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加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加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其次课时: 20以内的数加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106页,练习二十五的第2、4、5、6、9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2. 进一步提高20以内加法的计算速度和精确率,以及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实力,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使学生娴熟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 教学打算:自制转盘和口算联系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数学嬉戏 (1)老师将1
2、10的两组卡片打乱依次,分放在两个纸箱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他们相加的得数,假如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否则,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番抽,直到抽完全部的卡片为止,最终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复习数的组成 可以同桌两个为一组,一个说,一个答,相互交换 (三)复习口算加减法算式 (1)口算加减法算式 (2)指导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题) (3)口算竞赛 (4)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四)总结提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61页 教学目标:
3、 1、能正确地口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学会看一幅图能正确地说出有相互关系的加减法算式。 重点难点:驾驭方法,正确口算。 教具、学具打算:数字卡片点子图等 圆圈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 师生对口令。 二、新授。 1、出示点子图:1个蓝,9个白。 (1)问:图上有几个蓝色的圆,几个白色的圆?求一共有多少个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1+9=10 (2)对这幅图,你还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板书:9+1=10 (3)问:去掉一个蓝色的圆,求还剩几个圆?怎样列式?板书:10-1=9 (4)老师盖住9个圆,提问:求还剩几个圆,怎样列式?板书:10-9=
4、1 (5)引导学生看着,说出相关题目的计算方法。 (6)读读这四个算式。 2、出示点子图,2个蓝,8个白。依据圆圈图把填充。 1)看图说一个加法算式,指名说。板书:2+8=10.。说说2+8=10表示什么意思? 2)看图说出两个减法算式,指名说。 板书:10-2=810-8=2。说说10-2=8表示什么意思? 3)小组里相互说计算方法。 3、出示点子图:3个蓝,7个白. 1)看图说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板书:3+7=10 10-3=710-7=3 2)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4、学生自学第四个点子图。 1)细致视察图,说图意,把算式填写完整。 2)集体订正,老师板书:4+6=10 1
5、0-4=610-6=4 5、老师出示: 5+5=10-5= 想一想结果是几?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6、读以上的算式。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61页“做一做”的第1题。 拿出110的数字卡片,让同学们做找挚友的嬉戏。 2、教科书第61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三的第4题、第5题、第6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关10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关10的加减法教案 第七课时: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书P66,练习九第4、5题 教学目标:明确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6、教学打算:点子图、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10的组成,再编算式 二、活动绽开:看点子图,编算式 (1)出示9+1的点子图,你能用算式表示图上的意思吗? 9+1=101+9=1010-1=910-9=1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依据书上的点子图编写算式 (3)想一想:5+5=10-5= 三、归纳小结:一图4式; 练习九第4题。 四、巩固提高: (1)找挚友:师3和7是挚友,你还能找出哪两人是好挚友,连线。 (2)练习第2题。 (3)学具操作:那出0到10这些卡片,象聪慧的大象一样同桌说一说,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 五:课后小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利用10的组成理解算理,娴熟驾驭算法,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察、对比、操作、排序、合作探究等活动,发觉规律,逐步培育数学思索的实力和合作交往的实力。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渗透函数思想,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主动探究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驾驭了10的组成,会计算09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能利用学问的迁移、通过合作沟通和自主探究的方法得以实现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10的加减法口算的算理,运用10的分与合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
8、式 四、教学打算 课件、口算卡片、磁扣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活阅历 1口算练习 2引导学生回顾已有学问(课件出示) (1)复习10的分与合。 (2)复习9的组成,并写出加减法算式。 3揭示课题 今日要利用组成的学问来学习10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巩固10的组成,激活学生已有学问阅历,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爱好,探究新知 1引导视察,整理排序 (1)由学生介绍10的组成,并说出有几种状况。 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 用图依次表示出10的组成。 2依据10的组成,写加减法算式,理解算式含义。 (1)写出的加减算式。 1和9组成10
9、,1+9=10,9+1=10;10分成1和9,10-1=9,10-9=1。 (2)写出的加减算式。 学生完成之后进行汇报。 (3)独立写出加减算式,并进行汇报。 (4)依据5和5组成10写出加减算式。说明为什么减法只能写出一个算式的理由。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组成和点子图,让学生经验写算式、理解算式含义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体现按部就班,渐渐放手,培育学生数学思索的实力。 (三)算式排序,视察规律 1按加、减法分组整理 2按数的组成分组整理 【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整理,引导学生从中发觉规律。在视察、对比中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组成与算式之间
10、的联系,体会大部分组成能改成两加两减四个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加一减的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小组探讨、沟通、探究的过程,启发学生利用学问迁移解决问题。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1基础应用 (1)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1题。找挚友。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2题。10-0=10,任何数减0还得这个数本身。 (3)完成教材第63页第6题。把组成和算式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基本的练习,强化组成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巩固计算方法。 2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63页第7题。 指导学生审题,应依据右边算式中的得数和已画出的圆去确定还要画几个圆,然后再依据所画圆的个数去填未知加数。
11、 (2)教材第63页第8、9题。口算竞赛。计时两分钟,订正答案。 3拓展延长。教材第64页第12题。说说图中哪些可以用7310表示? (1)看图解决问题。图中哪些情景可以用7+3=10表示。 (2)看图列出算式。 学生列出6+4、4+6、106和104之后,老师要求学生结合图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3)想一想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说明算是的意义。 (4)请自己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 (5)请学生思索。 大家看到的图差不多,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样? 老师要引导学生说出,供应的条件不同提出的问题不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视对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
12、计意图】使学生体会不同的事物假如数量关系相同,可以用同一个算式表示;体会一个算式可以表示许多详细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简明。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相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视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索问题。 3、通过与同伴沟通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育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
13、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育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爱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爱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挚友来说肯定不生疏,今日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提出问题 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视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 (1)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先让学生独立思索。 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沟通想法。老师巡察指导。 全班沟通。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
14、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来 (2)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沟通知道把5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相识加号。 (4)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5+3的算法,允许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阅历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三、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学问时再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
15、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五、走进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学问?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关10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关10的加减法教案 第七课时: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书P66,练习九第4、5题 教学目标:明确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打算:点子图、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10的组成,再编算式 二、活动绽开:看点子图,编
16、算式 (1)出示9+1的点子图,你能用算式表示图上的意思吗? 9+1=101+9=1010-1=910-9=1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依据书上的点子图编写算式 (3)想一想:5+5=10-5= 三、归纳小结:一图4式; 练习九第4题。 四、巩固提高: (1)找挚友:师3和7是挚友,你还能找出哪两人是好挚友,连线。 (2)练习第2题。 (3)学具操作:那出0到10这些卡片,象聪慧的大象一样同桌说一说,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 五:课后小记: 10的相识及10的加减法 每个学期的骨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作为我个人来讲,既是一个须要仔细对待的事,又是个自我超越的挑战。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那是因为
17、从事低年级的教学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可以说,每一个课例在我的头脑里早已是根深蒂固了,可是越是这样上了好多次的课,越是这样一次次须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变更的时候,再次重新上的时候,压力就会越大,须要自己细致思索地方的就会越多。 回顾这节课,围绕学校的教学要求,盘点自己的得失,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1、教学重点把握精确。 教学重点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并能娴熟驾驭10的组成,形成肯定的规律和方法。我觉得在实际教学中较好的落实了,教学中学问点的生成是在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和训练之下完成的,既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精彩的呈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两者的作用发挥恰到好处。
18、 2、学生思维的训练体现出层次性。 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始终是学校教学的新主见。这节课从学生探究10的组成的过程,到后面的练习设计,思维的训练点是层层推动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通过语言上的有序训练,最终形成驾驭学问的实力,并会运用这种实力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练习的设计体现的先是加法,再是减法,再是加减法的综合,直到最终的解决应用问题,核心的体现都是思维训练的层次性和完整性。 3、精确解读教材并合理运用教材中的案例。 教材中所涉到的案例并不是没有目的随意展示的。其实编者是想通过一些案例来告知我们一些信息,找准这些信息并合理的运用它们做训练特别的重要。比如有一道练习题,教材中原本的训练点只有一
19、个,在想课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围绕学问间的前后联系可以稍作拓展和延长,这样不仅使训练的内容更加的丰满,更使得学问间的前后连接更加的紧凑,学生参加的热忱也会很高,突出了教学的时效性。 4、练习设计要充盈而不使花架子。 作为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有限留意力的时间大约只有1520分钟,而要在这些有限的时间里既要落实教学任务,又要使学生爱好盎然,我觉得练习题的设计与实施形式很重要。所以我采纳了大量的好玩的练习来帮助我完成教学目标得达成,全部的练习不管怎样生动好玩,最终它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脱离了这一点,那只能说是在做无用功,奢侈时间。 5、教学环节的时间调控。 这节课新授的时间大约在15分钟左右,剩下
20、的时间做了大量的训练,我觉得这与学校提倡的精讲多练的思路是吻合的,也使的整个教学环节不冗长,更有节奏感。 6、存在的问题 (1)部分练习题的训练方法应当更加的透亮和干脆,使学生一看到同类问题,脑海中呈现的是老师引导的思路和方法。 (2)反馈应当更注意实效,对错误的学生的训练跟进不够。 (3)有的教学资源没有尽力发挥他们的作用,体现了资源的新意,但是利用的不到位。 总之,每一次相同的课例都会上出不一样的感受来,从中不断地锤炼与改进,会让自己不断提高,也会让别人有所收获,共同学习,共同思索,共同进步! 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学案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学案分析 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课程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人教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10 以内 认识 加减法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