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一)定义指为控制病情、挽救生命,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并对 抢救流程进行规范的制度。(二)基本要求1、急危重患者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出现以下情形的患 者:病情危重,不立即处置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出现重要脏 器功能严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等。(1)患者急性起病,诊断未明,根据其症状的诊疗流 程,必须立即处置,否则可能导致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或危及 生命。(2)患者急性起病,诊断明确,根据诊疗规范,必须 立即处置,否则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或危及生命,如有明 确治疗时间窗的疾病。(3)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4)出现检验或检查结果危急值,必须紧急处置的患 者。(5
2、)患者出现其他预计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必须紧急 处置的病情。2、所有医务人员均应掌握抢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 基本抢救操作技能,具备独立抢救能力;培养专科抢救人员、 建立应急医疗分队。抢救设备安置固定、便捷可及,定期维 护巡查,始终保持待用状态,各单元医务人员知晓使用方法 并熟练掌握。各单元抢救药品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以保证 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3、严格执行我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确保急危重 患者优先救治。对急危重症患者按照“优先处置”及“先及 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4、建立并不断完善抢救资源配置机制。抢救资源包括 抢救人员、抢救药品、抢救设备和病区抢救
3、区域、抢救床位。5、建立并不断完善抢救资源紧急调配机制。紧急调配 机制包括人员调配、抢救用药保障、医疗设备紧急调配、应 急床位统一调配和多科室紧急抢救协作机制。6、对急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一般由科主任、正 (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 主任医师不在时,由现场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 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或本科上级听班人 员。对于重大抢救事件,特殊患者或需多学科协同抢救的患 者,抢救过程中需要人员或医疗资源调配,应由科主任及时 报请医务科和/或护理部,夜间或节假日报行政总值班,必 要时上报分管院长。根据会诊意见,由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 要的疾病所
4、属专业科室接收患者,如存在争议,应及时通知 医务科/行政总值班予以协调。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参与或 主持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不受其执业范围限制。7、在抢救急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抢救 预案。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 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做到边 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 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将抢救记录记入 病历,主持抢救的医师应当审核并签字。8、抢救科室安排专门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向患 方讲明病情及预后,以取得患方的配合。如果遇有患者或者 其近亲属不配合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等情况时,医务人员应
5、在病历中及时、完整、准确记录,并要求在患方签署“拒绝 检查/治疗告知书”。若患方拒绝签署,应在书面的“拒绝 检查/治疗告知书”上注明“告知书上的内容已具体告知患 者XX,但拒绝签字”,本院两名医务人员签名。对病危患者 应及时同患者方告知病危,记录与患方沟通的说明。凡涉及 医疗纠纷及法律问题的情况,应及时报医务科(医调办)或 护理部等相应部门。9、如果患者罹患非本院诊疗科目内的急危重症,转运 前应完成患者评估并履行告知义务,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转运 方式,原则上病情相对平稳方可转运,安排有资质的医护人 员进行转运并配备可及的生命支持设备,转送患者要有完善 的病情与资料交接。医院患者知情告知制度1、患
6、者知情告知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 动中,将患者的病情、诊疗措施、医疗风险等有关诊疗信息 向患者或其近亲属如实告知的行为规范。2、知情告知对象(1)当患者本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告知的对 象首先是患者本人。(2)当患者本人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无民事行 为能力人)或年满10周岁且精神正常的未成年人时,16周 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外,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 具体顺序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其他 近亲属。(3)当患者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后果的精神患者(包 括痴呆患者)时,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
7、 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4)在医疗活动中,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导致无法行使 知情选择权(患者年满18周岁,处于昏迷、休克、麻醉等 意识丧失状态)或是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 情况的,其知情同意权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近亲属代 为行使。(5)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各种原因授权他人行使其 知情同意权时,患者必须签署患者授权委托书。被授权 人只能在授权权限范围内签署意见,非被授权人不得在相关 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署有关意见。3、形式与内容(1)门诊知情告知门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根据患者的现病史、规范体格 检查、辅助检查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提出门诊治疗意 见。向患方详细告知病情、
8、目前诊断、计划的医疗照护和治 疗方案、预期和非预期的结果等。(2)首次床旁知情告知:患者入院后1小时内主管医师到病人床旁进行首次告知, 对重症患者或诊断不明患者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进行谈话告 知,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和科室情况介绍;目前诊断和诊断依据;需要做的必要检查(术前准备)和目的及初步治疗方 案;将患者的病情,目前病情诊断情况,医疗措施,病人 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大约费用及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或 其家属。(3)术前知情告知:包括术前诊断、诊断的依据、手 术适应症、手术时间、术式、手术人员以及手术常见并发症、 手术费用等情况,并明确告之手术风险的程度及其后果及术 中病情变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
9、听取患方的意见和建议, 回答患方提出的问题。术中因病情变化需改变手术方式时应 及时告知患方术中诊断、改变术式的依据、手术常见并发症、 手术风险等与术前沟通有变化的情况,听取患方的意见和选 择。(4)麻醉前知情告知:麻醉前由麻醉医师告知患方拟 采用的麻醉方式、麻醉风险、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术中因 病情需要变更麻醉方式时,麻醉医师要及时准确地将改变麻 醉方式的依据、麻醉风险等与麻醉前沟通不一致的情况,向 患方告知,同时应征得患方的同意。(5)输血前知情告知:输血前由责任医师向患方告知 输血的适应证、必要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风险等相关内 容;(6)出院前知情告知:患者出院前由责任医师将出院小结交付
10、患者,并告知一 下内容:简要治疗过程、出院前诊断、治疗效果;出院后注意事项、用药指导、植入物相关指导;出院后康复方法及注意事项;门诊复查时间、地点、携带资料;需要回院后续治疗的情况、需要紧急就医的情况等。(7)其他:患者病情变化时的知情告知;有创检查及有风险处置前的知情告知;特殊检查前知情告知;变更诊治方案时知情告知;贵重药品使用前知情告知;发生欠费且影响患者治疗时知情告知;急、危、重症患者随疾病的转归应及时知情告知;医保目录以外的诊疗项目或药品使用前的知情告知 等。4、知情告知的方法(1)如实告知,充分告知。对患者或家属的告知,应 当是真实的、准确的、充分的。对某些暂时难以确定诊断、 难以预
11、料的预后或其他情况,也应如实地向患者或家属说明。 禁止敷衍、草率、走过场的行为,或有意引导错误的告知, 不真实的告知。(2)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由于医学的局限性以及个 体病情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医师的告知不可能是绝对无误的。(3)如遇有某种特殊紧急情况,不能对患者及其家属 及时告知,应按告知免除或补充告知的办法处理。(4)对患者的告知,要注意与保护性医疗结合进行, 避免告知加重病情发展、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等情况的发生。凡可能增加患者心理负担情况的告知,应首先告知家属或者 其他法定代理人,待病情允许后再告知患者本人。(5)通俗告知,明确告知。对患者的告知,应尽可能 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
12、。如遇某些说地方语 言的患者,医患双方直接交流有困难,应当设法通过适当的 方法,让医患双方准确了解彼此表达的意愿,避免发生误解。(6)对患者的告知,应当尽可能详尽、条理,鼓励患 者提出自己的疑惑,尽可能地解答患者的质疑,在双向交谈 中完成对患者的告知。(7)对患者的告知,应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 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文化特点。(8)对于某些能够表示本人意愿,但执意授权子女代 为标示自己意愿的老年患者,医师应亲自与患者本人交谈并 听取本人的真实意愿。如果子女的同意与患者的健康利益及 愿望相吻合时,医师可接受子女履行同意手续;如子女或其 他家属出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表示的意
13、愿背离患者健康利 益或意愿时,医师应耐心地、及时地向他们做出解释,并提 出必要的建议要求他们慎重对待。(9)某些不能表达本人意愿且亲属众多的患者,可要 求他们确定一名家属履行知情同意权;面对医师提出的治疗 决策,众多亲属存在分歧时,医师应反复向他们说明治疗方 案的科学性与必要性,便于他们慎重选择,并采取全体签字 同意的方法。(10)对于某些父母的意愿明显背离未成年子女健康利 益、不同意医师的治疗决策时,医师应耐心地向他们说明其 后果,引导他们接受医师的科学决策。5、对患者的知情告知,一般的入院、诊疗由责任医师、 护士进行;特殊诊疗、用药、检查等由责任医师或主诊医师 进行;危重、疑难、大手术由科主任进行。6、知情告知的免除(1)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患者家属又不在场等紧 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时,可以免除知情 同意告知义务。(2)免除知情告知应当经院长或院长授权的负责人(分 管院长或医务科主任、夜间及节假日为医院总值班人员)批 准。(3)免除的知情告知,在病情好转后或其他情况变化 后,应向患者本人、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补充履行知情同 意手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