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称象》教案设计.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称象》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称象》教案设计.doc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下册称象教案设计一年级下册称象教案分析 一年级下册称象教案分析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式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板书:称。人们称一件东西是想知道什么?(想知道那件东西有多重。)你们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板书:象) 二、初读 课前同学们读过课文,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希望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被指定的学生读后,其他同学给他正音) 三、读书探讨,比较称象方法 1曹操为什么要大家想方法称象?请大家读读其次自然段后回答。(相机板书:争论) 2曹操听了官员们的争论,便问:“谁有方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请你们看第三自然段,跟我学读
2、这一句。(老师读,学生跟着读,自己读。) 3曹操提出这一问题后,官员们是怎么争论的?(指板书上的“争论”,指导读官员们说的话) 思索: (1)官员们想用什么方法称象? (2)曹操听了他们的称象方法后是什么看法? 四、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师过渡:官员们提的两个方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冲听了官员们的争论后他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曹冲的这个方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晰的? 生:(读书、画序号、探讨) 师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全过程。 (1)这四句话里的第一句告知我们什么?(学生读第一句,老师板书:上船、画线)在哪画线?用投影片演示。 (让一个学生指投影片上的船
3、舷) (2)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画线?再细致读这一句。 生: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 (3)接着,老师用“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后接着干什么”、“在什么状况下停止装石头”、“最终怎么知道大象有多重”等问题,诱导学生读懂曹冲说的四句话中的二、三、四句,并分别板书“上岸”、“装石头”、“沉到线”、“称石头”、“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4在此基础上,老师用一组模拟物让学生演示曹冲说的方法。 学生各自打算后让四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 五、课外活动 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假如你们有爱好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
4、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3提问: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 二、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依据本课生字的特点想方法记字形。 (先自己想方法记,再同桌探讨,然后站起来发言) 2出示小黑板,上面写着: 上止(停止)干杆(秤杆)到倒(倒水) 你称(称象)平秤(大秤)像象(大象)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记住生字。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让学生进行视察,说出自己认犯难写的、易错的地方,进行相互沟通、提示。 2重点指导: “点、照”二字的四点底;“象、像”二字指导下面的弯钩,
5、要写美观;“再”字的后三笔笔顺是:竖、横、横,最终一笔横要写长一些,左右出头。留意比较“在”与“再”二字的字义不同。 3学生自己练写,师检查,并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21称象 上船画线 上岸装石头沉到线 称石头 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称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相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详细方法和步骤。 4培育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擅长视察,勤于动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及想出称象方法的缘由。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打算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
6、程的投影片及试验模拟物。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式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板书:称。人们称一件东西是想知道什么?(想知道那件东西有多重。)你们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板书:象) 二、初读 课前同学们读过课文,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希望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被指定的学生读后,其他同学给他正音) 三、读书探讨,比较称象方法 1在看象的时候,曹操为什么要大家想方法称象呢?请大家读其次自然段后回答。(适机板书:争论) 2曹操听了官员们的争论,便问:谁有方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请你们看第三自然段,跟我学读这一句。(老
7、师读,学生跟着读,自己读。) 3曹操提出这一问题后,官员们是怎么争论的?(指板书上的争论,指导读官员们说的话) 思索:(1)官员们争论的两种方法是怎样的? (2)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后是什么看法? 四、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师过渡:官员们提的两个方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冲听了官员们的争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曹冲的这个方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晰的? 生:(读书、画序号、探讨) 师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全过程。 (1)这四句话里的第一句告知我们什么?(学生读第一句,老师板书:上船、画线)在哪画线?用投影片演示。 (让一个学生指投影片上的船舷) (2)
8、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画线?再细致读这一句。 生:(指名轻声读第一句后)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投影片的船舷上画线) 一年级下册曹冲称象导学案 一年级下册曹冲称象导学案 课题 21曹冲称象 运用老师 教学目标 1、相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培育学生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 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方法 视察、讲解法 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备记录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
9、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 (板书: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相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 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诞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相互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三、思索: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1、小组合作,探讨沟通。 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
10、,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老师适时范读指导。 3、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仔细体会,练习说话。 4、把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爱好。) 5、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视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6、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象”等。 7、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其次课时 精讲课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洁地给大家讲一讲。 探讨(读书探讨,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 思索: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11、”? 4、小组探讨,沟通看法,陈述理由。 5、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多媒体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6、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7、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竞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8、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依次的词语体会用词的精确。 充分利用学生爱动手、爱视察、爱表现的特点,将演示与读文结合,培育合作实力,实践操作,语言表达实力,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的相识,从中受到启发,激起对曹冲的宠爱。 扩展(引发思索,拓展思维,培育创新精神。
12、) 1、引导学生思索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称象呢? (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状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索。) 2、组织学生探讨,发表各自见解,进行相互评价。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视察这两个字的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留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作业: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板 书 设 计 官员们(造大称杀小象)行不通 称 赶上大象-画线 象曹冲赶下大象-装石头(爱动脑爱视察) 称石头-知象重 课 后 回 顾 称象 教学目标: 1、学会曹、操、秤、砍、割、线、量这7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相识堵、宰、舷这3个字。 2、正确、流畅
13、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的详细方法和步骤。 4、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5、教化学生学习曹冲,平常多视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方法。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 2、知道曹冲的方法为什么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3、曹冲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象吗?象很大,也特别重。 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怎么办呢?(可以称一称。)老师板书称。 谁听过的故事?怎么称?结果怎样呢?请带着问题学习第23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
14、大意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语句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生字和读课文状况。 (1)出示生字及生调卡片,请学生认读,检查字音驾驭状况。 (2)指名分段读课文,订正字音。 曹:平舌音,读co。 称、秤:这两个字的偏旁相同,读音相近,声母都是翘舌音ch,韵母都是后鼻音eng,只是声调不同,意思也不同,简单用错,要留意区分。 量:多音字,本课读ling。 3、练习把课文读娴熟。 4、说一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的事?简介曹冲、曹操。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索: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的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 (2)理解古时候
15、: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1700多年。 (3)人家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兴奋,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索:读懂了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指名读、齐读写象样子的句子,再看图回答:从哪些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结合学生回答官员们争论的句子,举例说说争论的意思,揩名朗读写官员争论的句子,读出问话的语气。 其次课时 (一)朗读全文 学生读课文 (二)说一说通过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大象的来历,以及大象很重。 (三
16、)接着理解第35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3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官员们说出了两种的方法。你认为行不行?为什么?先在小组内探讨,然后在班上沟通。 (3)读最终一句话,理解直摇头的意思。 幻灯出示句子: (直摇头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于官员们提出的方法持坚决反对的看法。) (4)再读一读,体会曹操的看法。 2、学习第4自然段。 (l)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 (2)比较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和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体会才7岁,说明曹冲的年龄太小了。 (3)老师依据学生说的内容用试验演示过程的前两步: 第一步:把演示用的船放在装水的大玻璃缸里,再把
17、大象赶上船,船身下沉,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其次步:把象赶出,往船上装演示用的石子,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及下沉、沿着水面、船舷、为止等词语的意思。 第三步:称-称船上的石头。着重理解石头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称。 第四步:知道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着重理解知道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知道了大象的重量。因为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程度是一样的。 以小组为单位边说边演示过程。 (4)说说曹冲的方法好在哪里? (5)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还能想出什么方法? 3、齐读第5自然段,思索:用曹冲想出的方法。结果怎样?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说明什么?(对这个方法很满足。)
18、 果真说明结果和预想的一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4、探讨:曹冲是怎样想出的方法的? 想一想: (1)曹冲听了官员们争论造大秤的方法,想到了什么?(曹冲想:大秤没有人能提得起来,船却能装很重很重的东西,可以用船做秤。) (2)曹冲听了官员们探讨宰大象块的方法后又可能想到了什么?(用石头代替象块,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知道象的重量。) 5、你向曹冲学习什么? 启发学生从两方面思索: (1)学习曹冲专心听别人的争论,主动动脑筋想方法。 (2)学习曹冲擅长视察。 (四)分析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词卡片,留意读准秤、舷的音。 2、分析各字字形,同时扩词、说话(造句),巩固字义。 (1)自由读生字,
19、想一想,哪些字难记?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2)沟通记忆方法: 砍:可利用熟字识记字形,把吹字的口字旁换成石字旁。 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留意区分右半部分。 曹和线要留意笔画笔顺: 曹:共11画,下半部分是曰字 线:左边是纟,右边不要遗忘写最终一点。 量、割、秤、砍可利用熟字识记。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曹、操、割、线、量等字,提示学生留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曹:上下结构,上宽下窄,笔顺是:一曹,共11画。 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扌,右边是,写时要把最上边的口字写得大一些,两部分的结构要紧凑。 线: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纟,右边的写法跟钱字的右边相同,不要遗忘写最终一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称象 一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