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二 教案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二 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二 教案教学设计.doc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二 教案教学设计李时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苦痛而学医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看法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根据供应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打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名人,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咱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块刺眼的奇葩,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不少闻名的医药学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人? 2、生发言(略) 3
2、、谈到李时珍时, 师: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闻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课前我们布置大家收集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你们都收集到了吗?自己打算一下,再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 4、学生介绍课外收集的资料。 5、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今日就让我们把目光锁定李时珍,一起去了解李时珍,感受他光辉的一生。 6、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老师请五位同学读一读,谁情愿来读? (1)指名后,要求:其它同学仔细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 (
3、2)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3、出示词语,竞赛读。 诊费鄙视患者记载积累编写 疑难病症对症下药寒冷酷暑本草纲目 4、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1)完善:完备。 (2)口尝:细致辨别,尝尝味道。 (3)疑难病症:指缘由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4)寒冷酷暑:特别寒冷的冬天,特别燥热的夏天。 (5)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三、再读课文,根据供应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1、供应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1)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全文讲什么。 (2)细致阅读,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把几个邻近的讲同一意思的自
4、然段归并成一段。假如有的自然段单独讲一个意思,那就独立成为一段。 2、阅读课文,根据学习提示的一般步骤给课文分段。如下表: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标题 1李时珍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时珍跟着父亲学医。二学医 3李时珍决心编写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4李时珍去各地采药,访问群众。三编写 5李时珍编成本草纲目。 3、沟通学习结果,填写表格。 四、齐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小组沟通识记方法。 2、细致视察,留意简单写错的地方。 医的最终一笔是点。 诊的三撇要排纵队。 3、学生书写,老师巡察指导。 4、作业展示。 六、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抄写生字。 2、收集今日学习的好词,用
5、喜爱的词写几句话。 3、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表格,了解学习目标。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标题 1李时珍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时珍跟着父亲学医。二学医 3李时珍决心编写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4李时珍去各地采药,访问群众。三编写 5李时珍编成本草纲目。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宏大的呢? 2。齐读。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读2自然段。小组探讨,老师点拨,全班沟通。 (1)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情愿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时珍为什么要立
6、志学医? (3)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到处留心、暗自登记药方的。 (4)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 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16李时珍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诊费、职业、救死扶伤、病症、有效、状况、寒冷酷暑、探望、品尝、推断、纲目、书籍、译成”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病人解除苦痛立志学医,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决意志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严谨的科学看法和忘我的精神。4.学习课文按肯定依次记叙的方法。思想教化:体会李时珍的坚决意志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严谨的科学
7、看法和忘我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着重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打算。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教学打算:查询有关资料、教学课件、有关图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李时珍。老师谈话简介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宏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的一生成就许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过八百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为了考察访问,采集标本,行程一万余里。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二)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体会出“寒冷酷暑”在本课中的意思为李时珍无论在特别寒冷的冬天,还是特别燥热的夏天,都在赶路
8、,都在爬山,都在采药。(三)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救死扶伤救:帮助,使脱离困难或危急。扶:扶助。抢救快要死的人,照看受伤的人。现在形容医务工作者一心一意为病人服务的崇高精神。疑难病症疑: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世代行医行:实际地做。祖祖辈辈当医生为人治病。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52卷,记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诊费诊:医生为断定病症而察看病人身体内部外部的状况。费:诊治疾病所收的钱。中医专指药费以外的诊断病情所收的钱。(四)作业。1书写生
9、字及词语。2熟读课文。其次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导言:在我国医学史上涌现出许多出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们为了解除百姓的疾苦,历尽千辛万苦,创建了中国医学的宝库,为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作出了贡献。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傲慢。今日我们要了解和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位。请学生齐读课题。2导入新课后,老师出示李时珍的画像后提问:李时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谁能用以下几个词语说一句话,来介绍一下李时珍。随后老师用卡片出示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医学家、宏大、本草纲目、药物学家、湖北、蕲春。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训练说话。(1)我国宏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2)本草
10、纲目是我国宏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的,他是湖北蕲春人。(3)李时珍诞生在湖北蕲春,他是我国宏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曾经编写过本草纲目。让学生这样连词成句介绍人物,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李时珍的身份和贡献,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力。3谈话导入:李时珍在怎样的状况下立下当医生的志愿?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二)学习2、3自然段。1让学生默读2、3自然段,用“”标出“父亲”对李时珍学医不同看法的两个句子,再从这两个句子中找出两个表示意思相反的词,用“”标出。即不情愿和同意。2学生标画后,老师引导学生将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想一想,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通
11、过默读思索,对这两句话进行比较,提出问题:李时珍的父亲先不情愿让他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3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解疑。组织学生探讨:父亲“不情愿”的缘由是什么?“同意”又是为什么?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因为那时候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医生的生活比较清苦,父亲出于对儿子的爱,所以不情愿李时珍当医生。因为李时珍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就立下行医的志愿。从今,他就到处留心向父亲学习,暗自登记不少药方。在父亲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时,他能说出对症的良方。他的坚决志向和好学精神感动了父亲,所以父亲才同意他学医。以上教学,老师引导学生经验了对课文内容由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训练了学生
12、思维的逻辑性,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李时珍行医的目的是一心为病人解除苦痛,丝毫没有考虑到他个人的利益,他的思想境界是崇高的。4谈话导入:李时珍不仅有远大的志向,还有实际行动,使得他22岁起先给病人治病。课文除了写李时珍立志学医,还写了什么?板书:编书(三)学习第4自然段。1引导学生围绕编书质疑。(1)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本草纲目?(2)李时珍是怎样编写本草纲目的?(3)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结果如何?老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板书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接着老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质疑的问题绽开教学。2引导学生答问解疑第一个问题:即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本草纲目?(
13、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说明这个问题?学生速读课文后,知道是课文中的第4自然段。(2)让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将第4自然段分成三层,思索每层的意思是什么?(3)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集体探讨。(4)在学生初步了解层意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概括第4自然段的意思。电脑出示句子,针对课文第4自然段第三层写的是什么,让学生比较异同。让学生先读第1、第2两句,看看有什么不同?(第2句比第1句多了“完善”一词。)引导学生理解“完善”一词。(“完善”即完整又很好。)为什么要添上“完善”一词?(因为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所以要编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旧的药
14、物书有三大缺点:不全面、不具体、有错误。)老师刚好点拨,旧的药物书有这些缺点,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你能联系实际说说吗?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主动性,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实力,使学生对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一书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相识。指名读幻灯中的第2句和第3句,想想第3句多了什么词?为什么用上这个词?第3句多了“重新”一词。因为旧的药物书有毛病,所以要重新编写。老师可追问,从这里看出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病人高度负责的人。)指名分别读幻灯中的句子,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三句中,哪一句可说明第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在分析的基础上学生选择了第3句。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个句子的异同,不
15、仅使学生加深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领悟了作者用词的精确性和深刻性;还沟通了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理解自然段意思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学生体会出李时珍具有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四)有感情地朗读1至4自然段。第三课时(一)检查朗读全文。(二)学习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答问解疑其次个问题:李时珍是怎样编写本草纲目的?1为了写这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打算工作?学生速读第5自然段回答。李时珍从两方面作打算:一是在治病的时候留意积累阅历;二是亲自到各地去采药。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去采药的。电脑出示句子。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寒冷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指名读句子,想一想,李时珍为了
16、采药,做了什么?从中看出李时珍具有什么品质?集体探讨:李时珍为了采药,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从中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让学生说一说句中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出这个品质?“走遍”指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能去的,都去了。从这个词可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不怕山高路远”指山再高再险,李时珍也要上;路再远,再艰难,李时珍也要去。从这儿可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不怕寒冷酷暑”指无论是特别寒冷的冬天,还是特别燥热的夏天,李时珍都在赶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药。从这儿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老师在学生找出的重点词语下面做重点符号,为指导学生朗读服务。有感情地朗读。怎样读,才能突出李时珍具有不怕困难的品质呢?在学生品词、品句的基
17、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读“山高路远”、“寒冷酷暑”、“走遍”,突出困难之多;读两个“不怕”稍加停顿,突出李时珍不畏艰难的精神之珍贵。采纳范读、评读形式朗读句子,加深理解。小结学习方法。老师与学生共同回顾学习上述句子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思索:是分几步读懂句子的。电脑出示学法:1、读句子,思索李时珍为采药做了什么?从中看出他具有什么品质?2、说一说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3、有感情的朗读。运用上述方法,学习第5自然段的第3、4、5句。学生按上述方法自学3、4、5句,然后小组探讨,再集体沟通。从第3句可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从第4句可看出李时珍虚心好学。通过挖掘“上万里路”、“千百个”及“探望”
18、等词的含义加深理解。从第5句可看出李时珍具有科学看法和献身精神。通过挖掘“亲口品尝”一词的含义来理解。师生合作读第5自然段,加深对李时珍崇高品质的相识。过渡:李时珍花了整整27年的时间,最终编写成了闻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后人是怎样评价它的呢?(三)学习第7自然段。引导学生答问解疑第三个问题: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结果如何?1学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想: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宏大的著作?引导学生抓住以下词语体会:“一百多万字”、“一千八百多种”、“每一种”、“几国”、“世界流传”。从上述词语可体会出本草纲目是一部全面、具体、正确、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不愧是一名宏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2齐读第7
19、自然段,加深理解。(四)总结全文。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让学生做填空练习,达到总结全文,回来整体的目的。【板书设计】立志学医救死扶伤16李时珍编写药书历尽艰难课后小记:【小资料】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蕲(q0)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我国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家世代行医,在父亲的影响下,李时珍自幼喜爱读医药书,并常跟随父亲到山中采药。在封建社会里,行医被人看成是“下九流”的职业。父亲想改换门庭,不让他再当医生,竭力督促他读经书,念八股文,让他走科举做官的道路。李时珍只好硬着头皮读起八股文来,14岁那年考中了秀才。可是,他对读经书、学八股实在不感爱好,却越来越酷爱
20、医学,经常背着父亲攻读医书,并到处留心向父亲学医,暗自登记了不少药方。因此直到22岁,连续三次参与考举人的会试,都名落孙山,还生了一场大病。父亲看到儿子志在医学,只好放弃了原来的准备。从今,李时珍悉心探讨医学,走上了新的道路。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探讨医药书。他发觉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为了写好这部书,他阅读了800多种医学著作,花了整整10年时间。35岁时,他起先编写新的药物书。他深化民间向农夫、渔民、樵夫、药农、猎人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
21、。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最终在他61岁时写成了一部药物书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共有52卷,190万字,收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它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丰富的药物阅历,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国药物学史上的一部巨著;17世纪传入日本和朝鲜,后又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珍贵财宝。资料供应者:李时珍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北大附小俞涛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宏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事情,从而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时珍 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 设计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