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苏教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苏教版.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元角分的复习 一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元角分的复习 一、填空题: 1.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角、()角、()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分、()分、()分。 2.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角的人民币和()张1角的人民币. 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角的人民币.也可以换()张1角的人民币. 3.5=()-5()-6=3+6()+6=5+9 4.一个足球46元,小明:我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足球,我最多带了()张十元? 小红:我买足球付的钱全是十元的,我付了()张? 5.一张5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 45.一张100元的可以换()20
2、元的,也可以换()张10元的。 6.26角()元()角100分()元3元6角()角 7.一个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是9,这个数字可能是()、()、()。 一个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一个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888左边的8在()位,表示()个(),右边的8在()位, 表示()个()。 9个位是5,十位是3的数是()。 二、选择题: 1.一个篮球的价格为()A:68分B:68元C:68角 2.一本字典的价格为()A:8元2角B:8角2分C:82分 3.2角可以兑换成()个5分。A:1B:2C:4 三、解决问
3、题: 1.小亮买了一个练习本用去6角,他付出1元,应找回的钱是多少钱? 2.小红买文具用去9角,还剩1元1角,她原来有多少钱。 3.小兰有2元5角,买学具用去1元2角,还剩下的钱数是多少?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洁的分数。 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数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洁的分数。 教学难点: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洁的分数。 教学用具: 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4、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为别人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板书:分一分) 现在,我们来帮助鼠妈妈、调皮、笑笑分东西,要分得公允合理。 1、出示情境图。(课件) (1)鼠妈妈分饼:鼠妈妈做了4张饼,整分给两只小老鼠,要这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一样多,应当怎么分呢?你来帮帮她好吗? 生汇报,师板书:42=2(张) 师指出:当我们分东西分得一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叫平均分。假如一只鼠分1张饼,另一只鼠分3张饼,是平均分吗? (2)调皮、笑笑分苹果。 a、(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看调皮、笑笑在分两个大苹果,他俩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22=1个) b、(课件出示其次幅图)现在少了一个苹
5、果,现在调皮、笑笑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12= ) 2、组织学生探讨沟通:怎样表示这一半的苹果呢?请同学们想想方法,在本子上画一画,写一写。 指名汇报,上前展示自己表示一半的不同方法。 3、引入。 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表示这一半的数,我们看看才智老人是怎么说的? 生看完后,师指出:一半可以用表示,并说明所表示的意义。 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举身边的事例来说明。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相识几分之一。 (1)涂一涂,感受。 (课本53页下)提示:涂之前要先找出什么?生试着涂,师巡察指导。 (2)折一折,加深理解的含义。 生汇报不同的方法,师相应点拨。 2、相识几分之几。
6、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把他平均分成4份,然后按54页的要求去做,看看你又相识了哪些分数。 生边涂色边做书上的填空题,然后集体汇报沟通。 3、加深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课件出示) (1)把一块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面包的三分之一,写作。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 )。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它的( )。 4、分数的组成及读写法。 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叫什么名字?快到书上找一找。 学生看书后,指名汇报,板书的各部分名称,并指导读。 你还能举例说出几个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吗? 5、师小结。 三、学问运用 1
7、、(书上54页下方) (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2)联系实际,体会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生举例说诞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分数。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55页第1题)。 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沟通。 3、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55页第2题)。 4、推断:(55页第3题)全班探讨订正。 5、请你用所学学问说明下列问题(55页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请同学们做个细心人,多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分数。 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42=2 22=1 12= (一半) 分数:, , 3 分子 分数线 4 分母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教学技巧
8、、热点好文、老师资料、老师必读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 开发区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分一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肯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育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学会按肯定的标准和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课前打算: 学具,文具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分一分” 学生独立视察图,想一想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集体沟通:说一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小结:商店里的物品是归类放好的,玩具归一类,学习用品归一类 2、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图
9、中画了哪些动物?请小挚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想想做做2 图中画了哪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由哪里行驶? 分小组探讨怎么分,每组分别有哪些交通工具,然后集体沟通。 小结:这些交通工具我们依据行驶的地方不同,分为天上飞的,马路上行驶的和水里航行的。 想想做做3 同样的一幅画,按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两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 二、全课小结 今日我们来分一分,分类时可以依据用途、种类、颜色等等标准来分。同样的东西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板书设计:练习设计: 把圆形圈在一起教后记: 参与备课人员 苏教版一年级上
10、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分一分 第1课时 分一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第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肯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育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验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主动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视察和分一分活动中相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按肯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课前打算: 课件、挂图、一些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挚友,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吧。今日老师在超市买了一些东西。(出示零食和日用品)但不知道装袋,聪慧的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11、揭示课题,今日,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思索探究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探讨,你打算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沟通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指名上台演示。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所买的东西整理好了,感谢你们。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两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须要我们根据肯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便利。 5、视察书中例题,问:图中物品有没有整理好,为什么? 6、练一练“想想做做”第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说一说,其余的动物生活
12、哪里? 三、沟通共享 1、想想做做第2题。 老师所买的东西在小挚友的帮助下,放的很有条理,可是老师家中的小弟弟很淘气,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2)依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 (3)同桌相互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2、想想做做第3题。 有许多不同的水杯,老师想考考我们小挚友,视察这些水杯,你们有什么发觉吗? (1)小组探讨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书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3、想想做做第4题。 小挚友们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吗?和同学说说你的做法。 四、课堂总结 1.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
13、及收获,老师再作概括总结。 2.要求学生回家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 3.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分一分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教学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要渗透德育教化,和学生一起想方法分类整理物品的时候,告知学生平常要学会帮助爸爸妈妈整理房间。 有的学生通过学习相识到了超市里面的商品是怎样分类的,从而驾驭了更多的生活常识,把数学学问与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明显提高了,同时也增加了学好数学的信念,这时候老师肯定要把握时机进行激励教化。 让学生进行简洁的分类,教给学生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所以,老师肯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分类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14、。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 一、让学生操作学具,体验分与合,驾驭探讨数的分与合的学习方法。 数的分与合,把一个较大的数分成两个较小的数,把这个较大的数看成两个较小数的合并,一年级学生对这些会感到相当抽象和枯燥。2只能分成1和1,3就能分成1和2或者2和1 ,数越大,分法也越多,这又是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难点。教材从儿童心理动身,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详细会数的分与合,全部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的结果抽象成数的分与合,使枯躁、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形象好玩,使困难难记的数学学问变成有结构、易记忆。 第34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
15、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象成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最终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种放法,在沟通中出现三种不同放法。这里的沟通,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为学生记忆4的分与合供应形象支持。教学的其次步是渐进的,从左边图示的一个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的意思,知道是怎样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索通过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
16、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学习数的组成的活动与方法,干脆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需让学生参加分桃的活动,经验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感受分与合的内在联系。 二、在教学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中,渐渐提高数学思维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觉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实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1) “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学生计算加法喜爱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喜爱从“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导学生渐渐驾驭“分
17、”与“合”的关系。 教学4的组成,先相识“分”,再相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学生分别理解它们的数学含义。从4可以分成几和几,推理出几和几合成4,能初步感受“分”与“合”的内在联系,知道“分”与“合”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看法与说明。 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使两者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教学610各数的组成,完全把“分”与“合”融为一体了。 (2) 除2以外,310各数都有两种或多种分解。把一个数的各种分解有序地依次排列是对称的。以5的分解为例:。驾驭这种对称,能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记忆负担。教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应用这种对称。 教学4的组成,虽然4分
18、成1和3、2和2、3和1是对称的,但考虑到初次教学数的组成,重点应放在理解“分”与“合”的意义和探讨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上,短暂不揭示这种对称。 教学5的组成,通过两个孩子在不同位置视察5朵花片的同一种分法,体会514和541是一样的,实质上是一组分解的两种表达。然后让学生看着5朵花摆成2朵和3朵的图,写出这组分解的两种表示。教材给一种表达套上虚线框,让学生明白它可以从另一种表达得到。 教学6和7的组成,依据一幅图写出数的一组分解,虚线框里的表示干脆从左边得到。感受探讨6、7的组成,都只要进行三次操作就够了,为提高8、9、10的组成的教学效率打下基础。 教学8、9、10的组成,都通过“你还能想到
19、什么”引导学生从这些数的一些分解说出另一些分解。体会较大数的组成,只要记住其中的一半,就记住了另一半。 (3) 探讨数的组成要有序地进行,能提高效率,也便利记忆。教材引导学生逐步达到这一要求。 教学4和5的组成,教材的画面里有序地呈现了各种分法,蕴含了数的分与合是有序的结构。由于25各数的组成比较简洁,教学重点要放在分与合的含义,以及探讨数的分与合的学习活动上,短暂没有明确提出有序地分、有序地记的要求。 教学6的组成,几幅分实物的图是有序排列的。两只手里拿6个气球,每次从一只手里移动1个气球到另一只手里。一次移动出现气球的一种分法,得到6的一组分与合。连续地移动,引出了有序的6的各种组成。 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角分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