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骨骼初中二年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骨骼初中二年级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骨骼初中二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2说明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实力目标1通过对模型、挂图等各种直观教具的视察,及视察后的演讲,培育学生有序的视察习惯和表达实力。2通过归纳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培育学生的分析、综合实力。情感目标1自觉养成坐立行走的正确姿态。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3小组视察合作,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本节学问结构教材分析人体主要的骨的名称,人的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人的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教法建议 讲解并描述骨骼时
2、,首先让学生区分骨与骨骼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详细的叫骨,如肱骨;多块骨通过肯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骨骼,如脊柱。接着指出: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关于骨胳的组成,从调动学生主体性及培育学生自学实力的角度,建议采纳自学的方法:先让学生比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体骨骼组成状况表协作视察,一边视察图中主要骨的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人体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视察完毕后, 老师每组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并给评分,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又达到对学问的识记的效果。 人的骨
3、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对人体骨骼有了清晰的相识后,接着让学生视察骨骼的模型,并提出视察问题:(1)脊柱的正面和侧面视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2)视察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分?(3)足有什么特点?这些对于人体直立行走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了解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和下肢比上肢粗大及形成足弓这些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再分别讲解并描述它们的生理意义。如联系脊柱弯曲异样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发育、体力和体态,说明脊柱四个生理弯曲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弹性,缓冲猛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有利于维持身体平衡。 最终, 老师可视实际状况而采纳不同方式进行小结。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利用
4、骨骼挂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导入新课:利用骨骼挂图使学生相识骨的几种类型:长骨、扁骨、短骨和不规则骨,通过提问骨与骨骼有什么区分引出新课。 板书:其次节 骨骼依据上述提问,举例区分骨与骨骼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详细的叫骨,如肱骨;多块骨通过肯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骨骼,如脊柱。接着指出: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出示骨骼挂图,引入骨骼组成。) 板书:一、骨骼的组成 老师指图说明人体骨骼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由于各部位功能的不同,骨骼的差别也很大,下面就来视察各部分的骨骼特点。先让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比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体骨骼组成状况表协作视察,一边视察图中主要骨的
5、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人体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视察完毕后, 老师每组请二个学生到前面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并给评分。然后, 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探讨:如颅骨围成了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整个颅骨中为什么只有下颌骨能活动。躯干骨中的胸椎与肋骨、胸骨组成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四肢骨主要由什么骨组成,与什么功能相适应;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分,为什么?等等。学生视察上肢骨和下肢骨区分时,引导学生:下肢骨为什么比上肢骨粗大呢?这是因为下肢骨与长期支持体重和行走相适应的结果。下肢功能与人直立行走有关
6、,那么骨骼有哪些特点与直立行走相适应呢? 板书:二、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接着让学生视察骨骼模型,先视察脊柱的正面,然后渐渐把模型侧放,问:脊柱的正面和侧面视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侧面有弯曲, 老师进一步提出脊柱的弯曲都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有什么生理功能? 老师指出在颈部、胸部、腰部、骶部各有一弯曲分别称为颈曲、胸曲、腰曲、骶区,这些弯曲可保持人体重心位置,利于维持身体平衡;可增加脊柱的弹性,可以缓冲猛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故称为生理性弯曲,是与人直立行走相适应的。 板书:1、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分别为颈曲、胸曲、腰曲、骶区,可缓冲震荡,维持平衡。接着 老师进一步提出:假如脊柱弯曲
7、发生异样会是什么样呢?脊柱为什么会变形呢?脊柱变形后会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等。 老师通过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参与探讨,最终得出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要留意正确姿态,以免发生脊柱变形, 不但姿态形体不美,还会压迫内脏,影响发育。由于人的直立,全身重量都要由下肢承受,特殊是足,下面视察足骨。骨骼模型上足弓是明显的, 老师可明确足弓的概念,然后提出:人的足形成弓状结构有哪些生理意义?依据学生回答状况可概括出足弓的作用。然后讲解并描述扁平足的功能缺陷。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探究人体身高的早晚的改变问题 一个人的身高早晚有改变吗?假设假如一个人的身高早晚有改变,那么,用身高测量计分别测一个人早晚的身高,测得的数
8、值会不一样。设计并完成试验设计:用身高测量计或软尺分别测一个人早晚的身高,比较数值。材料用品:立式身高计或固定于墙壁上的立尺或软尺。方法步骤1.受检查者脱去鞋袜和衣帽,仅穿背心和短裤立于身高测量计的平台上(或靠墙壁的地面上),取立正姿态。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微回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和两肩胛骨三点同时靠着(接触)立柱,头部保持立直位置。2. 检查者手持立式身高计滑测板轻轻向下滑动,直到板底与受检者颅顶相接触。此时,再检查受检者的姿态是否正确,待校正符合要求后,检查者再读取滑测板底面立柱上所指的数字,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即为
9、身高数。(假如是在墙壁上测,可以用一块硬板与受检者颅顶相接触,并使硬板保持水平。在硬板与墙壁接触处的位置作一记号,用软尺从墙根始终量到标记处,记录数值。)3.早晚各测量一次,记录数据,比较两次身高是否一样?4.连续测量一个星期,记录视察数据.5.把视察数据填入下列表格内, 并求早晚身高的平均值。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97早上身高(cm)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97晚上身高(cm)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一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97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97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二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97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97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