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本五下第七单元教案123392.docx
《国标本五下第七单元教案12339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标本五下第七单元教案123392.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标本五下第七单元教案1【课题】2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教学准备】古诗多媒体课件、荷花图等【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揭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板书并齐读课题)。2、介绍背景。欣赏范读。二、初读指导。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2)指名画出停顿。(3)自读古诗,读正
2、确。三、复习学古诗的方法。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四、用四步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课堂交流。1、释诗题:(写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心情,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被美景深深陶醉了写的诗。)2、知诗人: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3、明诗意:(1)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云怎样雨怎样风怎样水怎样(3)理解全诗。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4、悟诗情:(1)创设情境:假如你来到西湖边的望湖楼上,看见了这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你会怎么诵读(2)指名朗诵,体会情感。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标 下第 单元 教案 12339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