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二 商鞅变法学案.docx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二 商鞅变法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二 商鞅变法学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二商鞅变法学案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九戊戌变法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九戊戌变法 第一节酝酿中的变革 课程标准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学问与实力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见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了解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相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探讨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
2、课、学习 情境创设:“公车上书”“顽固派和维新派的论战” 1从19世纪下半叶起,变革_,发展_,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2_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进程,同时,西方列强不愿看到中国被日本独占,掀起了一场_的狂潮。 319世纪末,随着_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 _起先登上历史舞台。 4早期的一批维新思想家是从_中分化出来的,他们认为西方的_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主见自上而下的_,对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肯定的_作用。 5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思想家。其中,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的是_,被赞扬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是_,提出“民权论”的是_。 6维新派与顽固势力争辩
3、的中心是:要不要实行_,要不要变更封建专制制度为_,要不要改革封建的_。 7维新运动从理论宣扬发展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指_。 8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了_,提出了_、_、_的口号。 一、历史背景;(第一框题) (一)国际局势: 1、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验两大变局? (1)经济上:(2)政治上:2、这说明白怎样的问题?(二)民族危机:(三)经济基础:(四)阶级基础:(五)思想基础;(其次框题) 1、代表: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2、主见: (1)认为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不能使中国富强。 (2)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3)加强国防,反抗列强入
4、侵,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4)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国家进行“商战”。 3、局限性:4、主要影响:二、维新变法的经过; (一)宣扬维新思想; 1、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其次框题) 2、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其次框题) (1)内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化制度。 (2)性质:(3)作用: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分别都是谁? (2)说说二人为了变法维新都做了哪些活动?3、上书皇帝:公车上书。(第三框题) (1)背景: (2)时间、人物:1895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 (3)内容:拒和
5、、迁都、练兵、变法。 (4)影响:4、创办学会,报纸,学堂;(第三框题) 1维新派的思想主见及其特点。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思想 特点 影响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之为“火山大喷火”。 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基础,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维新思想2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终归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
6、程的起点。 材料二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示光绪帝留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激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更为严峻的是,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起先,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终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开了。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定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许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材料三关于戊戌变法的探讨,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
7、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说明几乎始终没有看到。 以上材料均选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22-12-07 请回答:(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缘由。(4分)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探讨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探讨应留意什么问题?(4分)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九戊戌变法 其次节百日维新 课程标准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8、 2、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学问与实力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 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缘由及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探讨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百日维新”“戊戌政变” 11897年,德国悍然出兵_,这一行为激起举国愤慨。 2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_,标记着戊戌变法的起先。 3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
9、_,新政结束,共历时_天,故称之为“_”。 4戊戌变法失败后,新政措施中惟有_得以保留。 5戊戌变法旨在发展_,实行_;它的失败,使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了。 6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_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而且它促成了_的觉醒,促进了_的快速到来。 百日新政:维新变法的高涨 1、康有为两次上书 康有为1897年上书: 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急。内容:历陈的严峻性和的紧迫性。影响:最终引起重视。康有为1898年上书: 缘由:康有为第一次受皇帝之命提出详细变法措施。 意义:成为施政纲领。2、光绪帝百日维新: 标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也是变法的宣言
10、书),实行变法,史称“” 时间:1898年月11日到月21日,共天,史称“百日维新”。内容: 内容 进步性和局限性 政治 上书办报 裁冗员 进步: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精简机构, 提高效率 局限: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见 经济 投资厂路 开矿产 进步: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增加 财政收入。 局限:没有触动到封建土地全部制 军事 裁汰绿营 西法练 进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育 维新人才 文教 废八留学 改书院 进步: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反抗外来侵略 政策:对办事不力严惩不怠;提拔维新派人士;急颁诏令:(详细见教材)戊戌政变:维新变法的失败 1.失败标记:1898年9月的。 2.失败缘
11、由: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 破坏缘由:维新变法触动了的利益。 破坏表现:A.对政令敷衍塞责,不予执行。如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 B.罢免的职务;限制权;提拔亲信,限制地区。 袁世凯的出卖。 民族资产阶级的懦弱妥协。实行改良的方法把希望寄予在没有实权的身上。 对抱有幻想。 脱离了。 根本缘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3.概况:将光绪帝囚禁于,逮捕并杀害等六人,史称“”(哪六君子?) 新政中除等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 4.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三、维新变法历史意义和性质 1、历史意义: 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维新思想使国人心态
12、随之变更,学习西方成为一种时尚,变革成为一股潮流,清末新政沿用维新方案是例证。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变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近代民族意识,促进民族觉醒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政治上主见君主立宪制,经济上主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性质: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又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比较明治维新胜利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缘由 项目 明治维新胜利 戊戌变法失败 社会背景资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13、 领导力气 倒幕派实力强大 驾驭了政权 详细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推行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国际环境 自由资义时期 西方侵略中国的 (有利的国际环境) 向帝义过渡阶段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在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中国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使节伊藤博文之间曾有过以下谈话: 伊藤:十年前,我在天津时曾同大人(李鸿章)谈过改革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件事情得到变更或改进呢?为此我深感缺憾。 李:先生,当时听你谈论此事,不胜敬佩,而且,我对先生您在日本有力地变更你们的习俗,以致达到现在的水平,也非常艳羡。可是,我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我简直不能根据自己的愿望行事。
14、 伊藤:“除对和善的人外,天意没有任何影响”。假如贵国情愿努力行动,上天无疑会帮助贵国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上天对地上的人们一视同仁。根本的问题在于每个国家都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中国和日本费正清请回答: (1)李鸿章“不胜敬佩”和“非常艳羡”的事务是指什么?这一事务对日本的影响如何?(2)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中国起先了一次政治运动,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它在推动中国思想近代化进程中有何意义?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一梭伦改革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一梭伦改革 第一节雅典往何处去 课程标准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相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15、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学问与实力 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概况;首席执政官梭伦。: 过程与方法 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政治家冲破阻力、振兴城邦的襟怀和志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梭伦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探讨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雅典国家的形成-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形势 一、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 (一)雅典国家的形成 1、王政时代:提修斯改革 1)确立:改
16、革,建立。 2)内容:以为前提,动员贵族放弃权。 以为中心,建立起和各种行政组织。 3)影响:奠定了希腊国家的雏形。 2、贵族共和国:公元前7世纪初 1)确立:公元前。 2)机构:元老院是国家机关,拥有权(元老院由组成)。 执政官出名(从中选出,任期年)。 (二)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冲突 改革根本缘由: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冲突的激化 1、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冲突 政治上:平民虽享有,但因而无法参加国家政权。 贵族把持,包揽官职,压迫平民。 经济上:贵族占有大量财宝,剥削平民。 平民因欠债而沦为、或买到海外抵债,“”是典型代表。 2、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冲突 工商业奴
17、隶主形成:公元前,随着雅典工商业发展,部分人发家致富,成为。 工商业奴隶主地位:经济上富有,但没有地位,仍受到贵族卑视,他们渐渐与站在一起。 3、雅典社会主要冲突和影响 主要冲突:与平民冲突,与冲突是雅典社会主要冲突,其中前者更加尖锐。 影响:公元前,阶级冲突异样尖锐,政局动荡担心,雅典社会面临严峻的危机。 思索:1、梭伦改革前各阶层境况如何? 2、何为“六一汉”? 学问迁移: 阅读下列材料 很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无辜被除数售,有的因故卖身, 有的为可怕的贫困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 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 即使就有家乡,也
18、在主子的怒气之下颤抖,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怎样的经济状况?对雅典阶级关系的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哪一阶层的什么状况? (3)综合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阶级关系改变的状况,分析其对雅典政局的影响。 二、解决危机的尝试 改革的内因:基伦暴动和德拉古法:冲突激化的表现(解决危机的尝试) 1、彻底推翻原有体制的尝试基伦暴动 背景:动荡的政治形势;基伦的经验和打算。 结果:基伦暴动失败。 败因:雅典是贵族共和国,雅典公民形成了反专制观念,平民和贵族联合抵制叛乱。 教训:基伦暴动失败表明当时雅典人彻底变更旧制,建立政治并不认同。 2、对原有体制进行
19、改革的尝试德拉古法典 背景:基伦暴动被镇压后,雅典社会冲突接着激化,人们试图在原先的体制内实行改革。 由于贵族驾驭国家权力,肆意歪曲法律,实行法制改革,制定成文法成为改革的方向之一。 特点:雅典第一部; :把不能还债的人及家属罚没为奴或卖为奴。对盗窃蔬菜的人和犯懒散罪的处死.(内容) 维护的利益。 评价:法典对抑制和雅典政治有重要意义。 法典站在贵族立场上,用严厉的法律维护贵族利益,不能平静公民的不满,也不能化解雅典社会冲突。 败因:法典回避雅典社会尖锐的社会冲突,并没有改善平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不利地位。 法典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实行的方式,在肯定程度上加剧了的社会冲突。 由于审判权完全驾
20、驭在贵族手中,法典变成了平民受压迫地位的象征,所以它必定失败。 3、两次事务的影响:没能解决雅典的社会冲突,年平民起先酝酿暴动,社会危机更加严峻。 思索:1、基伦暴动失败缘由和教训是什么? 2、德拉古法典代表什么人的利益?为什么?如何评价?失败根源是什么? 改革外因和导火线:萨拉米危机(解决危机尝试的影响) 缘由:雅典严峻社会危机之时,麦加拉夺取,对雅典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雅典贵族担忧夺取港口使平民力气乘机壮大,禁止探讨夺取之事。 影响:暴露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困难的社会冲突,雅典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影响:沉重打击了雅典的,空前严峻。 小结: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1、改革根本缘由:贵族与平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选修 改革 专题 变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