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课文解读与文言练习详解.docx
《《论语选读》课文解读与文言练习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课文解读与文言练习详解.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选读课文解读与文言练习详解论语选读1教学导航:相识孔子所说的“雅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相识交际语言讲究技巧的重要意义。积累一些文言诗词。导入:语言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心灵的外观。“言语”是孔门四科之一,对语言的的重视是孔子尚文思想中包含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支配人的语言的应当是深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解题: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讲究言辞语调,就会远离粗俗与乖戾。【8.4】基础学问归纳:贵:重视动:整肃容貌:仪容举止颜色:相貌古义色调今义鄙倍:粗野乖张。鄙。粗野,鄙陋。倍,通“背”,乖戾。笾豆之事:礼仪的微小末节。有司:掌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章节解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
2、死,其言也善。有引出话题的作用。君子在道德上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强调了礼对举动容貌方面的指导作用;二是“正颜色,斯远信矣”,强调了礼对外在表情和内在感情方面的指导作用;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强调了礼对语言语气方面的指导作用。礼养于中则行于外。打好礼的思想基础,言谈举止就会合于礼。这是修身之要,为政之本。对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价值。【15.8】章节解析:可与言,就是可以与他谈论学问道德,遇到可以与言学问道德的人,而不与他谈论,便不能在德学上与他相互切磋,当面错过一个可以交谈的人,这叫做失人。反过来说,遇到不行与言的人,而与他交谈,无论
3、言学问,言道德,都是奢侈言语,这叫做失言。知者,就是智者。失人,失言,都是不智。智者有知人之明,既不失人,也不失言。举例说明:历史上范睢见秦昭王的故事。秦昭王向他请教一次,两次,他都不说话,使举荐他的人很尴尬。范睢说我提出来的安排,贡献出来,可以使秦国立刻富强,国际间称霸,可是秦昭王心不在焉,没有用心一意来听我的安排,所以不能讲。举荐的人后来再向秦王报告。因此第三次见面,秦昭王推掉了一切公事,摒退了左右的人,单独和范睢见面,很客气的求教。范睢一篇话就把秦昭王说动了,马上发表他当首相。在战国的时候,这一类的事情许多,这就说明白“说难”。从人生阅历中知道,挚友之间这样,乃至在家庭中父母、夫妻之间也
4、是这样,正在对方不如意的时候,去提出问题来谈,当然倒楣,这是时机不对。我们看到很多年轻挚友,做人家的干部,在长官那里碰了大钉。回来,一肚子牢骚。其实那个长官今日或许有件别的事情,心里正在烦,做干部的跑进去,报告不相干的事,乃至与他心里的事有关连,就正好触上了霉头。所谓:“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说话真难。这是要有很多人生阅历累积起来,才会了解的。学校里同学之间相处,社会上同事之间相处,常常会遇到这种事情,说的不是时候,结果看法相左了。【16.6】基础学问归纳:愆作过失讲,随侍君子,简单犯三种过失。话未到当说时而说,谓之躁。郑康成注:躁,担心静也。例如君子未问,自己就先
5、说,这就犯了心浮气躁之过。郑注从古论语作躁,释文说,鲁论读躁为傲。话当说而不说,谓之隐。孔安国注:隐,不尽情实也。如君子已问,就应当把话明白的说出来,假如不说,这就犯了隐匿之过。没有视察君子的颜色就说话,谓之瞽。集解周先烈注:未见君子颜色所趣向,而便逆先意语者,犹瞽者也。颜色表示意向,不看君子颜色而言,如同盲者说话而不看对方,大为失礼,所以也是过失。这三种过,不但不能对君子,即对任何人都不能犯,但犯于君子更为严峻。譬如过去外交界办外交,都在宴会上。清末政治腐败的时候,工商业或政治买卖,都在妓院里办交涉。例如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与曹锟贿选的那个阶段,有人在北京妓院里看到一个署名沧海道人的感事诗,
6、其中警句许多,他口头念给我听,事隔多年,惋惜我也忘了,到现在还记得其中有一首说:“燕市谁收骏骨才,昭王爱士亦堪哀。缠头一掷中人产,浪筑黄金作债台。”这是何等难过国事的话!北洋政府靠借外债来作政治买卖,结果,那些发了选举财的大爷们,又把钱花在妓院中去。所谓缠头一掷千金,已过中产人家的花费,结果是国民背上外债,恒久还不清。【114】基础学问归纳:为:做长府:鲁国库藏名仍:沿袭旧贯:过去的事例如之何:用于短语“如何”表示“对待怎么样释疑解惑:孔子为什么说闵子骞“言必有中”,一说就切中要害?有两个方面的缘由:一是修建府库如若钙质,则违反礼制,有僭越之嫌,同时加重赋税,增加百姓负担。子骞反对违反礼制,认
7、为应有利百姓二是回答有艺术性,先是一个确定句“仍贯旧”,接着奇妙的缓和语气,改为无疑而问“如之何”,接着立刻补充一个语气坚决的的反问句“何必改作”。语言跌宕,松紧有致,语气舒缓自如恰到好处,这样简单使自己的言论得以顺当接受。其次课时【1425】基础学问归纳:夫子何为:“何为”应当是“为何”,宾语前置句式寡其过:寡,削减蘧伯玉使人于孔子:使,派遣章节解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很想少犯错误,但未能做到。这里包含了伯玉老先生做事虚心谨慎,事后省自身克己的思想品德和自怨自艾的的愧疚心理。这是怎样的高风亮节啊!其进德之功,老而不倦,践履笃实,光辉永驻,不惟使者知之,而夫子亦信之。使者的话既虚心又简约,家臣
8、越是这样,越能见主子贤德的修养。使者是个既了解主子人格有擅长辞令的人,所以使者走了以后孔子反复赞美道:“是个好使者!”“是个好使者!”【7.15】基础学问归纳:为:帮助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为推让君位而先后出走。这里自贡借伯夷、叔齐兄弟相互让位,摸索孔子对卫出公与其父争位一事的看法。求仁而得仁:孔子认为伯夷、叔齐成全了孝悌,而孝悌是仁的根本所以这样说。求仁得仁,又何怨:宾语前置章节解析:卫国国君辄即为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相互让位形成显明比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赐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14.
9、8】基础学问归纳:草创:写草稿探讨:探讨争论行人:官名。负责出访外国修饰:增删字句润色:指加以文采章节解析“裨湛、子羽、子产、世叔,这四个人都是郑国大夫。这四个人在写作方面各有所长:裨湛长于草拟,世叔长于探究,讲义理;子羽长于修饰,作剪裁;子产长于润色,加以文采。郑国出台辞命,经四位贤人之手,集四人之长,审慎周密,如行云流水,自然妥当,应对诸侯,鲜有败事。孔子以赞美出台辞命这种用人方法,告知人们:人多才智多,集思广益,各取所长,付诸实践,益于成事。【15.41】章节解析:本章节是孔子的言语观。“辞达”是通情达意,不尚文饰辞藻,朴实无华,唯达意即可,说话说的精确,一语中的。释疑解惑:孔子既说“辞
10、达而已”,又赞成郑国外交辞令制定注意文采修饰,不冲突吗?孔子重视语言不尚文饰,朴实无华,话说到点子上,一语中的。但并不是不要求有文采,更要求说话要看对象,有技巧。郑国在春秋时夹在秦晋齐楚四个大国之间,长期活在夹缝之中,内理政务,外需周旋,须要严密周详而文采斐然的外交辞令。因此,在起草外交文书时,须要非常慎重,这对我们我们现在也有启示作用。论语选读2【教学目标】1、驾驭党、否、厌、卓尔、宜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斐然成章;暴虎冯河;登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谆谆教导。2、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意。3、结合选读中的其它章节,为子路画像,探讨子路与孔子的
11、关系,深化理解孔子的人才观。4、结合孔子师生间的关系,探讨当今时代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文化内涵】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意。2、结合选读中的其它章节,为子路画像,探讨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深化理解孔子的人才观。3、结合孔子师生间的关系,探讨当今时代的师生关系的特点。【课时建议】三课时教学步骤一:讲读品1、文意疏通:(1)以学生研习探讨为主,串讲重要文言词语。(2)文意难点,需老师深化点拨。如:5.22见论语别裁“公冶长五不如归去”章节17.4见论语讲要2、在疏通文句基础上,从诵读入手,揣摩人物语气,品尝人物思想感情(重点人物:孔子、子路、颜渊、子贡等)。教学步骤二:为子路画
12、像以专题探讨的形式,采纳小论文的体裁,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探讨性学习,学习成果以文章形式进行沟通展示。(注:关于子路形象的材料,课文中还有:其次课13.3章,第三课17.5章、17.7章,第四课18.7章,第五课5.26章,第十三课11.26章。分析子路形象时要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考虑。)参考专题:从特性化的人物语言分析子路性格;子路与孔子的特别关系;儒学思想必需是一个社会群体思想氛围的产物,子路对孔子思想的影响;怎样看待“门人不敬子路”?注:论语表现的是一个平面:一批学生在听孔子说教。从论语中看不出学生年龄的大小,看不出每个人的身份面目。因此,论语中的众生像解读(包括孔子自己)还需联系更多论语
13、之外的作品:如史记孔子家书等,又如探讨子路(仲由)举荐仲大军先生仲由子路与孔子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对孔子教化集团成员关系的新相识一文,颇有帮助。论语选读教案 论语选读教案 一、几点思索 1试题取材范围 浙江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看法中指定的10课必学内容(见下)。 10课自读课文: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行而为之、仁者爱人、君子之风、周而不比、 诲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中庸之道 5课自读课文:待贾而沽、求诸已、出辞气远鄙倍、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之。 2论语解读的三个层次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
14、;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当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复习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 层次 教学内容 价值目标 文字 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读懂文章、积累学问 文章 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 学习章法、培育实力 文化 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 传承文化、提升思想着重是在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复习层次下工夫。 2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 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 知其不行而为之:知其不行而为之的责任感; 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 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 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
15、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 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 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二、考查内容与题型形式 1名句默写(填空) 可能存在的问题:懒得背;不娴熟;错别字;轻视论语名句 2文本探究(简答) 一模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清晰,答题不规范;2.不能充分利用题干中的全部信息;3.解题思路混乱;4.理解、把握不全面、不精确;5.以文解文,没有分析;6.文字表达不通顺 3结合古文阅读选择题(选择) 主要应当是结合虚词的那道选择题,极有可能挑几个论语的虚词,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哉若人千乘之国,摄乎
16、大国之间 三、复习策略 1老师要督导学生将十课内容烂熟于心,该背的必需背出,文句的理解与翻译也必需驾驭个八九不离十; 2有必要将18个文言虚词用论语中的句子集成整理、训练一下; 3加强背诵的笔答检查,歼灭错别字; 4要帮助并引导学生整理、驾驭孔子的几大思想观点的核心,如:为政观、义利观、交友观、教化观、文化观、礼乐观、仁爱观、中庸观;尤其要仔细解读每课后的相关学问链接的那篇短文,把精要之处加以圈画或摘录,弄通弄懂透弄熟。 值得关注:仁、义、礼、乐、信五大关键词,在孔子学说中的关系、以及各自由现实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学生能脱离教材说得清吗? 5要仿照样卷,针对性地或选择或原创或整合一些好题,进行肯
17、定量的练习与讲解,加强应试技能的训练; 6要加强解探究题的格式规范化指导,留意条理性,突出关键词,必需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o探究题具有拓展性,但须告诫学生拓展要以文本为依据,不行随兴发飙。 o探究题答题具有论辩性,要先总说自己的观点,再分说理由,理由的说明要结合文本内容来阐释。 7不要忽视了每篇课文后的那道探究题,很有重新疏理的必要。 8依据你的探讨,有选择地覃研十课中的重点难点段落,引领学生沿着字词句的意思走向孔子的思想天空,做到一能懂二能释三能评。 友情附送:2022年浙江省名校高考模拟试卷论语探究题辑录 12022年浙江省高墙考试说明中样卷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18、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行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4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迥然不同的观点看法。(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略(参见考试说明) 2杭州一模卷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4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
19、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过犹不及。赞同孔子的评价,理由是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做人须要有中庸的思想;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4分,第一问1分,其次、三问3分) 3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其次次联考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3.22)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
20、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14.16) 子贡曰:“管仲非与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22用斜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2分)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23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确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确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3分) 参考答案:22、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
21、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2分,两处错扣1分,三处错扣2分) 23、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反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反此原则。而详细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3分) 4金华一中2022年2月高三年级语文测试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22、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4(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2分) (2)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的?(2分) 参考答案:(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象的比方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2)言之成理即可。 5浙江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
23、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行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4“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分) 25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缘由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24“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 25“道”指儒家的政治主见,如施行仁义,复原周礼等。“道之不行”的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选读 论语 选读 课文 解读 文言 练习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