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案例寻访先民的足迹.doc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案例寻访先民的足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案例寻访先民的足迹.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案例寻访先民的足迹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生活产生的原因。 2.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3.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山顶洞人与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并由此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 4.通过学生课前的准备,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手工制作能力、小组合作、协调能力。 5.通过各学科链接,有效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活动准备: 学生: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学生分组合作表演小品 学生动手制作电子文稿 教师:结合本活动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帮
2、助学生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归纳。 活动步骤: 1.学生通过观看表演得出“山顶洞人时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结论。 2.学生表演: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是怎样走向农耕生活的?得出结论。 3.学生通过电子文稿展示、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状况。 4.教师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得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这一结论。 5.课外延伸。 活动过程: 1.学生表演。(时间:1.8万年前70XX年前) 镜头一一群人在分享劳动果实,不经意中有一些掉在了地上。 镜头二一年后,他们再次经过此地,发现地上长出了几颗植物,并且上面挂着果实。他们又进行采摘,一位妇女若有所思,并随手种下几颗。 镜头三再一年后,这位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始 农耕 生活 案例 寻访 先民 足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