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网研:信用与中国电子商务12180.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大网研:信用与中国电子商务1218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网研:信用与中国电子商务12180.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大网研:信用与中国电子商务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摘要本本文主要探讨讨在一个面对对面传统交易易中尚缺乏信信用与信任的的制度环境里里,基于互联联网虚拟性的的电子商务怎怎样解决网上上交易的信用用问题。进一一步地,与网网下传统交易易信用相比,网网上信用又有有哪些特殊的的表现形式以以及解决机制制。本文认为,互互联网的匿名名性和开放性性对传统商业业信用提出了了更高的要求求,但网络技技术本身也提提供了很强的的商业激励,电电子商务从本本质上讲就是是提供信用服服务的商业模模式。它不仅仅具有很强的的网络外部性性,而且随着着信息传播速速度的加快、范范围的扩大,使使得不守信用用的成本提高高,有利于约约束不讲信用用
2、的行为。互互联网在遭遇遇不同商业模模式、不同行行业特性的电电子商务中,其其信用问题和和信用机制的的表现各有不不同。本文以以电子商务信信用和传统交交易信用的对对比关系为维维度,揭示并并概括了目前前中国电子商商务信用的四四种表现形式式:“网上信信用改进型”、“网网下信用放大大型”、“网网上网下无关关型”和“网网上信用超越越型”,并以以传统企业电电子商务为例例证,进一步步剖析了电子子商务信用的的分类特征。通通过与美国电电子商务信用用环境的比较较,本文最后后揭示了当前前电子商务建建设中法律、政政府、第三方方认证机构的的地位与角色色。本文在案案例调研的基基础上,从新新制度经济学学和经济社会会学的视角出出
3、发,比较全全面地考察了了互联网对交交易信用的影影响。研究表表明,互联网网对信用的影影响不仅在技技术层面,更更在制度层面面。要认识信信用与中国电电子商务的关关系,一不能能脱离网下传传统交易的信信用特征,二二不能脱离整整体信用制度度的约束。一、引言1、问题当前全球电电子商务发展展不景气,中中国亦是如此此。但大多数数人仍然相信信电子商务的的前途是光明明的,只是发发展道路是曲曲折的。这一一点判断大概概不会错,因因为网络技术术对经济活动动带来的深刻刻影响已经不不可逆转。问问题在于即使使技术上电子子商务能够赢赢利,为什么么实际交易中中迟迟赚不到到钱?究竟是是什么原因阻阻碍了电子商商务的交易,影影响中国电子
4、子商务发展的的路障有哪些些?经济活动动中的低信任任度(福山,22001)无无疑是困扰当当前中国经济济的一个共同同路障,而互互联网的出现现,究竟给传传统的交易信信用带来了什什么样的影响响?与传统商商务的信用问问题相比,作作为互联网在在商业中的集集中体现形式式电子商商务信用问题题又有那些特特殊的表现形形式,以及特特殊的信用设设计机制?这这正是本文所所关注的核心心问题。2、文献综综述随着急剧的的社会变迁所所引起的社会会信任状况的的剧变,“信信任”与“信信用”问题成成了近来中国国学术界日益益重视的一个个课题。各个个领域的学者者试图从经济济学、经济学学、心理学等等专业视角或或交叉视角研研究信任问题题。其
5、中,福福山的信任任:社会美德德与创造经济济繁荣从国国别比较的角角度详尽细密密地考察了社社会信任度在在各国经济生生活中的角色色。他指出,信信任作为一种种社会资本,对对经济发展有有非常重要的的影响。中国国社会学者郑郑也夫最近出出版的研究专专著信任论论(20001),凭借借其对中国社社会现实深刻刻与敏锐的洞洞察,系统阐阐述了信任的的来源、结构构、作用及变变迁,最后一一章对“杀熟熟”现象的探探讨,被评为为“以极具穿穿透力的理论论照亮了我们们所熟悉的生生活的底部”(朱学勤,22001)。张张维迎的产产权、政府与与信誉(22001)是是目前国内第第一本从信息息经济学的角角度,对企业业信誉与产权权制度和政府
6、府管制关系进进行深刻剖析析的著作。张张维迎强调,建建立明晰的产产权制度和取取消政府不必必要的监管是是企业讲信用用的必要条件件。以互联网为为代表的信息息技术的兴起起对传统商业业活动带来了了巨大的冲击击。这种冲击击不仅是技术术层面的,更更是渗透于社社会层面以及及心理层面。其其中,互联网网的信用问题题正受到广泛泛的重视。目目前国内外还还没有关于网网络信用的系系统理论,大大多数的研究究是在操作层层面上对电子子商务的信用用管理进行探探讨,例如对对网络信任建建立中的某一一个维度网络安全的的研究,在美美国十分普遍遍。张晗(GGeorgiia Insstitutte of Technnologyy)等的论文文
7、“Hypee or RRealitty: Doo the Trustt-Prommotingg Sealls Reaally MMatterr in EElectrronic Markeets?”(2001)采用实验经经济学的方法法,研究了由由第三方认证证的B2C网网站信任度标标识(Truust-Prromotiing Seeals)是是否在现实中中真正起作用用的问题。文文中把B2CC网站的被信信任度区分成成5个维度:保护消费者者隐私(prrotectting cconsummerspprivaccy)、提供供安全的交易易系统(prrovidiing seecure transsactioon
8、 sysstem)、消消费者满意度度(conssumer satissfactiion)、可可靠性(reeliabiility)以及提供保保险或担保(proviiding insurrance or guuaranttees),是是一项比较规规范、代表性性的经验研究究。3、研究方方法鉴于目前中中国电子商务务的发展还处处在初步阶段段,很多条件件都不成熟,市市场秩序也不不规范,因此此,严格的经经验研究在国国内难度较大大,许多外生生变量诸如政政府行为、法法律法规等都都影响电子商商务信用的变变化。本文主主要从新制度度经济学、经经济社会学等等视角出发,采采取案例分析析法,以电子子商务和传统统商务的信用用
9、比较为核心心维度,并结结合电子商务务中的政府、法法律、市场行行为等因素对对信用的影响响,对我国当当前电子商务务信用进行了了一个较为全全面与深入的的剖析与总结结。本研究的案案例资料主要要来自于作者者对目前国内内最有代表性性的电子商务务企业的直接接访谈(直接接材料)获得得,包括西单单电子商务CCEO王峻涛涛,EC1223,阿里巴巴巴、雅宝等等。由于充分分尊重访问者者个人的意愿愿,有些访问问者不愿公开开自己的姓名名,我们在适适当的地方都都作了匿名处处理。另外部部分的资料是是通过网上正正式发布的报报道获得(间间接材料)。案案例的来源可可视为有相当当的可靠性与与典型性。二、信用问问题的来源在进入正文文之
10、前,有必必要先澄清几几个跟信用相相近和相关的的术语和概念念:信用(CCreditt),信任(Trustt),信誉(Reputtationn),诚信(Honessty)。“信信任”是指一一个人对他人人未来不确定定行为的一个个良好的确定定预期,表达达了一种人际际互动的态度度和心理(PPiotr Sztommpka,11999),多多用于社会学学范畴。当它它所指代的含含义是对他人人未来行为的的“良好”预预期时,就表表示一个人处处在一种信任任的状态;如如果对他人未未来行为的预预期是“非良良好”的,那那就是一种“不不信任”的状状态;“信用用”是个人或或组织本身的的一个静态的的属性,即被被他人信任的的程度
11、,守承承诺的程度,较较多用于经济济学。广义上上的“信用”不不单指实务操操作中的信用用管理、信贷贷等活动,包包括所有交易易中的信用状状况;“信誉誉”和“信用用”表达的含含义基本一致致,前者更多多地用于表达达一个组织(企业)的信信用,后者则则通用于个人人和组织;“诚诚信”除了信信用外,还包包含了诚实性性的道德含义义。本文主要关关注的是经济济生活或者说说交易中的信信用,既涉及及企业信用也也涉及个人信信用;在经济济活动中,一一个人或一个个组织要守信信用,必须具具备两个条件件,一是有能能力(cappabiliity)兑现现承诺,这里里的能力主要要指经济和技技术能力;另另一个就是诚诚实(honnesty)
12、,这不仅是是一个道德范范畴的要求,也也是和制度约约束密切相关关的。信任关关系具有下述述性质:第一一,时间差与与不对称性。行行动和兑现较较之诺言和约约定是置后的的,言与行、承承诺与兑现之之间存在着时时间差,信任任者与被信任任者之间存在在着“信息不不对称”。在在信息经济学学中,信用的的需求正是来来源于信息的的不对称性,而而信誉就是指指掌握信息的的一方不欺骗骗对方的承诺诺(张维迎,22001);第二,不确确定性。具备备了确定性,就就不存在风险险和应对风险险的这一特定定方式,也就就不存在信任任问题。第三三,缺乏足够够的客观根据据,信任属于于主观的倾向向和愿望(郑郑也夫,20001)。所谓信用问问题,指
13、的是是因缺乏一定定的信任关系系而导致交易易成本上升,社社会秩序趋于于复杂化、混混乱化。信用用问题是人类类社会长期存存在的一个问问题,涉及到到社会生活的的方方面面。良良好的信用状状况是社会稳稳定和经济发发展的重要保保障。信用问问题之所以在在现代社会凸凸显出来,主主要是因为由由传统的“熟熟人社会”逐逐渐演变成现现代的“陌生生人社会”,传传统的信用约约束机制失灵灵,而新的信信用机制还没没有完全建立立起来,使得得信用问题成成为一个头痛痛的大问题。从从信任的结构构上可以将之之分为人格信信任和系统信信任(郑也夫夫,20011)。人格信信任是对某个个具体人的信信任,比如亲亲族、同乡会会、行会中的的信任,都属
14、属于人格信任任。人格信任任只能局限于于较小的人际际范围中,因因为随着交易易半径与个体体流动范围的的扩大,对个个体信任的鉴鉴定与监督成成本急剧上升升,从而必须须转向系统信信任。“系统统信任”是指指对匿名者组组成的制度系系统的信任,其其中最大的两两个系统就是是货币和专家家。一般来说说,与人格信信任对应的社社会制度安排排是以“关系系为本”的人人治结构(rrelatiion-baased ggovernnance),而建立在在系统信任基基础上的是以以“法制为本本”的法治结结构(rulle-bassed goovernaance)(Li Shhuhe,11999)。由由于中国目前前正处在从人人格信任的人
15、人治社会向系系统信任的法法制社会的转转换阶段,信信用机制的严严重缺位,导导致当前各类类信用问题极极为突出。毒毒米事件、毒毒油事件、杀杀熟现象屡屡屡发生,社会会诚信几乎降降到了历史最最低点。这其其中既有西方方国家在制度度转换过程中中曾经遇到的的共同的问题题,也有中国国特有的问题题即产权权制度和政府府行为的问题题(张维迎,22001)。总总之,中国在在信用领域的的转轨成本比比西方更高。三、互联网网与信用互联网的出出现,导致时时间和空间分分离程度大大大加剧,匿名名性、虚拟社社会大量出现现,由此加速速了从“熟人人社会”转变变到“陌生人人社会”的进进程,使得系系统信任机制制变得愈来愈愈重要,而人人格信任
16、的作作用日益减退退。在此过程程中,出现了了很多独特的的网络信用问问题。这些问问题的产生及及表现形式表表明,信用问问题不单是一一个道德操守守问题,归跟跟到底,信用用问题就是信信息的问题。3.1互联联网对信息不不对称的影响响互联网对信信息不对称性性最大的影响响是,网络交交易的虚拟平平台使交易双双方无法直接接见面,这种种空间上的分分离使得虚假假身份很难识识别,网络欺欺诈、欺骗行行为(Fraaud)很容容易滋生。最最常见的是由由卖方制造虚虚假身份欺骗骗处于信息不不对称劣势的的买方。据NNationnal Coonsumeers Leeague(2000年年)的统计表表明,美国668%的网络络投诉都是针
17、针对网上拍卖卖的身份伪造造或商品伪造造。在中国,互互联网的开放放性加上传统统立法方面的的滞后性,使使得这方面的的问题更加突突出。网下的的虚假身份迫迫使中国银行行不得不推行行实名制,至至于网上的虚虚假身份和虚虚假信息,目目前没有任何何有效的法律律机制。但是,网络络技术的广泛泛应用使得信信息传递速度度大大加快,传传播途径更为为有效,BBBS上的一张张帖子,一夜夜之间就可以以让全世界知知道相隔千里里之外发生的的事件,这对对于消除信息息不对称性无无疑有非常积积极的作用,从从而对信用机机制的建立也也有正面的意意义。信用同同货币一样是是一个交换中中介,只有具具备了传递的的功能,信用用才有真正价价值。传统社
18、社会中人们的的活动范围很很小,信息传传送也比较有有效。一个人人如果不守信信用,在他的的周围很快就就会通过Goossip的的方式传开,使使他在今后与与别人的交易易中受到惩罚罚。到了现代代社会,人们们的活动范围围增大,信息息传送的广泛泛性和有效性性受到很大的的限制。在信信用机制不完完善的情况下下,不守信用用往往成了比比守信更划算算的一种选择择,于是有很很多人倾向于于不守信用(张维迎,22001)。互联网在信信息传播速度度和广度上前前所未有的优优势,对抑制制与约束现代代人的失信、欺欺骗有显著的的功效。例如如,去年Myy8848的的突然倒闭,很很大程度上就就是网上信息息公开与快速速传播的结果果。“22
19、00万客户分布布在10个省省,3小时就就知道了我们们这里(北京京本部)被封封的事,结果果退货的单子子全过来了,不不倒闭都难。”王王峻涛坦承,“我我们日夜注意意着网上动向向,一有情况况就会特急处处理。促使MMy88488后来的回应应正是网络上上这样一种压压力。这是一一种民间的力力量,是一种种信用启蒙。网网上商家对消消费者没有办办法。越出名名的企业出了了坏事,传播播更快。”从从这里可以看看出,网络上上虽然有信息息不对称,但但信息的传递递却是公平的的、迅捷的,虽虽然传播的并并非全是信用用记录,但这这是无形中的的一种舆论监监督,并确确确实实对商家家的信用发生生了作用。从从某种意义上上来说,互联联网构成
20、了一一种信息化的的民主力量。“非非网络时代那那些记者被称称为无冕之王王,到了今天天互联网时代代,消费者、读读者才真正成成了主人”(王峻涛)。但是,技术术永远只提供供一种可能性性,信息技术术所能做的只只是让信号(signaal)传递得得更快,至于于信号所负载载的信息的真真实性还取决决于处理信号号的本体。利利用互联网平平台的传播而而故意编造虚虚假信息欺骗骗、误导网民民的案例,在在金融、投资资网站的投诉诉中最为严重重。美国证监监会19988年发布的报报告中不无讽讽刺地指出,“IInternnet frraud aand itts sopphistiicatioon havve groown ass
21、muchh and even fasteer thaan thee Inteernet itsellf, esspeciaally wwhen bbuyerss and selleers caannot see eeach oother, and may eeven bbe in diffeerent counttries”(来源:Soouth CChina Morniing Poost,HoongKonng,Mayy 21, 1999)。一个典型型的例子是11996年111月美国联联邦法院判决决冻结一家叫叫SEXI的的小型上市公公司的资产,同同时冻结一家家金融信息网网站SGA Goldsst
22、ar的资资产。原因就就是后者以非非法接受SEEXI股票为为交换,在网网上对不知情情的投资者发发布SEXII的虚假利好好消息。结果果,SEXII的股票价格格一星期内从从0.25美美圆上升到44.75美圆圆,SGA Goldsstar乘机机抛出SEXXI的垃圾股股票大肆牟利利。象SGAA Golddstar这这种的金融、投投资网站之所所以热衷于在在网上制造“虚虚假信息”,也也恰好是看中中了E-maail,BBBS等网络工工具的快速与与大覆盖面。所所以,在缺乏乏完善的信用用体系下,互互联网的“信信息泛滥”很很可能造成可可信度降低,从从而进一步加加剧了信息的的不对称性。互联网与信信用的关系好好比一把双
23、刃刃剑。网络虚虚拟平台虽然然容易产生虚虚假身份、虚虚假交易,但但网络技术以以电子格式存存储与传输交交易凭据,不不经人手,在在服务器上容容易保存不易易销毁,这显显然有助于信信用的追查与与举证。3.2互联联网对交易方方式的影响以互联网为为媒介的交易易手段是电子子商务的最基基本特征。在在此之前,面面对面的交易易方式一直在在传统商务中中占绝对的主主导地位,也也是人们最习习以为常的交交易方式。所所以,电子商商务的出现首首先是对消费费习惯、乃至至生活习惯的的一个挑战。SShapirro et al(19992)指出出,网络上的的信用程度由由以下几个因因素决定:11、交易者最最初进行电子子商务时所获获取的交
24、易信信用经验;22、针对所有有参与者而界界定的清晰、明明确的交易角角色与交易流流程;3、参参与者对电子子商务切合实实际的预期。以以互联网为媒媒介的电子商商务与传统商商务的主要区区别有两点:第一,商品品识别上的差差异。电子商商务中在决定定购买某一商商品时,买家家所能获取的的商品信息只只能来自网上上的文字描述述和照片,而而无法亲眼查查看和亲手触触摸,使得买买方很容易怀怀疑他拿到手手的商品会不不会不是他看看到的,或他他真正想要的的那种商品,因因而对电子商商务交易产生生不信任心理理。除非那些些可以高度标标准化的商品品,例如书和和唱片,才可可能超越商品品识别的差异异,成为网上上的畅销品;第二,支付付手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大 信用 中国电子商务 1218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