及围绕水资源的其他处理、非农利用与安排,作为最重要、最基础的城乡服务行业之一,人类一切日常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水,其关系国计民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水务行业全产业链如下图所示:其中,水务行业产业链过程中的副产物可能构成其他行业产业链,如污水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污泥可能构成固废产业链中的污泥处置,部分产业链可能嵌套进入其他行业,如污水处理、排水管网与其他河道整治、生态修复、景观工程共同构成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二、我国水
2、资源现状 在数量上,我国是一个严峻缺水的国家。在供应侧,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约 6%,但由于人口占全球约 20%,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即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平均到每个人的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是全球 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年缺水量为 300 亿400 亿立方米,同时由于我国水资源污染严峻,进一步加剧了供应压力;在需求端,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及生活水平提高,干净水需求日益增加。综合来看,水资源需求与供应之间的不平衡使我国面临较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在结构上,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严峻不均,水资源总量的 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以南地区,其中 40%以上又集
3、中在西南五省区,总体来说,我国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而南方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部分地区水质型缺水(即水质不达标)问题也相当严峻,工程型缺水问题则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已基本解决。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无论从总量或结构上,都存在肯定短板,加之我国国土面积、人口、经济发展体量均名列世界前茅及水务行业作为基础公用事业的独特性,为我国水务行业的发展供应了广袤的空间与上限。三、主要产业链发展概述 (一)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对缓解我国沿海缺水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的冲突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海水淡化需求主要集中于沿海 9 个省市,其中北部海洋经济圈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东南部海洋经
4、济圈以民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居多,两者需求规模占比大约为 2:1。虽然包括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在内的一系列顶层规划将海水淡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型新兴产业,但我国海水淡化发展相比世界其他国家仍落后明显,近三年全国海水淡化规模增速为 7%,仅为全球的一半,总量占全球比例也仅 1%。产生此现象的缘由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发展不足带来的成本制约,二是南水北调对海水淡化的方案替代。技术发展不足及电价高企带来的成本制约。从技术上看,反渗透(RO)、低温多效蒸馏(MED)占据国内 64%、35%产能,但其吨水平均成本达到 58 元,明显高于海外 34 元的先进项目,技术发展仍有所不足。从成本结构看,用电
5、成本占到海水淡化吨水成本的 40%以上,虽然各地出台一系列降低电力成本的政策,如浙江省将海水淡化用电从工业用电转为农业用电,河北省明确争取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列为国家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对海水淡化用电执行实惠电价,但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相关配套并不完善。综上所述,技术发展不足及电价高企制约了全国海水淡化的进一步发展。南水北调对海水淡化的供应替代。我国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为解决其人口集中区域水资源严峻不足,长期依靠开采地下水的问题,2002 年我国启动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 2013 年 11 月和 2014 年 12 月正式通水,肯定程度上对北方海水淡化的发展形成了供应替代
6、。展望将来,北方工业海水淡化工程由于具有更大的供应缺口、更高的成本承受,其发展将快于南方民用海水淡化工程,从发展的趋势来看,电力成本改革是最大的外部政策催化剂,技术发展导致成本降低是最大的内部核心竞争力。(二)供水 供水行业作为整个水务行业的上游及满意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其发展远早于下游的污水、污泥处理等,目前已进入成熟期。近五年全国供水行业产能增速均在 4%以下,总体已趋近饱和,其中城镇供水普及率已超过 97%,将来仍将维持不到 3%的低位增长,农村供水基础设施近年来快速建设,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自来水普及率及集中供水率等主要指标,但供水稳定性和平安性仍与城市有较大差距,从农村供水经济、平安性及
7、供水管网的区域垄断性考虑,将来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望进一步发展。对于供水管网,2016 年官方统计全国 600 多个城市平均漏损率超过了 15%,在同期针对 408 个城市的另外一项调查表明,城市公共供水系统的管网漏损率达到 21.5%,管网漏损造成严峻的水资源奢侈及供水企业干脆经济损失,将来通过智能、信息化手段,对管网漏损率进行精细化监测限制,将成为供水管网发展的现实方向。(三)污水处理 随着水十条及 PPP 的催化,近几年全国污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也已基本步入成熟期。在生活污水方面,城市和县城 2020 年污水处理率 95%与 90%目标基本超额完成,市场趋于饱和,但 2020 年作为水十条终
8、考年,将进一步催化各类低等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村镇污水处理率刚刚超过 20%,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工业污水方面,由于排污标准不断提高、监管趋严及环保税开征,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并实施第三方运营以保证稳定达标是将来发展趋势,但目前其设施产能利用率只有 50%左右,新建工程设施空间不大,升级改造的需求会有所提升。对于污水管网,2016 年我国城市排水管道密度不到 2002 年日本、美国的 2/3及 2/3,管网密度偏低,此外,还存在雨污合流制比例偏高、合流制下大雨天污水借雨水管道直排入自然水体、城市边缘地区污水通过暗管直排等现象,综合来看,污水管网将来市场空间较大。综合来看,城镇提标改造、农村新建
9、、污水管网是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方向。(四)资源化利用 污水资源化利用主要指中水回用,中水又名再生水或回用水,指污水、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肯定水质指标,可在肯定范围内重复运用的非饮用水,目前在我国主要用于农田浇灌、道路喷洒、景观补水、工业冷却等,作为城市的其次水源,是补偿我国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的重要途径,兼具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目前我国中水回用市场规模小且中水水质要求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预料十四五增速在 10%以上,同时局部水环境敏感地区(如云南的高原湖泊)已出现高品质(地表 III 类)回用需求,量质两方面均有较大发展空间。其次部分国内外环保巨头发展规律及启示 一、国外环保巨头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水务 行业 研究 分析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