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复习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复习学案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导学案 课题名称 元素周期律 科目 化学 年级 高一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学过碱金属,卤族元素等学问,但学生简单形成机械记忆,要引导学生依据试验探究推出元素性质改变规律。重在指导分析、推理过程。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归纳实力、自主学习实力。不能盲目求快,要以学生理解、驾驭为目标。 教学目标 一、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培育学生勤于思索、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2.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归纳法、比较法; 2.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 三、学问与技能 1.以1-20号元素为例,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2.驾驭元素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改变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1.元素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改变规律。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资源 (1)每位同学自制一份元素周期表; (2)老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复习旧知,学生展示,问题导入 1.学生互动:互查同学自制的元素周期表,请几位同学点评存在的问题; 2.设置疑问,引发思索:请同学思索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大屏幕显示周期表结构,请学生依次回答问题。 3.引入课题:元素周期律。同主族元素性质有相
3、识性和递变性,同周期元素呢?大家知道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亲密关系,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围围着核做高速运动,如何探讨微观粒子电子的困难运动呢、人们提出以下观点。 教学活动2 (二)模型展示,合作探究 1.多媒体播放:电子层模型示意图。采纳视察、体会、思索、探讨沟通的方式提出探究性问题 1)问题一:视察这个示意图,它代表了怎么样的含义? 2)问题二:电子在各层能量凹凸依次是什么?与离核远近有什么联系? 3)问题三: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时电子是如何进入各电子层的呢? 请同学们仔细视察表12,结合初中有关学问及碱金属、卤族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努力找出其排布规律。
4、学生共同总结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用大屏幕显示。 2.探究元素周期律 (1)探究一:在分析探讨上表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完成下表 表(一)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改变的规律并投影学生填表,得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改变。 (2)探究二:视察并填写课本的科学探究表格。思索并探讨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的化合价各呈现什么规律性改变?小组探讨合作总结出规律。多媒体投影1-18号元素原子半径模型和元素的化合价的改变规律。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填表、归纳和视察模型,激励学生勤于思索,自主探究归纳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改变的规律和元素周期律。 教学活动3 (三)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5、 1)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改变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改变 3)化合价的周期性改变 教学活动4 (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5 (五)课外研讨,迁移创新 这一环节主要是课堂学问的延长和发展 问题:通过第三周期元素的一些化学性质,探究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随原子序数的改变呈现周期性改变? 元素周期律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章末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2.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学问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3.通过有关数据和试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核素的涵义;相识原子结构相像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
6、现出的相像性和递变性;相识元素周期律。4.相识化学键的涵义,通过实例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本章学问体系考题回顾【例1】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A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B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CNaHCO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例2】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K,人们胜利制得了原子晶体干冰,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沸点,有很大的硬度B、原子晶体干冰易气化,可用作制冷材料C、原子晶体干冰的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D、每摩尔原子晶体干冰中含4molCO键【例3】不同元素的原
7、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实力大小可用肯定数值x来表示,若x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的实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负电荷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元素符号LiBeBCOFNaAlSiPSClx值0.981.572.042.553.443.980.931.611.902.192.583.16(1)通过分析x值改变规律,确定N、Mg的x值范围:_x(Mg)_,_x(N)_。(2)推想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_;依据短周期元素的x值改变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改变规律。(3)某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SN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谁?_(写原子名称)。(4)阅历规律告知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差值
8、(x),当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_。(5)预料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位置:_(放射性元素除外)。【例4】不同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须要的能量(设其为)如下图所示。试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改变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值改变的特点是:。各主族中值的这种改变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改变规律。(2)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值增大。但个别元素的值出现反常现象。试预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填写编号,多选倒扣)(砷)(硒)(砷)(硒)(溴)(硒)(溴)(硒)(3)估计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
9、子所需能量值的范围:(4)号元素值较大的缘由是。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典型案例解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典型案例解析 典型例题 例1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次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XYZ(B)YXZ (C)ZXY(D)ZYX 选题目的: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中原子、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更而发生改变的规律。 解析:依据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律推想原子和离子半径大小,这是正向思维。而本题是已知原子和离子半径的大小,要推断原子序数大小的关系,这是逆向思
10、维。已知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核电荷数大的则半径小,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递减。依据题意,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则X的原子序数小于Y的原子序数;Z和Y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且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则Z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Y元素。由此得出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为ZYX 答案:D 启示:本题考查的是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运用,出错的缘由经常是未能驾驭原子、离子半径大小改变规律。 例2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11、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选题目的:考查元素性质的周期性改变。 解析:因为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所以A正确;BeCl2中B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B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加,C正确;Mg不与冷水反应,而Be的金属性比镁弱,与冷水反应更难,D错误。 答案:A、C 启示:运用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断不熟识元素的性质。而这一点恰好是学生的弱点,他们缺乏思索的方法,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这方面的训练是值得重视的。 例3下列叙述中确定A金属比B金属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2、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出H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H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选题目的:此题考查如何推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解析:选项A,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没有指明它们的电子层数多少,A不正确。在选项B中指出了A、B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多少,但是电子层数少的不肯定比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金属性弱,比如Na比Cu少一个电子层,但是Na比Cu活泼,B不正确。选项C中说明等物质的量的A、B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未说明与酸反应时速率的快慢,等物质的量的A、B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多的金属活泼性
13、不肯定强,如1molAl比1molNa与足量稀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多,但Al没有Na活泼。选项D正确,因为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等)在常温下就可与水反应,而较不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与水不反应。 答案:D 例4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7,它们的原子序数按A、B、C、D递增,A和B的次外层电子数是2,C和D的次外层电子数是8,试推断: (1)A、B、C、D各为何种元素,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A_,B_,C_,D_。 (2)哪种元素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最强?为什么? 选题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A、B两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最
14、外层上的电子数又分别是1、2,所以A是原子序数为3的锂(Li),B是原子序数为4的铍(Be),C、D两原子的次外层为8,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分别为3和7,所以C是原子序数为13的铝(Al),D是原子序数为17的氯(Cl)。氢氧化物显碱性的元素必为金属元素,锂和铍比较,锂的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数少,故氢氧化锂的碱性比氢氧化铍强。又铝的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故碱性最强的是氢氧化锂。 答案:(1)Li;Be;Al;Cl(2)Li,因为氢氧化物显碱性的元素必为金属元素,锂和铍比较,锂的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数少,故氢氧化锂的碱性比氢氧化铍强。又铝的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故碱性最强的是氢氧化锂。 高
15、一化学学问点汇总: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学问点汇总: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实力增加,即金属性渐渐增加。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渐渐增加。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2)金属性强弱的推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简单,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3.碱金属物
16、理性质的相像性和递变性:1)相像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2)递变性(从锂到铯):密度渐渐增大(K反常)熔点、沸点渐渐降低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像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像性和递变性(二)卤族元素: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1)卤素单质的颜色渐渐加深;2)密度渐渐增大;3)单质的熔、沸点上升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H2=2HX卤素单质与H2的猛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4.非金属性的强弱的推断依:1.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推断。2.同主族从
17、上到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的实力减弱,失电子的实力增加,即非金属性渐渐减弱,金属性渐渐增加。3.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结构确定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反应原子结构。同主族原子结构的相像性和递变性确定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像性和递变性。三.核素(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视。(3)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二)核素核素:把具有肯定数目的质子和肯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1)两同:质子数相同、同一元素(2)两不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3)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