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谢克家《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宋词鉴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谢克家《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宋词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谢克家《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宋词鉴赏.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谢克家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宋词鉴赏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谢克家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照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这首词是怀念宋徽宗的,最早见于宋石茂良所著的避戎夜话。宋徽宗于靖康二年(1127)被金人俘虏,过了九年的耻辱生活,死在五国城(今吉林省境)。据杨慎词品卷五云:“徽宗此行,谢克家作忆君王词”,“忠愤郁勃,使人出涕”。清徐在词苑丛谈纪事一中转录了它。谢克家是哲宗绍圣四年(1097)的进士,亲眼看到金人南侵,徽宗被掳,在国家和民族的危机中,写下了这首忠愤填膺的词,其凄凉怨慕之音,缠绵悱恻之感,溢于字里行间,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作品。全词富于抒情色调,不言
2、国破君掳,巢复卵毁,而言宫柳依依,楼殿寂寂,一种物是人非的今昔之感,跃然纸上。拿它与宋徽宗的燕山亭对读,倍觉山河破裂,身世飘舞,往事堪哀,真实动人。“春昼长”一语,把客观的景物描写,转向主观的心理感受,是景为情使,情因景生,抒情和写景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富丽堂皇的景物后面,隐藏着深深的隐痛。这就是宋徽宗的“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燕山亭)、“帝城春色谁为主,遥指乡关涕泪涟”(北去遇清明)那种思想感情隐隐而曲折的反映。接着词人把笔锋一转,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的描写,转为“登楼遥望秦宫殿,翩翩只见双飞燕”(唐昭宗李晔菩萨蛮)的感叹:“燕子归来照旧忙”。燕子是无情之物,它哪里
3、知道楼殿照旧,而主子已换,仍旧忙着衔泥,在旧梁上筑起新巢,正是“这双燕何曾,念人言语”(燕山亭),俨然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之感。然后点明题旨,怀念故君。这首小令,从头到尾都是写对君主的怀念,由柳拂宫墙,而想到宫殿的主子;由宫殿无人,而想到燕归何处;由燕语呢喃,而想到“燕子不知何世”(周邦彦西河)。蓄意到此,便有精神百倍之势,集中全力于这“月破黄昏人断肠”的结句,自然真味无穷,辞意高绝,一个芳馨悱恻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因为它是从题前着笔,题外摄神,只用了一个“破”字,便把从早晨忆到黄昏,又从黄昏忆到月上柳梢,都沉醉在如痴如呆的回忆中。从前的宫柳凝绿,今朝的淡月黄昏;从前的笙歌彻旦,今朝的楼殿无人,在在是剧烈的对比,在在是难过的回忆,不言相忆之久,而时间之长自见;不言相忆之深,而惓顾之意甚明。“月破黄昏”是写景;“人断肠”是抒情,把写景和抒情统一在一个完整的句子里,而景物在感情的丝缕中织得更加光芒耀眼,感情在景物的烘托中更加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着一实语,而能以动荡见奇,迷离称隽,辞有尽而意无穷,这正是很多词人所努力追求的艺术境界。(羊春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 2022 年谢克家 君王 依依 宫柳拂 宫墙 宋词 鉴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