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港口物流信息化分析与展望46698.docx
《我国物联网港口物流信息化分析与展望4669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物联网港口物流信息化分析与展望46698.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代物联网港口设想与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展望1 第五代物联网智慧港口设想1.1物联网与港口信息化提升电子商务是通过过计算机实现现人与人的沟沟通,物联网网是将物品连连到网上,使使物体能够“说话”,从而实现现物与物沟通通,人与物沟沟通,以人为为本,掌控物物流。借助RRFID射频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通信等技术,通过将物品进行标识,实时监控物品的运载情况,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全程信息化。引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并对现有供应链上企业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港口作为供应链上一个重要的运输枢纽结点,信息化管理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物联网技术实现现了位于两个个甚至多个地地理
2、位置的港港口之间进行行有效的沟通通,对货物、设设备等进行有有效管理。物物品不仅可标标识,而且可可在任何时间间和地点被实实时监控。基基于数据平台台上的信息流流,建立港际际系统互联,使使信息被完整整、定向、快捷捷地传递到相相关港口的管管理信息系统统中,再通过计计算机的数据据处理功能进进行相关资源源的调度。基于物联网技术术的港口管理理信息系统升升级,不仅能能提高港口本本身作业效率率,降低经营营成本,发挥挥预测与调度度优化职能,提提高自身竞争争力;更能吸吸引更多的相相关方加入到到物联网港口口平台上,发发挥集群优势势,抢占供应应链份额,在在激烈的市场场竞争中最大大程度地降低低物流成本,取得更高的收益和利
3、润。1.2物联网港港口概念与模模式的提出笔者跟踪研究了了港口发展态态势,综合上上述观点、结结合物联网技技术,提出物物联网港口概概念及其第五五代港口发展展模式。除了了目前的港口口装备技术改改造、节能减减排,实施绿绿色港口战略略和措施,未未来进一步降降低港口物流流成本、降低低碳排放量,需需要通过信息息化管理、智智能化挖潜,建建立港口航运运透明化供应应链,信息化化和智能化是是必由之路,是是唯一途径。物联网港口是通通过射频识别别(RFIDD)、红外感感应器、全球球定位系统、传感器器等信息识别与采集技术设备,按不同的协议,把任何港口设备、运输工具、物流对象物与港口内部网络及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
4、通讯,以实现港口物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信息化智能港口。物联网港口不仅是一种新的信息技术和解决方案,而且更是一种新的理念和发展模式。物联网港口IOOP(Thee Intternett+ off Porrt)就是利利用物联网感感知、互联和和智慧的技术术特征,使港港口装备、船船货信息以及及港口物流的的各种资源和和各个参与方方更广泛的互互联互通,更更快速透彻的的感知,更敏敏捷深度的智智能,从而破破解港口物流流信息化的瓶瓶颈。2智能港口或智智慧港口智能港口是利用用商务智能、物物流仿真优化化等智能化技技术,将港口口的信息化管管理水平提升升到智能决策策支持、资源源配置与
5、作业业调度优化的的最高层次。智能港口物流网网建设的主要要内容智能物物流网综合使使用无线传感感器网络、RRFID、移移动通信及带带通信等技术术,并在港口口物流链中进进行集成创新新研究。集中中建设智能闸闸口管理系统统、集装箱码码头操作系统统,散杂货码码头营运管理理系统、智能能堆场通信及及定位系统、电电子车牌电子子驾照系统、货货物配送信息息采集系统(包包括GIS技技术)等一整整套港口物流流信息平台。智能港口系统是是将互联网技技术 (WEEB) 、全全球定位系统统 (GPSS) 、移动动通信技术 (GMS) 、无线通通讯技术 (WAP) 、地理信息息系统 (GGIS) 、元元线射频识别别技术 (RRF
6、ID) 、实时监控控系统 (AAIS) 、自自动化装卸设设备、物流搬搬运机器人 (AGV) 等先进的的信息技术和和自动化技术术综合应用于于整个港口物物流作业、运运输服务及港港口管理等各各个方面,建建立一种在港港口服务范围围内全方位发发挥作用的,实实时、准确、高高效、优质的的港口物流服服务体系。 自 1994 年第一次智智能交通系统统世界大会提提出智能交通通系统 (IITS) 概概念以来,港港口作为社会会交通大系统统的一个重要要组成部分,智智能港口系统统研究得到了了普遍关注并并取得很大进进展。 20004 年韩韩国政府开始始在韩国港口口实施“智能能集装箱”项项目,埃及新新杜姆亚特港港 20044
7、 年底宣布布已经建成地地中海沿岸第第一个智能港港口。 我国智能港口系系统研究目前前才刚起步,但但已经得到政政府和港口企企业的普遍重重视,交通部部在 20005 年制定定出台的公公路水路交通通科技发展战战略中已经经将智能港口口系统作为未未来智能化数数字交通管理理技术主要研研究方向,有有关科研机构构已经开始了了智能港口系系统研究天津津、上海、深深圳等国内主主要港口也已已开始进行智智能港口系统统规划。目前前,国内主要要港口已经实实现了港口集集装箱作业从从空箱、装箱箱、卡车运输输、堆场位置置到报关、起起吊、装船的的全程实时监监控和即时历历史数据查询询等,但还存存在着诸多问问题。 3我国港口物联联网研究
8、发展展与应用情况3.1港口物联联网研究发展展与应用根据据合作情况随着EPC/RRFID、无无线传感网络络等物联网核核心技术的研研发与应用,美国、欧洲鹿特丹港和汉堡港、新加坡、日本的一些港口20世纪末,21世纪初,陆续实现了智能化港口、集装箱码头,2007年2008年日本野村综研成功实验基于EPC(电子产品代码)的亚洲、美洲港口之间RFID港口航运集装箱物流跟踪项目。跨国供应链和国国际物流上存存在多种多样样的各相关方方,相关各方方存在这多种种多样的信息息获取需求,如如图4-1所所示。图4-1国际物物流各相关方方多种多样的的信息获取需需求针对上述问题,中日韩三国国运输和物流流部长签署合合作备忘录,
9、联合声明成立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NEAL-NET)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旨在实现三国物流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网络是国际性的、非盈利的物流信息互联、交换和共享技术交流与应用合作机制。其主要目标是促进东北亚各国间物流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物流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统一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实现大规模联网推广应用。该项目实现中日日韩三国物流流信息平台的的互联互通,通通过物流业务务数据的转换换和流转,成成为联接三国国的信息纽带带和桥梁,从从而有效促进进三国物流资资源的整合,推推动东北亚区区域物流一体体化发展。22010年112月2日-3日在杭州州举办了中日韩运输输及物流发展展论坛,三方方就东北亚物物流信
10、息服务务网络NEAAL-NETT建设项目技技术方案进行行了研讨、交交流,成立了了第一届理事会会,签署了合合作备忘录。宁波港作为此次中日韩项目的试点单位,将配合省电子口岸Logink平台,提供港区作业的相关信息,实现集装箱进出门、装卸船数据的信息共享,实现物流链端点到端点可视化管理。港口物联网应用了国际合作已经展开。3.2我国港口口物联网研究究发展应用情情况继2008年上上海港抱起帆帆团队成功实实施RFIDD两个港口间间集装箱航运运物流跟踪实实验项目,江江苏无锡江阴港、连云港、浙浙江宁波、山山东青岛、辽辽宁大连、深深圳盐田港、广东虎门等相继提出建设港口物联网或智能港口项目规划并陆续实施示范工程。
11、2010年8月月,无锡港口口物联网平台台落户临港新新城。由江阴阴软件园、南南京大学江阴阴信息技术研研究院和江阴阴港港口集团团联合承担的的“港口物联网网支撑技术与与平台研究”项目获江苏苏省立项,这这是全省首个个以港口物联联网为背景的的产学研前瞻瞻性联合创新新项目,也是是全国首家整整合物流和物物联网技术的的专业化应用用平台。该项项目将为江阴阴临港新城打打造千亿级现现代物流产业业集群提供物物联网与物流流技术平台。江阴港在南京大大学信息技术术研究院支持持下,成功引入国内内首个智能绿绿色港口物联联网技术平台台。该平台以现现代物流为背背景,以港口口物流为主线线,以国内外外物流业务运运营与管理为为研究内容,
12、港港口物联网组组网控制软件件、港口设备备运行状态监监控系统等多多项技术获得得自主知识产产权认证。2010年8月月25日,上上海国际港务务集团、中国国国际海运网网与西安国际际港务区共同同签订了三方方合作的联合合打造西安国国际港务区物物联信息港战战略框架协议议。依据协议,上上海国际港务务集团、中国国国际海运网网和西安国际际港务区将发发挥各自的优优势、整合行行业资源,将将西安国际港港务区打造成成为中国内陆陆物联信息港港示范区这标志着西西安国际港务务区长期以来来进行的信息息化战略进入入实施阶段,同同时标志着西西部地区拉开开了跨入“物物联网时代”的的历史大幕。西安市副市长、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韩松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联网 港口 物流 信息化 分析 展望 4669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