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密度》集体备课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质的密度》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密度》集体备课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质的密度集体备课教案物质的密度第三节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2.理解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m、V三者之间的关系,会用密度公式进行求密度的计算。3.知道密度的单位的意义和读法,会进行g/cm3和kg/m3之间的换算。4.让学生体会物理探讨中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抽象概括出物理概念的方法。5.培育学生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1.导出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密度表。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2.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试验器材老师:体积为10cm3的铁块、铜
2、块各一块,体积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体积为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托盘天平一架,砝码1套,量筒,小黑板(填写试验记录表格)。学生:体积为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体积为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托盘天平一架,砝码1套,量筒,坐标纸一张。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老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反映物质特性的重要的概念。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将一个有关于阿基米德的故事(老师介绍有关于阿基米德帮助国王鉴定皇冠是否纯金的故事),那么阿基米德是如何帮助国王鉴定这个皇冠是否纯金的呢,学习了今日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就能够找到答案了。首先请同学们看
3、书第32页图2-16,相识到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出示试验所用的一组体积为20cm3体积为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20mL的水一杯及试验记录到的数据,如下表:长方铁块质量(g)铜块质量(g)水质量(g)要求学生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学生试验,老师强调天平的运用规则)引导学生比较,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水,它们的质量不相等。铜块质量最大、铁块较小,水最小。问题:对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说一说,依据常识,学生会说出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越大,老师赐予确定。试验:老师出示体积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同时
4、出示画有课本第33页试验记录表格的小黑板,让学生把铜块、铁块和水的体积填入表中,把前面所测的20cm3的铁块、铜块和水的质量填入表格中。接着,老师将天平放在讲台上,调整天平横梁平衡,请二位同学上讲台测定10cm3的铁块、铜块和水的质量,并将结果填入试验记录表格中。(其他同学分组试验)让学生依据试验数据计算同一块铁块或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计算结果填入试验记录表格,并要求学生利用得到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象。质量(g)体积(g)质量/体积(g/cm3)铁块1铁块2铜块1铜块2水1水2学生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得到的图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比较:铁块1与铁块2比较:铁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
5、几倍,即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比值是肯定的,为7.9g/cm3。铜块1与铜块2比较:铜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比值是肯定的,为8.9g/cm3。同理,比较水1和水2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二、密度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每1cm3的铁质量都是7.9g,试验中所用的铜块每1cm3的铜质量都是8.9g,对于铁来说7.9g/cm3这个比值与铁的体积与质量大小没有关系,对于铜来说,只要是同一种铜,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由此可见,对于每种物质来说,这个比值都是肯定的。跟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只跟物质
6、有关系,因此它反映了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老师:从试验数据还可以看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还反映了单位体积中质量大小,即不同物质质量分布的疏密状况,比值越大,质量分布得越密。因此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规定:某种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老师说明:cm3、dm3、m3物理学中都叫单位体积。类比速度公式的导出方式引导学生推导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老师:通常用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以写作:=探讨公式的意义:老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探讨。1、依据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
7、积成反比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老师评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某种物质的密度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对某种物质来说,这一比值是肯定的,与质量与体积无关。所以A、D两选项是错误的。而同种物体在质量和体积比值肯定的状况下,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B正确c错误。老师再讲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并引导学生看书第34页的密度表,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同时让学生视察密度表,让学生探讨,可从密度表中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分组探讨)老师总结,通过视察密度表,我们可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绝大部分固体比液体的密度大,气体密度最小。2.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会随物质的状态而变更。3.不同种物质
8、的密度可能相等。三、求物质密度的计算1.例题:8.9103kg/m3等于多少g/cm3?0.8g/cm3等于多少kg/m3?解:1kg=103g1m3=106cm38.9103kg/m3=8.9103=8.9g/cm3又1g103kg1cm3106m30.8g/cm3=0.8=0.8=0.8103kg/m32.让学生看书第35页的例题1和例题2,了解密度计算的方法,老师讲解解题的步骤和物理学中计算题的书写格式。(讲解例题1的同时,回忆课前提出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四、课堂小结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密度的公式是=,记住水的密度。3.常用的密度单位是k
9、g/m3,还有g/cm3,1g/cm=1000kgm3。五、布置作业1.课文第35页作业第1、2、3、4题。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学习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1)通过试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学问解决简洁的问题,能说明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运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态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看法。 (二)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习质
10、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运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很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态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态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纳“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
11、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须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随意形态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态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运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
12、平,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态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态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态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态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纳“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
13、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终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登记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登记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态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
14、学生分组设计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沟通所设计的试验方案。依据沟通结果对自己设计的试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试验数据,然后进行探讨;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须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干脆”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态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试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的密度 物质 密度 集体 备课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