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附答案.docx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语文开学考试2022. 8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此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李梦阳的边塞诗记录了西北乃至整个北方的边政、生活和一些重要历史事 件。他在西北生活多年,屡次参与处理边务,他的边塞诗作表达了他对边务的观点和对边 民的深切同情,具有较为鲜明的“诗史”特征。明中期边患日重,而自明初以来建立的军事制度日益败坏,将官贪腐横行、军纪涣散, 这又使得边疆形势进一步恶化。有感于此,李梦阳在诗作中对边政的积弊多有揭露。诸 将八首就集中对将官的问题一一指摘。其一指出明军将领指挥呆板,“胶柱谈兵”, 徒有武勇,终至丧师辱国。
2、其五指出军爵世袭之病。诗人认为世袭制度下,将领虽众, 但多是靠祖荫得官的纨给之辈。其七讥刺了伪造军功致使奸佞之人升官晋爵的现象。李梦阳对边务弊政的揭露,归根结底是为了安定边疆。除扫除积弊外,安边最直接的 方法当然是派遣良将守边,因此,李梦阳在边塞诗中也借名将之典,积极建言,如秋怀其 二先对故乡庆阳的悠久历史和壮美山川表达了赞美,尾联却笔锋一转,指出西北边患严 重,期盼有郭子仪一般的良将来守边。李梦阳希望明廷能知人善任,对才华出众的将领, 能够效法前朝,不循常规,大胆起用。其六借东汉末年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典,盼望有 良将早日破敌,扫灭寇氛。另外,他在秋望李广等诗作中也反复表达了这一愿望。同时,李梦
3、阳也深知单靠武力难以彻底平定边患,因此,他还提出要师法前人,善用 和议之策。如诸将八首其八云:“安得即时寻魏绛,务农休甲报皇天。”李梦阳借用 典故,希望明廷能借鉴历史,并期盼出现有能力主持和戎政策的将领,使边民脱离征战之 苦。与此相对,他对边将错误执行和戎政策带来严重后果的行为也给予了批评,秋怀其 五诗云:“胡奴本意慕华风,将校和戎反剧戎。”因为具备史家的品格,李梦阳在一些边疆事务上也表现出高于一般士大夫的眼光。如 对明武宗亲征一事,大臣多视之为鲁莽举动并反复劝止,而李梦阳通过圣节闻驾出寒(二 首),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武宗的亲征表达了支持。其一描写了满朝文武和外国使臣在 京城翘首期盼武宗回朝的情
4、形。诗中借周穆王西征犬戎之典而反其义,表达了对武宗早日 奏捷归来的期盼之情。其二诗云:“万乘时巡万寿临,銮舆漠漠破沙深。非忘殿阙呼嵩(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6分)(1)在离骚中,屈原认为时光飞逝,需要抓紧时间、修养自己,所以说“(2)滕王阁序中,化用自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句子是,O(3)黄冈竹楼记中,竹楼外可见之景甚美,(3)黄冈竹楼记中,竹楼外可见之景甚美,既有山光,又有江景,此外“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课内文言文考查(此题共3小题,6分)18.以下各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18.以下各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
5、项为哪一项(2分)A.逸兴遗飞迅速平挹江瀚挹:舀B.盈虚有数数:运数嗣而葺之嗣:继续C.家君作宰宰:宰相得二十稔稔:年D.舸舰弥津津:渡口比屋皆然比:紧靠19.以下各组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龙光射牛斗之墟A.龙光射牛斗之墟梓泽丘墟B.躬逢胜饯胜地不常C.穷且益坚穷睇眄于中天D.小戟遥临临帝子之长洲20.滕王阁序多用典,表意精练含蓄,以下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一处用龙泉宝剑的典故,一处用徐孺子的典故,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B.有怀投笔,慕宗意之长风。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暗示自己的胸怀抱负,用宗意的典故
6、来表达自己的英雄气概。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用两个典故来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也因此找不到像孟母寻找的好邻居。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用孔子和孔鲤父子对话的典故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陪侍和聆听教诲。(二)语言文字运用I (此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新学期到来,我校推出一门全新的通识课“家常菜”,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过去, 虽然学校也开设烹饪劳动课程,但往往是走过场,可以说是,很难真正培养 学生的劳动意识。“家常菜”这门课难度不大,门槛不高,却能让学生 O通过真正动手实践,学生不仅会烧家常菜,而且真正体会到食物的珍贵,增加对食物 的敬畏,从而减少
7、食物浪费,进一步养成 的生活作风。烧菜做饭作为一项生活技能,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烧菜做饭 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 恩、更懂得分担。2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 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B.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他们在和家人的相处中 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C.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
8、有助于他们在和家人的相 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D.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使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得以增强,有助于在和家人的 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三)语言文字运用n (此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 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 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 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
9、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 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 些理论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 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 _,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比照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 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 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方法。一个正确的认识,(), 才
10、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22 .以下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这样多 次的重复B.往往需要经过由精神到物质,由物质到精神,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 次的重复C.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这样多 次的重复D.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 次的重复.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1!|、写作(
11、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朱光潜先生在其无言之美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所居的这个世界是最完美的, 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 想象的田地。”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就“缺陷与完美”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日,应系单于款塞心。”既表达了对皇舆亲履险地的担忧,也对武宗的亲征表示理解。“是 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明史鞋靶传),也用事实证明武宗亲征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在戍边生活的描写方面,李梦阳的一些诗作不让盛唐名家。这固然是由
12、于他 出众的诗才,但更重要的是诗笔中所饱含的深情。多年在西北的生活经历,使李梦阳对边 地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非常了解,而他在用诗歌记录、反映这些生活时,除了真实地描述 之外,还在字里行间渗入了深切的同情,从而让他的边塞诗具有了动人的力量。这也说明 李梦阳的边塞诗不仅是从诗歌的题材、手法上向杜诗及其他盛唐诗作学习,更是在内蕴上 继承了杜诗悲悯、忧民的精神。(摘编自李锋李梦阳边塞诗的“诗史”特征)材料二 唐代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到达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边塞诗内容 丰富,边疆雄奇壮阔的景色、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慷慨参军的英雄气概、传奇色彩的军 旅生活、立志保卫边疆的历史变化等,构成了唐代边塞诗
13、的雄奇壮美。唐代边塞诗以丰富 的思想内容、多样的艺术手法,展现出唐代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边地风情, 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睦友好的民族关系,雄浑奇异的风物民情, 将边塞诗的创作推向了高峰,到达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唐王朝建立之初,北方的突厥、西方的吐蕃经常侵入、骚扰边疆。杨炯的参军行 表达的以挽救国家危难为己任的报国理想和不惜牺牲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代表初唐边塞 诗的最高境界。王维的少年行四首,刻画了一位甘赴国难、武艺高强、舍生忘死,充 满爱国情与英雄气的游侠少年的形象。卢照邻在上之回中主张立足于民族和睦,停止 边境上的民族战争,化干戈为玉帛,让边塞上的各族人民能
14、提供和平欢乐的太平盛世。在 李益的过五原胡饮马泉诗中,边疆奇风异物,壮伟奇丽的风光景色,多民族聚居的风 俗民情都给诗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总之,爱国主义豪情是唐代的边塞诗的基调,围绕这一基本主题,又有多方面的开拓, 赞美边疆雄奇瑰丽的风光,描写边塞多民族聚居地的民俗风情,讴歌各民族间和睦友好的 生活,以高昂乐观的时代精神,积极进取的豪迈气概,谱写出唐代诗坛最辉煌壮丽的诗篇。 这些震撼古今、吟诵不绝的沙场名篇,闪烁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和矢志不渝的报国情怀,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着极大的鞭策力和凝聚力。(摘编自王晶晶唐代边塞诗的雄奇壮美).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
15、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李梦阳的边塞诗对将官贪腐横行、军纪涣散等边政积弊的无情揭露,归根结底还是为 了安定边疆。B.李梦阳的一些边塞诗不仅描写了戍边的生活,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起用良将、善 用和议之策等。C.李梦阳对边地人民的悲苦生活非常了解,其边塞诗之所以具有动人的力量,从根本上 说正源于此。D.唐代边塞诗总的基调是抒发爱国主义的豪情,这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着极大的鞭策 力与凝聚力。1 .根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李梦阳作为明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史学家,他的边塞诗具有较为鲜明的“史诗”特 征。B.李梦阳边塞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典,这在秋怀诸将八首等作品中可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Word版 附答案 江苏省 扬州 中学 2023 届高三 上学 开学 考试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