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标准规范.doc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标准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标准规范.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5.建筑设计 5.1 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定 5.1.1 在门诊、急诊、急救和住院主要出入口处,必须有带雨棚的机动车停靠处。 如设坡道时,应按无障碍要求另设计为残疾人专用的坡道。 5.1.2 医院的各个分区和医疗用房应在交通本枢纽处,如大厅、电梯门、各科室入 口处等设置明显的导向图标。 5.1.3 电梯 1)二层及二层以上的门诊楼宜设电梯,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 电梯,且不得少于二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 24m 时,应设污物梯。有条件时可增设自 动扶梯。 2)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规模电梯” 。 3)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5.1.4 楼梯 1)楼梯的位置应同时
2、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区的要求。 2)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 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 0.28m,高度不得小于 0 16m。 3)主楼梯和平台深度,不宜小于 2m。 5.1.5 三层及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救室不在同层又无电梯的 急诊部,均应设置坡道,坡道坡度按无障碍坡道设计,并应有防滑措施。 5.1.6 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 2.4m: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坡道 坡度按无障碍坡道设计。 5.1.7 半数以上的病房,应获得良好日照及景观。 5.1.8 门诊、急诊和病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5.1.9 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1 诊查
3、室 2.60m 病房 2.80m2 医技科室 2.80m,或根据需要而定。 5.1.10 病房的允许噪声级(A 声级)昼间应小于或等于 50dB,夜间应小于或等于 40dB,隔墙与楼板的空气声的计权隔声量应大于或等于 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 声压级宜小于或等于 75dB。 5.1.11 所有医疗用房必须满足医疗使用和医疗设备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5.1.12 厕所 1)室内厕所京戏设前室,门急诊、医技科室病人公用厕所应将前室成宽式布置, 不设门扇,并应设非手动开关龙头的洗手盆。 2)如采用室外厕所,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接。 3)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 1.10ml.4
4、0m,门朝外开,门闩应 能里外开启。 4)病人使用的坐式大便器的坐圈宜采用“马蹄式” ,蹲式大便器宜采用“下卧式” , 大便器旁应装置“助力拉手” 。 5)男、女公共厕所应各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所。 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 1.80ml.40m。 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 2.00ml.00m。 6)厕位门扇向外开启后,入口净宽不应小于 0.80m, 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 7)每个护理单元至少设一间带无障碍厕位的病房。 5.2 门诊部与接诊部5.2.1 与一般综合性医院相比,传染病医院门诊量相对比较小,门诊人次与住院床 位比例 l:10.6:1 范围。 为保证传染病患者就医环境减少与控制
5、交叉感染风险,传染病医院应有足够的室 内候诊就医空间。 门诊部与接诊部的位置应靠近院区的主要出入口以方便病患者急找。 门诊部一般包括入口厅、问讯处、挂号、划价交费、中西药房、各科诊室、医务 人员值班更衣、医办、病人厕所。 大型传染病医院门诊应考虑不同传染病种的门诊区域,包括肝炎门诊,消化道传 染病门诊、呼吸道传染病门诊、艾滋病门诊、发热门诊等。 各类传染病门诊科室包括候诊、诊室等均应分别自成一区,相对独立。 传染病医院的平面布局可采用双通道布置方式,即病患者与医务人员分别使用不 同通道。医务人员进出门诊工作区的口部应设置医务人员更衣室与卫生间,发烧门诊 医务工作人员可按卫生通过室要求设置。 候
6、诊厅及候诊廊可根据传染病医院的规模以及予计接纳的日平均门诊人次,大中 型医院采用厅式候诊,小型医院采用走道式候诊。 5.2.2 为接受其他医院转诊病人以及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根据医院规模,在 医院门诊部入 u 附近设置接诊部或筛查部。产在其毗邻设置隔离观察区。在入口部对 不同传染病患者进行筛查分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及时排查并有效控制带有 扩散传染病风险的病患者的活动范围,减少其扩散范围。 5.3 急诊部急诊部 应自成一区,可能对与门诊部毗邻,在可能时使化验及药房布置在二者之间,分 别设置服务窗口以利资源共享。 急诊部包括入口厅、挂号、计价收费、小型药房、小化验室、男女值班室、处置
7、室、抢救室、手术室、医生办、护士办、移动式 X 线机或小型 X 线机、病人卫生间、 污物间及医务人员更衣间、卫生间、重症监护区及观察区。 特大城市中的大型传染病医院急诊部可配置大型 X 线机及 CT 机房,通风空调装 置应按正负压可转换调配考虑。 在较大规模的传染病医院的急诊部可按(快速抢救)绿色危急抢救区及般急诊区划 分。 大型传染病医院的观察病区,重症监护病区中应设置负压隔离小间,每间 1 床, 并附设缓冲过渡小间。 大型传染病医院急诊部的 X 线检查室及抢救室、手术室应考虑各有 12 间负压检 查室或抢救手术室,可考虑平时采用正压,需要时改为负压。 急诊部的入口应明显易找,应设宽敞入口门
8、,安排宽敞急救大厅,各主要通道应 考虑推车、推床,交通便捷。 5.4 医技科室 5.4.1 一般放射检查室一般放射检查室 应考虑方便门诊及住院病人使用。 为减少病患者之间近距离接触,或空气传染,交叉感染风险,可考虑其中 1 间采 用负压通风,并为每个放射检查室分别设 23 间更衣小间。 大型医院放射检查室可采用病患者与医务工作人员分分别使用不同通道的复廊式 布局。 5.4.2 功能检查室包括超声波、电生理、肺功能、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脑地形图、运动平等, 根据不同规模,组成功能检查区。 除以上各个相关检查室外还应安排医办、护办、病患者及医务人员更衣、厕所。 针对不同的污染病患者,各个检查室
9、采用隔离小间。较大规模传染病医院功能检 查区亦可采用病患者与医务工作人员通道分离的复部布局。 5.4.3 血库血库 应自成一区宜邻近检查科、手术部。 由贮血、配血、发血、清洗、灭菌消毒、工作人员更衣厕所等组织,应配置发血 化验核查小间,贮血与配血应分成独立小间。 5.4.4 中心(消毒灭菌)供应室 应自成一区,宜靠近手术部布置并与该部有直接联系通道。 由收件、分类清洗、敷料制作、组装打包、灭菌、质检、无菌储存、一次忡用品 库、器械库、办公发放、更衣厕所等组成。 应严格按照洁净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布置,并严格按照生产加工单向工艺流 程布置。 应为进入洁净区与清洁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分别设置卫生通过
10、间。 ECO 气体灭菌室应与中心供应室合并设置,可以高压蒸汽灭菌统一安排。其位置 宜靠外墙,便于有害气体抽吸排放。 5.4.5 手术部 应自成一区并与外科手术相关护理单元相靠近安排。其位置应综合考虑与中心供 应室、血库、病理科而联系,事先策划便捷联系通道联系交通,如小型物梯、电梯、 气送物流系统等。 手术部由污染手术室(负压手术室)、无菌手术室刷手处、麻醉准备间、术后苏醒间 (可与前者合设)、换床间、护士室、麻醉办公室、医生办公室、男女卫生通过更衣室、 男女厕所淋浴间、无菌敷科室、器械仪器室、家属等候室、谈话室、冰冻切片室、标 本传送间、污物暂存处组成。有教学任务的传染病医院手术部,可在手术部
11、外侧 或在区外设闭路电视示教室。 大型传染病院手术部可附设手术部供应室,可在手术部相邻部位安排。包括收类 分类、打包组合制作、消毒灭菌、质检、无菌存放过渡间、发送窗口。发送窗口应面 向手术部无菌洁净区而接收窗口应面向手术部回收清洁廊。 手术部设计应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要求执行。 手术部的间数及平面尺;十大小可参照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标准按基本要求配置。 一般传染病医院不考虑特大型手术室只按大中型规模配置。 手术部的平面布置应符合功能分区手术操作流程以及生物洁净环境控制要求,应 于出入口部分别设置病患者推床或输椅换床处,设置男女医务工作人员强制卫生通过 室。 传染
12、病医院的手术部应根据医院规模及其承担的任务设计安排 13 问负压手术室, 页压手术室宜安排布置在手术部的靠近换床间的前端,应另设专用通道与一般换床通 过问通道分开。 5.4.6 药剂科药剂科 大型传染病医院的门急诊药房与住院部药房可分别独立设置,中小型,特别是小 型传染病医院可考虑将药房合并设置同时为门急诊及住院部服务。 一般由发药处、调剂配剂室、中成药库、中草药库、西药库、贵重及控制药品库、更衣、值班、办公、厕所,较小规模医院可部分合并设置。 静脉配药中心,在大型传染病医院中,可设置符合物洁净要求 GMP 标准的洁净抗 生素配制间、营养液配置间、核对间、发放间以及相配套的卫生通过间、更衣值班
13、间、 厕所、洗消间以及针剂库、输液库、器材库等。 5.4.7 病理科 自成一区,宜与手术部邻近。 由接受、取材、切片、冷冻、脱水、染色、蜡包埋 检、洗涤消毒、更衣、淋浴、 厕所、办公等组成。 病理解是宜和太平间合建,并没医务人员淋浴、厕所,注意排气通风。 5.5 住院部(包含若干病区或护单元) 应组成或竖向组合布置,于出入口处设置出入院探视大厅、出入院办理登记处、 交费结账窗口、医保办公室、病人住院接诊处、财务会计室、工作人员更衣厕所。 每护理单元(病区)设置 3242 床位,不同传染病种患者应分别安排在不同病区构成 不同护理单元,不得混合安排,如需要合并时应于合理分隔。 每护理单元可根据不同
14、传染病种分设 1 床间、2 床间或多床间,各病室均应附发卫 生间,设厕所、脸盆、淋浴三件。 在特大型传染病医院可设置 12 个负压病房的护理单元,可考虑正负压转换, 平时与应急时期相结合,在中型医院中可在其中 ICU 病区内设置 24 间负压监护室。传染病的护理单元应按传染病隔离要求分设病患者使用通道,包括垂直交通楼电传染病的护理单元应按传染病隔离要求分设病患者使用通道,包括垂直交通楼电 梯,病患者由专用通道进入病室,医务工作人员使用另外垂直交通楼电梯及走廊进入梯,病患者由专用通道进入病室,医务工作人员使用另外垂直交通楼电梯及走廊进入 工作区,医务工作人员进出工作区口部应按卫生要求设置卫生通过
15、室。工作区,医务工作人员进出工作区口部应按卫生要求设置卫生通过室。 根据需要可设计安排疑似筛查病区。该病区应全部按单人病室布置,不考虑双床 多床间。应考虑病患者确诊后分流通道。 传染病区备餐间应分成相邻洁污独立小间,相互间设传递窗,患者餐食由工作人传染病区备餐间应分成相邻洁污独立小间,相互间设传递窗,患者餐食由工作人 员在清洁备餐间分取,由传递窗送至各病房,患者用餐后残留食品餐具另由患者通道员在清洁备餐间分取,由传递窗送至各病房,患者用餐后残留食品餐具另由患者通道 回收,送至污染备餐小间,倒弃废残食,回收餐具经蒸煮消毒后,由传递窗传向清洁回收,送至污染备餐小间,倒弃废残食,回收餐具经蒸煮消毒后
16、,由传递窗传向清洁 小间。小间。 烈性传染病区或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一次性餐具,病患者用餐后、残食、一次性烈性传染病区或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一次性餐具,病患者用餐后、残食、一次性 餐具统一回收集中灭菌、销毁。餐具统一回收集中灭菌、销毁。 传染病护理单元,包括带卫生间的病房、医办、护士站、处置室、治疗室、值班传染病护理单元,包括带卫生间的病房、医办、护士站、处置室、治疗室、值班 室、重病监护室、被服库房、病人使用走廊、医务工作人员使用走廊、清洁备餐与污室、重病监护室、被服库房、病人使用走廊、医务工作人员使用走廊、清洁备餐与污 染备餐。染备餐。 有教学任务的医院可配设示教室。有教学任务的医院可配设示教
17、室。 烈性传染病室与走廊间应设有双门密闭式传递窗,病室与走廊间设缓冲过渡小间,烈性传染病室与走廊间应设有双门密闭式传递窗,病室与走廊间设缓冲过渡小间, 将门错开布置避免气流倒灌,过渡小间内应设非手动式龙头刷手池,医务人员进出病将门错开布置避免气流倒灌,过渡小间内应设非手动式龙头刷手池,医务人员进出病 室刷手用。室刷手用。 5.6 后勤保障供应部 5.6.1 洗衣房 可布置在院区后勤保障区域内,污衣单洗涤消毒应按衣单洗涤消毒加上工艺流程 布置,污衣单接收口与清洁衣单发送口分开设置。 烈性传染病区的衣单应由专门容器或包裹先送至大型环氧乙烷灭菌器熏蒸后再由 洗衣房接受加工。大型传染病医院及有条件的传
18、染病医院应选配双门式洗甩两用工业洗衣机,如无 条件时可布置消毒灭菌浸泡池按加工流程事先浸泡灭菌,加洗涤加工。 洗衣房包括收件分类、浸泡、消毒灭菌、洗涤、甩干、烘干、缝纫、存放库房、 发放、更衣、办公、厕所等。 5.6.2 营养膳食科 位于院区后勤保障区或靠近病区病房区,应考虑食品半成品运输方便,并事先策 划向病区护理单元发送餐食的通道与工具。 原材料入库过磅检验存放,主食存储、水果蔬菜存储、鱼肉冷冻存储、凋料仓库、 主食洗涤加工、主食蒸煮间、副食洗涤加工、副食烹制、冷荤熟食冷柜、配餐、餐车 存放、餐车洗涤、更衣办公、淋浴厕所。在规模大,加工量较大的加工厨房中还应安 排汤粥加工、糕点面包烤制、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医院 建筑设计 标准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