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赵策一-张孟谈既固赵宗》(附参考答案与译文).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赵策一-张孟谈既固赵宗》(附参考答案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赵策一-张孟谈既固赵宗》(附参考答案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赵策一张孟谈既固赵宗(附参考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张孟谈既固赵宗,广封疆,发五百,乃称简之涂以告襄子日:“昔者,前国 地君之御有之日:“五百之所以致天下者,约两主势能制臣,无令臣能制主。故 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将军以上,不为近大夫。今臣之名显而身尊,权 重而众服,臣愿捐功名、去权势以离众。“襄子恨然日:“何哉?吾闻辅主者名显, 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信忠在已而众服焉。此先圣之所以集国家、安社稷乎! 子何为然?”张孟谈对日:“君主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谓,持国之道也。 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
2、师君 假设弗图,那么臣力缺乏。“怆然有决色。襄子去之。卧三日,使人谓之日:“晋阳 之政,臣下不便者何如?”对日:“死谬。”张孟谈日:“左同马见便于国家,安 社稷,不避其死,以成其忠,君其行之。”君日:“子从事。”乃许之Q张孟谈 便厚以便名,纳地释事以去权尊,而耕于负亲之丘。故日,贤人之行,明主之政 也。耕三年,韩、魏、齐、燕负亲以谋赵。襄子往见张孟谈而告之日:“昔者知 氏之地,赵氏分那么多十城,复来,而今诸候孰谋我,为之奈何?”张孟谈日:“君 其负剑而御臣以之国,舍臣于庙,授吏大夫,臣试计之。“君日:“诺。”张孟 谈乃行,其妻之楚,长子之韩,次子之魏,少子之齐。四国疑而谋败。(节选自战国策赵策
3、一)10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 后事之师/B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 /后事之师/C.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 /后事之师/D.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 后事之师/11 .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赵宗,与“唐太宗”的“宗”含义相同,都是指古代帝王庙号之一,有德 百林不。B.社稷,土、谷为古代中国立国之本,社稷为
4、土谷之神,文中用来代指国家 或朝廷。C.晋阳,山之南、水之北谓“阳”,因城在晋水之北故名晋阳,是当时赵国 的都城。D.舍,本文中的“舍”和“舍相如广成传”中的“舍”用法相同,都是做动 词使用。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张孟谈名声显赫身份尊贵,权力大而众人服从,却主动要求放弃权势、功 成身退。B.赵襄子听到张孟谈的请求后悲愤交加,坚决不让他离开,甚至准备要杀死 张孟谈。C.张孟谈最终说服了赵襄子,抛弃了重权和美名,交纳了封地,回到负亲 之丘耕种。D.赵国有难,张孟谈为赵襄子出谋划策,分别派遣妻儿前往四国,让四国计 谋落败。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5、代汉语。(8分)(1)吾闻辅主者名显,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信忠在己而众服焉。译文:(2)左司马见使于国家,安社稷,不避其死,以成其忠,君其行之。 译文:14 .张孟谈是如何说服赵襄子同意自己退隐要求的?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15 . C 11. A 12. B13 . (1)我听说辅佐君主的人名声显赫,功劳大的人身体尊贵,担任相国的人 权力重要,自己 忠诚讲信用众人就会服从。(2)左司马被国家使用,安定了国家,不躲避死亡,以成就他的忠诚,请您 让我走吧。14 .首先以赵简子的遗训引出自己退隐的要求;又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的道理,从以古 为鉴的角度进一步说服赵襄子;最后直接陈述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国策-赵策一-张孟谈既固赵宗 高考 文言文 阅读 模拟 训练 战国策 赵策一 张孟谈既固赵宗 参考答案 译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