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集权的强化学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君主集权的强化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君主集权的强化学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君主集权的强化学案君主集权的强化导学案 学习重点: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学习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1、女真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_统一了女真各部。_年,他独立为汗,国号_,史称_。后迁都_,改成_。2、_改女真族名为满洲,_年,他在_称帝,改国号为_。他就是_。_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问题归纳: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主要功绩各有哪些?1、清朝初期,中心政权机构大体采纳明朝的制度,设置_和_,但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_探讨,一经确定,连皇帝也不能变更。2、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置_,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_的设立,标记着我
2、国_的进一步强化。3、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格限制学问分子,常常从学问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说明,再_,_,制造了大量的冤狱,这种做法叫做“_”。4、文字狱最严峻的三朝是_、_、_。问题归纳: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哪些?材料一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付议政诸王大臣,然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皇习知其弊,故设立军机大臣-然后机务慎密,议政之弊始革。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3、矣。材料三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由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转述膳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清朝初期政权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改变?材料一中的“议政之弊始革”的“弊”指的是什么? 清朝初期,“议政之弊”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消退的?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雍正四年,礼部侍郎查嗣庭到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所出试题为“维民所止”。这本是高校中的一句话,清政府却在“维”“止”二字上做文章。结果查嗣庭被押回京,关进监狱,
4、病死于狱中。雍正帝气恨难消,命人戮尸示众。其子坐死,家属流放”。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实行这一政策的后果是什么?历史上还有哪些帝王的哪些做法与该政策的后果是类似的?1、清朝的开国皇帝是()A、努尔哈赤B、皇太极C、康熙帝D、乾隆帝2、清朝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记是()A、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B、设六部C、军机处的设置D、内阁的设置3、满洲前后建立的政权有()元金后金清A、B、C、D、4、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最严峻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5、“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A、市舶司
5、B、中书省C、锦衣卫D、军机处6、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求论军机处与集权政治文字狱的探讨等书,打算写一篇历史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的想法的是()A、浅议“焚书坑儒”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C、简论“闭关锁国”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7、假如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觉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白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B、辅佐皇帝,参加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8
6、、历史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都是()A、防止人民抗拒B、压制学问分子C、巩固封建统治D、统一思想9、后金和清朝的关系类似于()A、隋朝和唐朝B、北宋和南宋C、契丹和辽朝D、蒙古和元朝10、我国的满族是由唐朝的靺鞨族发展而来的,以下称为与其演化有关,其先后依次是()女真靺鞨满族满洲A、B、C、D、一,学问落实(组内A对D、B对C检查基础学问驾驭的状况。1、后金的建立者是_2、后金建立的时间是_3、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4、清军入关的时间是_5、军机处的设置是在_6、清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的措施有哪一些? 君主集权的强
7、化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示例1 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驾驭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2.驾驭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3.驾驭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4.驾驭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二、实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实力。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相识文字狱的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干脆影响社会发展的道理。教学重点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教学方法1.讲解并描述法。对于满洲的兴起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可采纳讲解并描述法。2.
8、例示法。有关文字狱的内容,通过例子使学生明白清朝文字狱的特点。3.归纳法。清朝文字狱的特点,学生可通过例子来归纳得出。4.探讨法。可以引导学生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的利弊进行探讨。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5.比较法。可以对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作比较,在比较中相识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具打算投影仪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请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是明末的民谣。由于明朝后期统治的腐朽,闯王李自成率农夫军,于1644年攻占北京,推翻明朝。兴起于东北的清朝趁机派兵南下,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倒戈清朝。闯王率兵同吴三桂在山海关鏖战,清军突然杀
9、出,农夫军败退,被迫撤出北京,转战各地,最终失败。清朝入主中原。清朝建立后,君主集权得到强化,那么,清朝的君主集权是怎样强化的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北宋时,女真族建立了金,那么你知道女真族这个少数民族后来发展的状况吗?后金又是怎么回事?女真族与满族以及我国历史上的清朝有什么关系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导入语例示三:请同学们先来看一组投影。投影显示努尔哈赤即位同学们,屏幕上显示的是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即位时的情景。那么,努尔哈赤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建立的后金又是怎么回事?后金和历史上的金政权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今日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来了解这一方面的状况。板
10、书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满洲的兴起2.清朝的建立老师引导请同学们先把课本上相关的内容看一下,从中找出有效信息。学生看书学生回答一、女真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明朝前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明朝后期,女真杰出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独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二、后金为抗拒明朝的民族压迫,起兵攻打明朝,几年之间,夺取明朝辽东七十余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三、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汗位。他重视发展生产,改革内政,并留意选拔人才,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他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
11、是清太宗。随后,清太宗加强攻势。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老师讲解女真,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北宋末年,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以后,部分女真人迁入中原,渐渐与汉族融合,留居东北部分。明初,被分称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部分,明朝在当地设立卫、所等各级行政机构,管理军政事务,隶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后来,东海女真时常侵袭海西和建州。建州与海西,为了躲避东海女真的侵扰,并加强与辽东及关内的经济联系,不断向南迁移。到嘉靖年间(15221566),分散聚居于辽东的东北边。努尔哈赤(15521626),姓爱新觉罗。先祖受明册封,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19岁分
12、家独立,因所得家产极少,只得自谋生计,亲自上山采松子、挖人参至抚顺马市去交换,常常接触汉人。曾一度投到明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帐下,受到军事训练,受汉文化影响很深。1583年被明朝授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成为建州女真的首领。此后他用16年的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接着,又用武力统一了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各部和长白山东北的东海女真。在统一过程中,他创建八旗制度,并命人用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1616年建立金国,史称“后金”,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元天命。萨尔浒战役之后,攻占抚顺、开原、铁岭等地。1625年迁都沈阳。1626年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受伤,不久死去。努尔哈赤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统一了女真各
13、部,对满族初期的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皇太极(15921643),即清太宗,努尔哈赤之子。后金时,以战功兼辖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二旗,势力强大。努尔哈赤死后,受诸王拥立,16261643年在位。即位后,他重视农业生产,把满洲贵族所属的一部分奴隶编为民户,颁布爱护农业的法令,要求各级官员和各牛录督促农务,留意“地利”“土宜”。主动汲取汉文化,翻译汉文书籍。仿照明制,设置内三院、六部,开科取士,任用汉官。自掌正黄、镶黄、正蓝三旗,加强专制统治。他用武力接着完成对黑龙江和吉林东境女真各部的统一;折服了蒙古,使之臣服于后金;于1634年、1636年多次从长城突入关内,并攻占了除宁远以外的关外大片土地。
14、1636年改国号为清,称皇帝。又增编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进一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拓展阅读吴三桂,祖籍高邮人,后迁入辽东,父子均为明崇祯帝年间的重臣,吴三桂为明山海关总兵,明末农夫起义时,虽然不甘心让农夫起义军来“均田免粮”,但也不敢与农夫军真正交锋,因此,当吴三桂接到崇祯帝让其入京保卫的吩咐,走到丰润时,听说京城已被义军攻破,就急连忙忙逃了回去,不久,李自成派降将唐通给他送来了其父吴襄的劝降和犒银4万两,并召他入京,另派兵将代他守关。他接受了犒银,但却屯兵九门口,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然后,才渐渐地向京师而行,当他刚走到滦州时,听逃来的家人密报,说其家产被抄,父亲被囚,爱妾被掳,便气得怒发冲
15、冠,立刻掉头返回山海关,击走了李自成派来的兵将,并决心和农夫军决一死战。明末清初大诗人吴伟业曾作过一首园园曲。其中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说的就是吴三桂不顾民族大义“泣血降清”的这段故事,后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从而开创了清王朝对中国达280年之久的统治,之后吴三桂跟随清军平定全国,成为镇守云南的平西王,但后来发动分裂祖国的“三藩之乱”被康熙帝予以平定,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老师引导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一目的内容。板书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军机处的设立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看本目的内容,看后回答问题。学生看书老师提问清朝初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清朝初期,中心政权大体采纳明朝的制度
16、,设置内阁和六部,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探讨,一经确定,连皇帝也不能变更。老师提问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对君主集权的强化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阻碍了君主集权的强化。老师提问对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措施?学生回答为加强君主集权,雍正帝设立了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心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事实上也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撤消。老师提问军机处的设置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军机处的设立,标记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老师介绍清代中心政权
17、机构多仿明制,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清改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宏文院)为内阁,作为中心最高行政机关。清代内阁设高校士满、汉各二人,协办高校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内阁的实际权力比明代小。清中心的执行机关是六部。各部职责和明朝基本相同。六部皆设尚书为长官,左、右侍郎为副长官,俱满、汉各一人。清代内阁名义上是最高行政机关,但它并不是真正的权力中心。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后来的军机处,才是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清初,凡军国大政,皆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确定。议政王大臣会议亦称“国议”,权力很大。其成员概由满族贵族组成,汉人不得参预。这种满族贵族专制的形式,不仅和皇帝独揽大权相抵触,而且也不利于清
18、朝进一步争取各族特殊是汉族上层的支持。所以康熙皇帝时又在宫内设南书房,简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任。南书房设立后,皇帝谕旨多命南书房翰林撰拟,从而减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雍正在位期间,又于1729年(雍正七年)设立军机房,并于1732年(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剥夺了诸王参政的权力。参与军机处的军机大臣,由皇帝在满、汉高校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其名称有“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等。为首者称为“领班”,亦称“首枢”。凡被选入军机处者,都是皇帝的亲信,完全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军机处将机密谕旨干脆寄给地方督抚,称为“廷寄”;各地督抚也将重大问题径寄军机处交皇
19、帝审批,称为“奏折”。中间既不再经过内阁这道手续(“明发上谕”仍通过内阁下达),对邦国大政的处理更无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议决。军机大臣以下设章京等官,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里选用。章京的任务是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作军机大臣的协助人员。章京也是满、汉人员各两班,每班八人,各设一领班。章京参加机要,草拟圣旨,俗称“小军机”。清代的军机处机构精简,行政效率高。人少精干,遇事不推诿,能快速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皇帝通过军机处,集大权于一身,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标记君主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其次个“动脑筋
20、”的内容:女生:“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男生:“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建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为什么?请大家探讨后回答。学生探讨学生回答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吩咐、避开大臣办事扯皮、拖拉的作风。其次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便丢失政治责任感和创建精神。假如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老师引导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投影。投影显示沈阳故宫乾清宫军机处老师引导同学们,投影打出的是清朝的三组建筑:沈阳故宫、乾清宫、军机
21、处。请大家依据这三组建筑布局的特点来理解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大家可以探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探讨老师提示(用投影打出)乾清宫在故宫“内廷”最前面,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宫殿面阔9间,长48米,其中东西两间作穿堂,进深5间,长26米,从基座下地面到殿顶高达24米,是后寝最高最大的宫殿。殿中设金漆宝座,宝座上方高悬清世祖顺治皇帝御笔“正大光明”匾,匾后是清代皇帝立储安放传位诏书的地方。从明朝永乐帝到清朝康熙帝,都在乾清宫居住。皇帝每天到这里阅读记录前代皇帝言论、教育的“圣训”,一些重要的召见也在这里实行。皇帝无论在哪里去世,都要在乾清宫停灵数日,以表示“寿终正寝”。清代雍正之后,皇帝移居养
22、心殿,乾清宫改为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清朝政府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筹备镇压西北准噶尔贵族的叛乱,于雍正四年(1726年)在养心殿旁边内右门处设立军机值庐。雍正七年(1729年),军机值庐正式改为军机处。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汉大臣共同组成,起先只是一个暂设的军事行政机构,后来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机构。内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为了保密,不设其他下属官员。军机值房有护军把守,任何人不得靠近。军机处所用房舍原是故宫内右门外西侧红墙根下的一排板房,板房东头为侍卫值房,西头为内务府大臣办事处。乾隆时,保留了军机处,对原板房稍加修饰,就成为今日见到的状况。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
23、,1625年),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基本建成,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皇宫。清朝迁都北京后,这里成为“陪都宫殿”,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东巡时也在此临朝。沈阳故宫共占地六万多平方米,有建筑七十多所、三百多间。由东路、中路、西路三个部分组成。东路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八旗头领日常办公的地方。中路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以及两厢的建筑物。崇政殿即所谓金銮殿,是清帝王接受朝贺、发布政令的地方。清宁宫俗称中宫,里面是皇太极和皇后的卧房,外间是祭神的场所。西路包括戏台、嘉阴堂、文溯阁、仰熙斋,为乾隆以及其他帝王东巡时的消遣消遣场所。另外,在大清门左侧,有太庙,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君主 集权 强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