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历史课引发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节历史课引发的思考.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节历史课引发的思考宁夏中卫中学陈立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建构主义观点认为有效的教学具备 以下特点: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应使教师与学生、学 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 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 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实用主义观点认为,教得有效;学得愉快; 考得满意。不难看出,以上观点与素质教育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合作 探究等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从本质上是尊重了学习主体,把学习者的 学、思、探、研等摆在了一节课成败的第一关键点。本文就以董明霞老师执教的社
2、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开展的 一堂高三历史复习课为案例,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浅析一堂好课的基 本特征。一、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董老师开课就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开展一课的时间 段(1949年1976年),进而明确了课程标准:概述我国20世纪50 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考 试大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开门见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有了基本目标和方向。二、教材处理上,能突显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能否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实际所需,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整合。 既能充分的反响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解读认知能力,又能凸显教
3、师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的能力。董老师紧扣课标,在突破重难点问题 一五计划上,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五计划成就图,学生一目了然。但, 问题并没有结束,关键点在于通过历史地图的引导,诱发学生对问题 的思考和探究,重大成就为什么大多集中在了东北?为什么大多是钢 铁、汽车、飞机等重工业部门?抛砖引玉,循序渐进,学生在不断的 探讨中把问题引入更深更广的空间。如何理解一化三改造的内在逻 辑关系,董老师引入了政治学原理,站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旁 征博引、抽丝剥茧。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架起了一道理论的桥梁。问 题的处理既富有逻辑性,又不失鲜活,适应了不同学生的需求,由浅 入深,再又由深浅出。三、教学过程注重学、思、
4、探、研、练的有机结合。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学与思的关系可见一斑。但仅仅有 学和思,还是无法真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探 究能力,因此,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并探索未知领域将会 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内在驱动力。鉴于本节课的容量大,时间 跨度大等特点,董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请两名同学分别在黑板 上画出1949年1976年我国经济曲折开展的走势图,这种利用历史统 计学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一下子从枯燥呆板的书本知识走了出来,教学 内容变得简洁明了不少,呈现给学生的是具有立体空间思维的数字曲 线图,整节内容活灵活现的通过一条曲线图串联起来,时间、阶段特 征、原因等都
5、得到了表达。整个作图的过程表达了有学到思的转变, 实现了动口、动脑、动手三位一体的协调开展。如何实现探和研,在 两位同学黑板作图的过程中,董老师组织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在小 组长的带着下,集思广益,拿出自己组内的最正确成果图,期间,董老 师深入学生队伍中共同参与讨论,学生群情高昂,师生之间,生生之 间形成了一种激烈的探究气氛,问题从而又由学与思向更深的探与研 的方向开展。点评他人成果不仅是对个人研究的验证,更是展现自身 对学习的反思、情感体验的一个综合过程。董老师没有吝啬时间,给 予点评学生充分的展示时间。理论是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及时的习 题训练也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每个环节结束,董老师总会精心准备 几道高考试题,通过试题训练培养提升学生的解题技能、查漏补缺。 这就是对学习者的尊重,对个性化学习理念的完美演绎。整个教学过 程中始终给听课者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被一种融洽、和谐的氛 围所包裹的感觉。一堂好的课不在于贪大求全,毫无瑕疵。而在于授课者对课题的定 位与预期。董老师本节课的成功点就在于此。问题的预设与生成自然, 学生做到了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引发思考、有效互动, 合作学习。教师做到了鼓励创新、体验成功、尊重差异,促进开展。最后,我想借美国著名的教育学者斯皮尔伯格就教育评价说过一句 非常精辟的话作为结束语: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