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学习进修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学习进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学习进修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请君入瓮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 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 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瓮(wng):大坛子。鞫(j ):审讯犯人。推事:研究事情。炙(zh ):烧烤。 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2、囚多不承 3、当为何法 4、因起谓兴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2、”。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 2、以炭四周炙之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四、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 的方法。 二、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 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 亦收至。 导读:八九岁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难时毫不惊恐,很是了不起。说明孩儿的明理聪明,也反 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 注释:孔融被收: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中外惶怖:朝廷
3、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二儿故琢钉戏: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琢钉,古 时一种儿童游戏。罪止于身: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属。二儿可得全不: 这两个孩子可不可以保全他们生命?亦收至: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孔融被收 2、冀罪止于身 3、二儿可得全不 4、寻亦收至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2、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_三、 鲁人曹沫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 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4、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 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 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 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 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 遂邑:今山东宁阳县。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快:快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1)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2)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3)曹沫三战所亡地 (4)欲倍其
5、约 (5)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2、翻译句子。(1)子将何欲?(2)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3、读了此文后,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有了怎样的认识?四、 马价十倍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 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注释:选自战国策燕策 。 战国策 ,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共三十三篇,记载了 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刘向,除编 订战国策外,还编有说苑等书。比:副词,接连地。还:通“环”环绕。朝:早 晨。一旦:一天。 1、解
6、释句中加点的词。 (1) 、往见伯乐曰 (2) 、愿子还而视之 (3)去而顾之 (4)伯乐乃还而视之 2、与“去而顾之”中的“去”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去死肌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则有去国怀乡 D、黄鹤一去不复返-_3、从下面选出与“去而顾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学而时习之 C、峨冠而多髯者 D、出淤泥而不染4、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样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虚推、崇拜 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五、 欧阳公事迹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 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7、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 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 翻译句子。 欧阳修四岁而孤。 惟读书是务。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六、(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
8、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大行(hng):大路。方:正在。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奚为:何 为,做什么。御者:车夫。 18、翻译下列句子。 吾欲之楚。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19、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七、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 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_ 20、加点词的意思去:( ) 方:(
9、) 欲 ( ) 还:( ) 21、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2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3、 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八、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 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讴:这里是歌唱。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抚节悲 歌:抚节,打着节拍。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未穷青之技( )秦青弗止( )响遏行云( )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
10、尽之 译文: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九、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 ) ( ) (2)吾忘持度( ) ( ) (3)宁信度 ( ) ( ) 9、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10、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十、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 至 7 题(14 分)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
11、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 “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 使。 世说新语容止-_ 4、简要分析魏王是个怎样的人。 (3 分)5、 “捉刀”流传下来已成为一个固定词语。不查词典,模仿推敲的写法,对“捉刀”进行解释 (4 推敲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 “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作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 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引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 ) 。 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例:反复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练习 学习 进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