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下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名师教案.docx
《历史九年级下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名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九年级下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名师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九年级下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名师教案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改变教案 课题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改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授课老师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其次次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劳动力结构改变、推行大众教化、城市化及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其次次工业革命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培育学生历史想像力和学问迁移实力。通过引导学生思索和探究问题,培育学生独立思索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相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相识到科学技术是
2、生产力,进而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也要谁相识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这一辩证性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推广阔众教化、城市化 难点:对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也带来负责影响的理解 突破方法:因学生对本课内容比较熟识,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等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加强对本课重点的分析、归纳和概括。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老师补充的历史资料,从面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具备许多历史学问,较好驾驭了分析问题的实力。因而,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培育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实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依据信息得出结论。鉴于本课的内容较
3、为抽象,所以适当地选取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并将其结合在一起,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相识和理解问题。 教具和教法 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 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检测法、线索总结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许多新的苦痛。这些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什么改变?这些改变对人类是益呢?还是有害呢?让我们共同学习第6课工业国家的社会改变。 生:学生仔细听讲。 利用问题能调动学生心情,渲染气氛,自然奖学生带入课堂。 多媒体展示材料: 工业革命使有限
4、的土地面积能够供给更多的人口,刺激了欧洲人口在19世纪约为人增长。从1800-1914年,欧洲人口由1.9亿发展到4.6亿;同期美国人口从500万增加到约1亿人。与人口成长紧密相连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西方社会不断城市化。在德国,1840年人口有10万左右的城市只有两个,到1910年则达48个。英国1901年的人口统计表明,从事农业的人口只占工业企业雇佣的人口的20%左右。美国在1915年有40%左右的人居住在工业地区。 问题:从材料中能找到哪些工业革命后的改变?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化 多媒体展示马尔萨斯图片 师讲解并描述人口增长的缘由和代表国家。 多媒体展示“英国女工”图片。 师讲解
5、并描述劳动力结构改变的缘由和代表国家。 过渡: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须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先推行大众教化。 师讲解并描述大众教化出现时间、缘由、代表国家、产生过程和意义。 二、城市化 多媒体出示19世纪英国城市图片 师讲解并描述城市化出现的时间、缘由和代表国家。 多媒体出示图片,展示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的街道狭窄而拥挤,卫生条件极差,孩子们在垃圾堆上玩耍。 师讲解并描述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师讲解并描述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的状况。 多媒体出示材料: 在这里,文明创建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
6、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着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阿萨勃里格英国社会史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建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学生阅读材料和材料,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学生自已写出答案,组内探讨,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回答。 通过对教材和材料的解读,培育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实力。 通过类比讲解并描述,使学生明白教化对于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性。 步步深化,引导学生自学,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 指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一、选择题 1、右图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其次次工业革
7、命() A提高了生产效率B拉大了贫富差距 C变更了生活方式 D加速了斗争爆发 2、19世纪中期,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沃尔特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巴黎景象,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早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妨受着苦痛,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曼纳哈塔(即曼哈顿),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响亮的声音,热忱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两段诗歌表明() 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只有苦痛 B工业化污染城市环境成共识 C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 D工业化城市受到普遍欢迎 学生生自
8、主完成回答。 检测当堂驾驭状况。 学习总结:(登记自己成长的踪迹,学到的方法和有怀疑的问题,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作业设计 1、主体作业: 课后书面作业:相应习题。 2、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化 1、人口增长 (1)缘由: (2)代表: 2、劳动力结构改变 (1)缘由 (2)代表: 3、大众教化: (1)时间: (2)缘由: (3)代表: (4)过程: (5)意义: 二、城市化 1、时间: 2、缘由: 3、代表: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的加剧 1、环境污染 2、贫富分化的加剧 教学反思 九年级下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改变教案工业化国家的社会改变 1教学分析 学问与实力 了
9、解工业化国家的社会改变,如人口增长、大众教化的兴起、城市化等;相识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缘由,提升分析问题的实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加深对工业革命引起深层改变的相识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既要相识到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旺盛的一面,也要相识到工业化带来的弊端,树立全面科学发展的观点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和大众教化 教学难点:城市化以及出现的社会问题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前,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中国气候改变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2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1981年至2022年平
10、均值(14.3)高出0.46,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1.1,成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其次暖年份,也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 原委是什么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呢?人类工业文明时代带来哪些社会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工业化建设与人类生态环境爱护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化带来人口增长和大众教化的兴起 1.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工业革命与劳动力结构的关系。 18411877年英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改变 老师引导分析: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引起英国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变。和
11、1841年相比,1877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比下降到14%,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比下降到31%,而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占比上升到55%。 总结: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特地从事工业和商业。 3.阅读教材,说说大众教化的兴起与影响。 目标导学二:城市化 1.阅读教材,了解城市化兴起的主要缘由。 提示:工业革命起先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 2.读教材和材料,了解城市化兴起带来的改变特征(以中国为例)。 提示:中国改革进程:“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是一个显著特征,工业化是主导,城市化是附属。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历史 九年级 下册 工业化 国家 社会 变化 名师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