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备考之写作素材积累:著名人物事迹及作文运用角度(现代篇).docx
《2023高考作文备考之写作素材积累:著名人物事迹及作文运用角度(现代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高考作文备考之写作素材积累:著名人物事迹及作文运用角度(现代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5米深井下的“粪青”一一动车组机械师春运路上,我们最常见的是一列列白色长龙奔驰而过的画面。殊不知,高铁列车“高颜 值”的背后,有这些“粪青”的功劳一一动车组机械师们不断地对列车进行清洗、吸污作业。在南昌西动车所的污水井里,一群平均年龄26.5岁的“粪青”,头戴防护面罩,背着 12公斤重的氧气瓶,身着黑色橡胶“水服”,在深15米脏臭难闻的粪污水里坚持检修维护 吸污设备。他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在不为人知的场景里,不断地以实际行动为“笔”, 书写着不畏艰苦的奋斗答卷,他们就是这春运背后最温暧的力量,护航着我们的回家路。2、夏伯渝一一人生的攀登者他26岁时因冻伤失去双腿,43岁罹患淋巴癌
2、。但他的人生并没有在这样的痛苦前结束, 反而超越了极限,不仅凭借顽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还在69岁时成功登上珠峰70岁时获 得“2019劳伦斯年度最正确体育时刻奖”。他是继姚明、刘翔、李娜后第四个获得该奖的中 国人,他是夏伯渝。(1)2022年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73岁的夏伯渝手持登山杖,一步又一步, 顽强地在“雪上”攀登,再现了他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场景。“这是我人生闪光 的时刻,我要用最好的状态展现我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夏伯渝说。(2)夏伯渝是中国肢残运发动登上珠峰第一人。1975年,26岁的夏伯渝第一次攀登珠峰时, 把睡袋让给一位丧失睡袋的藏族同胞,导致自
3、己冻伤,双小腿被截肢。手术过后,夏伯渝曾 经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珠峰虽然夺去了我的双脚,但没有夺去我对登山运动的热爱。” 安上义肢后,再登珠峰就成了夏伯渝的奋斗目标。(3)1975年-2016年,四十一年,四战四败,夏伯渝不甘心,他还想再尝试,而他似乎也做 好了随时将生命结束在珠峰的准备。每次出发前,他都会写好“遗书”。2018年5月14日 8点31分,夏伯渝终于登上珠峰,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夏伯渝 终于到达了心中的顶峰。夏伯渝说:“从我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但最困难的也是坚持,我觉得只要坚持, 就算没有成功也不会后悔。另一方面,坚持才有成功的希望。”3、黄阳光一一
4、用“脚”画出人生的阳光因在年幼时意外失去双臂,40余年里支撑他的是一双隐形的翅膀。有的人认识他,是因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曾经的保存节目秧苗青青,这档节目随艺 术团出访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超过1000场次。有的人认识他,是因为2004年雅典 残奥会闭幕式上的“中国8分钟”,一位无臂青年从旋转的莲花台上,用嘴衔下2008年北 京残奥会的会徽。1977年,黄阳光出生于广西桂林。他的名字是家人对他人生的希冀:永远阳光灿烂。 然而,5岁那年,因为一次触电事故,他永远失去了双臂。但生活总要继续,伤愈后他开始 尝试去做所有常人能做的事情。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他尝试用脚和嘴写字绘画,用脚自理生活。他经常在网
5、络平台提供 自己的日常,通过视频展现自己写作绘画过程。黄阳光说,“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无论遇到什么风浪,都要坦然面对。幸运与不幸运, 不在于有手没手。”4、王德顺一一“85后”老人的飞行梦假设100岁是我们人类平均能到达的最大年龄,那么走过这段人生85%后,你会变成什 么样子呢?曾经乌黑的发丝已全白,岁月的刻刀在脸上划出痕迹,挺直的脊梁也弯成了倔强 的弧度坐在摇椅上,捧着一本老相册,回想当年雄姿英发,感叹时不待人。但总有一些 人,会打破固有的想象。王德顺,1936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农村家庭,在沈阳电车公司当过售票员,在沈阳 军工厂当过工人,他对文艺特别感兴趣,于是他边工边读,报读了话剧班、舞
6、蹈班、声乐班、 朗诵班。1960年,他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兢兢业业演了二十多年。后来不满现状,49岁的王德顺开始“北漂”研究哑剧,先后参演了闯关东重返 20岁等影视剧作品。57岁时他又创造了 “活雕塑”艺术。65岁他开始学骑马,78岁骑摩托,79岁T台走秀,80岁学打碟2021年,85岁的王德顺老人为完成儿时的蓝天梦,决定学习飞机驾驶。2021年8月17日,85岁的王德顺老人在北京密云穆家峪机场驾驶斯洛文尼亚蝙蝠飞 机制造公司生产的SW100轻型飞机完成了长达40分钟的飞行。飞行过程中还独立完成了拐 弯、爬高等操作,刷新了我国飞行学员中的最大年龄纪录。24岁演话剧,49岁开始“北漂”,50岁为
7、了哑剧表演走进健身房,60多岁后还成功 出演了一场又一场“活雕塑”,85岁驾驶飞机上蓝天。王德顺的这一生可谓是经历丰富,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没有虚度年华,没有浪费生命,这一辈子活得很充实。5、张礼一一坚守讲台七十多年他从教时间超过70年,是教授们的教授,老师们的老师。他的学生可以从“20后”排 到“00后”,其间英才辈出。他就是96岁的理论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张礼。张礼先生 长期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科研,退休后依然坚持工作,成为清华大学年龄最大的授课教师。对于为什么热衷教学工作,张礼的回答是:“我想把我对物理学的热爱传递给学生,让 他们能够热爱物理。谈到学生,张礼总是忍不住激动,他说:“看到这么
8、多年,这么多学生 到了国家的各个岗位,很多人成了重要领域的骨干,这是我最大的抚慰,这就是我生活的意 义所在。”6、李四光的一步之长1920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地质专业毕业生李四光来到北京大学,任地质系教授。在教 学中,他经常带着同学们去野外实习,在实践中向学生传授地质知识,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 北。常年野外地质勘测,李四光练就了一种特殊的走路方式,他迈出的每一步,距离惊人的 相等,长度不多不少刚刚0.85米。有学生不明白:“老师的一步之长,为什么要保持如此 精准的距离? ”李四光回答:“我们搞地质研究的,常年在野外踏勘,用一步之长代替尺子, 有助于我们第一时间测量岩石长度,丈量地块面积,推测地质成
9、因。”正是因为对地质野外工作的深切体会,李四光将自己的一步之长始终保持在0.85米, 形成了永不变化的肌肉记忆。此后几十年,李四光始终以085米的步长搞地质研究,最终 成为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7、张荣桥一一“火星探索者”(1) 2021年12月15日,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影响2021年科学事件的十位人物 评选结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工程总设计师、安徽籍科学家张荣桥入选, 成为今年榜单上唯一的中国人,自然称张荣桥为“火星探索者”。(2)默默奉献攻克难关的航天人出生于1966年的张荣桥是安徽省祁门县人,2004年至今在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中心工 作,是国家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首次火
10、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火星有“航天器坟 场”之称,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便完成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更是难上加难, 险上加险。那么,中国航天人的勇气从何而来? “我们从10年前开始筹划,千军万马为之 奋斗了 6年,在发射场坚守了 110天,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坚持了 202天,首战告捷就 是环绕火星,之后到今天又坚守了 93天,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今天最终的胜利!” “祝融 号”火星车在万众瞩目之下顺利在火星着陆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里,张荣桥 已经潸然泪下。8、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1)姜震:诗意的生命(2022 第七季)根据“现场作画猜诗” “超级飞花令”快速对诗。“20
11、22 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争夺之夜”, 21岁的大三警校生姜震诗句不断,展现多年积累。凭借一句“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 最苦离别”,获年度总冠军。台下,一身铁路基层民警制服的父亲,是他的诗词引路人。诗 词,曾是父亲忙碌之余的心灵栖息地,父子俩一起背诗、做诗词游戏。因工作聚少离多,诗 词也是父亲缺席时的陪伴。现场,不忘学习诗词初心,行走诗意人生,是父亲对他的祝福。(2)陈曦骏:在生活的缝隙里塞两页诗(2021 第六季)“2021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迎来收官之夜,经过激烈角逐,来自百行团的上海市公 安局轨道公交民警陈曦骏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总冠军!陈曦骏从2018年参赛开始,与 诗词大会结缘,终
12、获总冠军!三载春秋,诗心依旧;磨砺万千,终得始终!每天下班后,陈曦骏都会抓住所有的空闲时间阅读诗歌和书籍。陈曦骏拿出一本写得满 满的笔记本,上面有一百四十多个单词,组合和范围的飞花令,说:如果工作间隙缺乏以塞 进整本书,那就塞两页诗吧。每次碎片时间的背诵和记忆,最终都会在中国诗词大会现 场取得很好的成绩。古诗词构筑了陈曦骏的审美观和世界观,也成为他和妻子爱情的升温剂。他说,诗词不 仅会塑造一个人的衣品文品行为谈吐,也会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借用苏东 坡的词来解读美好生活:忙的时候,不用“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闲的时候,有心 境去“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3)彭敏:被嘲笑
13、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2020 第五季)连续两季中国诗词大会,彭敏输在最后一关,先后输给了 16岁的高中才女武亦姝 和外卖小哥雷海为。输给武亦姝,彭敏还能轻松得调侃自己为什么要让着武亦姝的俏皮话, 还能鼓足劲头继续参加第三季的比赛。然而在第三季继续失败,尤其是是5比1被外卖小哥 雷海为横扫之后,彭敏的心态彻底崩溃了。当时的他扑在郦波老师的怀里哭得一塌糊涂。没有从失败中走出来的彭敏没有参加第四季的比赛。彭敏说:“这两年,我在疗伤。曾 经有一段时间比拟回避跟中国诗词大会有关的活动。”鼓起勇气参加第五季诗词大会, 彭敏心态明显的比拟轻松,自我调侃:“如果再得亚军,那我就给三亚代言。”“即使
14、得不 了冠军,自己也不会再哭了 ”这大概就是成长吧,人最可贵的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4)陈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019 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陈更惊鸿出现,以一身民国风为观众所熟记,更以腹有诗书气自 华为大家所喜爱。第二季、第三季,陈更依旧以出色的表现被人称赞,但冲击总冠军的路上, 再次折戟沉沙。甚至被网友戏称“流水的选手,铁打的陈更”。“天道酬勤,水到渠成!” 在主持人董卿的赞许声中,在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北京大学的机器人博 士陈更终于圆梦,勇夺第四季的总冠军。连续四次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陈更鼓励孩子们要用一颗赤子心感受诗词的美好,激 发了更多人学习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作文 备考 写作 素材 积累 著名 人物 事迹 作文 运用 角度 现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