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3-航空发动机自校正控制-讲义.pdf
《(12.3.1)--3-航空发动机自校正控制-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3.1)--3-航空发动机自校正控制-讲义.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航空发动机自校正控制航空发动机自校正控制0.0.引言引言在目前自适应控制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一样,自校正控制也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一种自适应控制方法。自校正控制的思想是卡尔曼于 1958 年以“最优化”的概念提出的,突出特点在于不需要知道系统的参数信息,就能够根据输入、输出数据来设计控制规律达到最优控制效果,目前已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一种航空发动机双变量自校正模糊 PI控制器设计方法,研究了控制器和控制系统的特性,为发动机控制探索了一种新方法。针对航空发动机这一具有耦合和强非线性被控对象,采用基于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算法的最小方差多变量自校正控制,
2、通过分析保证了闭环系统的可辨识性,且控制器响应速度快,跟踪精度高,抗干扰和耦合能力强,估计参数能以较快的速度收敛。1.1.自校正控制原理自校正控制原理自校正系统又称自优化控制或模型辨识自适应控制,它源于随机调节问题。自适应控制系统由一个常规控制系统加一个自适应机构组成,一个典型的自校正控制系统框图如图 1 所示。基本思想是通过采集的过程输入、输出信息实现过程模型的在线辨识和参数估计,在获得的过程模型和估计参数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优化准则,计算控制参数,使得闭环系统能够达到最优的控制品质。其中,参数估计器是一个在线辨识环节,将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在线辨识被控系统的结构或参数。而控制器参数设计计
3、算环节是根据一定的性能优化准则,计算并调整控制回路中的可调控制器的参数。如果将图中的虚线框中的部分去掉,直按由估计的参数来获得控制器参数,这种自校正控制器称为直接获得控制器参数的自校正控制。图 1.自校正控制系统框图整个自校正控制是一个迭代优化的过程,通过边辨识、边综合,使得控制器参数能够逐步趋向于最优值得过程,可以认为在自校正调节过程中,被控对象的模型是不变的,具体控制过程可由如图 2 所示:(1)首先进行被控系统参数的在线估计,由 t 时刻根据 u(t)和 y(t)估计被控对象参数?th;(2)根据?th设计控制器参数?th;(3)由?th和 r(t+1),可计算出 r+1 时刻的控制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3 航空发动机 校正 控制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