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案:《碱金属元素》教学设计.docx
《高三化学教案:《碱金属元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教案:《碱金属元素》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化学教案:碱金属元素教学设计碱金属元素第三节碱金属元素(其次课时)设问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是什么颜色?老师现在,我用铂丝分别蘸取NaCO溶液与CSO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请大家细致视察火焰的颜色。演示上述试验现象总结NaCO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与钠燃烧时的火焰相同,而CSO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呈绿色。引入课题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别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板书四、焰色反应讲解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主要用来检验金属元素。老师请大家细致阅读课本试验211,留意做焰色反应试验时的正确操作。投影练习1.焰色反应每次试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A.NaCO溶
2、液B.NaOH溶液C.硫酸D.稀盐酸2.铂丝洗净后,须要在酒精灯上灼烧到为止,才能进行试验。老师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做灼烧CaCl2与BaCl溶液的试验,请大家留意视察他们的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并留意视察火焰颜色。学生演示结论CaCl:砖红色BaCl:黄绿色老师现在,我来做KCl的焰色反应的试验,请一个同学上来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看颜色,其他同学在下面视察。演示上述试验结论不透过钴玻璃:黄色透过钴玻璃:紫色讲解造成上述现象的缘由是什么呢?原来,在钾的化合物中常混有钠元素,钠的黄色焰色遮盖了钾的焰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看时,可滤去钠引起的干扰黄光。因此,用焰色反应测定钾元素时,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3、去看。老师我手里现在拿着一束细铜丝,请大家预料,其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火焰颜色是什么?学生绿色。老师验证上述试验投影练习3.焰色反应是()A.单质的性质B.化合物的性质C.离子的性质D.元素的性质讲解节日晚上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焰火,就是碱金属,以及锶、钡等金属化合物焰色反应所呈现的各种艳丽色调。老师综合上述内容,对于焰色反应我们应驾驭:讲解并板书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与其存在状态无关;2.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别的颜色;3.留意操作;4.应用:检验金属元素,焰火;5.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视察)。投影例题有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在进行焰色
4、反应试验时,火焰都呈黄色,它们之间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则这四种物质分别为:A、B、C、D。?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析火焰呈黄色,说明它们均为钠的化合物,A能与酸性氧化物CO反应,说明其为碱性氧化物或显碱性的物质,由反应和可推知:D为硫酸盐。再结合反应可推知A必为NOH。以此为线索,可推知其他物质。A.NaOHBNaCOCNaHCONaSO(有关离子方程式可与学生共同于黑板上完成)OHCO=COHOCOCOHO=HCOHCOH=HOCOBaSO=BaSO4COH=HOCO投影练习4.有A、B、C、D、E五种金属,通过下述试验推断它们各是Na、K、C、中的哪一种?并写出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5、(1)金属A和D在室温下均可与水猛烈反应,焰色反应A为黄色,D为紫色(透过钴玻璃)。(2)向D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的可溶性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3)金属B可生成两种价态的化合物,B与稀HSO4反应生成H。(4)金属E与稀硫酸不反应,它的硝酸盐与NaCl液反应可产生不溶于稀HNO的白色沉淀。依据以上试验可知:A、B、C、D、E。有关离子方程式:学生活动、老师巡察,最终老师讲评小结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化学上我们常用焰色反应来鉴别或鉴定物质。布置作业略板书设计四、焰色反应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与其存在状态无关;2.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别的颜色;3
6、.留意操作;4.应用:检验金属元素,焰火;5.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视察)。教学说明本节焰色反应的学问较少,因此,可进行一些与所学学问有关的练习。如本节课所选例题,既巩固了有关钠的化合物的学问,又重点复习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这样做可使学生知新而温故,从而使得课堂学习更为有效。;碱金属元素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碱金属元素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为什么把它们称做碱金属? 引言本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碱金属元素。 板书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讲解人们把锂、钠、钾、铷、铯等叫做碱金属,并把它们放在一起探讨,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它们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等来
7、进行探讨。 板书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老师首先,我们来分析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差异。 投影 学生分析总结 板书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不同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渐渐增大。 讲解依据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特点,我们可进行如下分析:由于元素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亲密相关,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它们应当具有相像的化学性质,由此可推知它们也应当像碱金属的代表物钠一样,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 现在,我们用试验来证明这个推想。 板书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演示试验29取N
8、、K同时放在石棉网上灼烧。 演示试验210Na、K分别与水反应。 讲解试验证明,Na、K具有相像的化学性质。K比Na更简单燃烧,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猛烈,说明K的金属性要比Na强。 元素的结构确定了元素的性质。假如说K与Na的化学性质相像是由于碱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而引起的,那么K比Na性质活泼又应当怎样说明呢? 学生探讨并回答 老师总结元素金属性的强弱,是由元素原子失电子实力的难易程度确定的。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渐渐增多,原子半径也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渐渐减弱。因此,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电子层中电子的实力渐渐增加,也就是说从锂到铯,它们的金
9、属性渐渐增加。所以,K与O及水反应时要比Na猛烈。 综合上述试验及分析,我们可得出碱金属的以下性质: 点燃 板书1.与非金属的反应 NaO=NaO 老师已知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练习,老师板书 LiO=2Li2O 讲解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马上燃烧。K、Rb等碱金属与O反应,会生成比过氧化钠更困难的氧化物。 碱金属除了能与O反应外,还能与Cl、S等大多数非金属发生反应,表现出很强的金属性,且金属性从锂到铯渐渐增加。 过渡除Na、K外,其他碱金属元素也都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与H。 板书2.与水的反应 老师请大家写出Na、K、Rb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10、式。 找一个同学上黑板板书 Na2H2O=2NaOHH K2HO=2KOHH 2Rb2H2O=2RbOHH 老师预料它们与水反应的猛烈程度并证明理由。 学生回答 讲解上面的试验及大量事实说明,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它们的金属性由锂到铯渐渐增加。 过渡由刚才我们所学的碱金属的化学性质可知,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随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出肯定的相像性和递变性。那么,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是否也符合上述规律呢? 大家分析课本上表21,并总结出碱金属元素物理性质的特点和递变规律。 板书三、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老师请大家将分析结果填入下表: 板书 LiNakRbCs 相 似 点
11、 颜色 硬度 密度 熔沸点 导电导热性 递变性 密度改变 熔沸点改变 学生活动,填表 讲解因为锂的密度比煤油小,因此,不能保存在煤油里,通常保存在石蜡中。 小结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上的相像性和递变性,确定了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像性和递变性。 投影练习 1.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质是很强的还原剂 B.碱金属与非金属干脆化合后都生成盐 C.随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增加,单质的熔沸点降低 D.原子电子层越多,其单质与水反应越猛烈 E.钾是最活泼的金属 2.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状态存在?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12、不同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渐渐增大。 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的反应 点燃 NaO=NaO 点燃 4LO=LO 2.与水的反应 NaHO=NaOHH 2KHO=KOHH 2bHO=2RbOHH 三、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LiNakRbCs 相 似 点 颜色 均为银白色(Cs略带金色) 硬度 松软 密度 较小 熔沸点 较低 导电导热性 强 递变性 密度改变 渐渐增大(K特别) 熔沸点改变 单质的熔沸点渐渐降低 教学说明本节课从试验对比和理论分析入手,总结出了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像性及递变规律。老师在讲解并描述本节课的同时,要特殊留意启发,引导学生从物质的结构入手来分析物质
13、的性质并渐渐使学生学会比较的学习方法,以此来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学问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三化学教案:碱金属教学设计 【易错指津】 1.留意钠及其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浓度的计算中,Na及Na2O2溶于水均会产生气态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应是原混合物质的质量总和减去产生气体的质量。 2.留意Na2O2跟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的先后依次。若先发生反应:2 Na2O2+2H2O=4NaOH+O2,必还发生2NaOH+ CO2=Na2CO3+H2O,即应先考虑Na2O2跟CO2的反应。 3.正确理解“焰色反应”: (1)它是元素的一种物质性质。无论是金属离子或
14、金属原子均能发生焰色反应。它属物理改变过程。 (2)不是全部元素都有特征的焰色。只有碱金属元素以及钙、锶、钡、铜等少数金属元素才能呈现焰色反应。 (3)焰色反应的显色过程与气体物质燃烧时产生各色火焰的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分。焰色反应并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自身发生燃烧反应而产生各种颜色火焰的过程,而是它们的原子或离子的外围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的各种颜色的光的过程。 【典型例题评析】 例1 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2022年上海高考题) 高沸点 能溶于水 水溶液能导电 低熔点 熔融状态不导电 A. B. C. D. 思路分析:碱金属与卤素两族元素为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为
15、离子化合物,选项中符合离子晶体的通性。 答案:A 方法要领:从物质结构的观点动身,理解物质所详细的性质。 例2 下列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1996年上海高考题) A.干冰灭火剂 B.黄沙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 思路分析:Na为活泼金属,除能与O2反应外,还能与H2O、CO2等物质反应。干粉中NaHCO3受热会分解产生H2O和CO2;泡沫灭火剂中含水等物质。 答案:B 方法要领:灭火一是降低温度,二是隔绝空气,此外灭火剂不能和被扑救的物质发生反应。解题中应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相宜的方法。 例3 联合制碱法中关键的一步是把NH4Cl从几乎饱和的NaHCO3溶液中分别
16、出来,为此依据NaCl和NH4Cl溶解度的差异,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某种气体,同时加入磨细的食盐,可析出不夹带NaHCO3的NH4Cl.NaCl和NH4Cl共同存在时的溶解度曲线以下操作正确的是(1998年上海高考题) 思路分析:本题是电离平衡与溶解平衡统一在联合制碱法中一个很好的实力考核点。由于通入NH3使HCO3-与NH3.H2O反应转化为CO32-、NH4+ 与H2O,使NaHCO3转化为Na2CO3而不易析出,又由于增加了NH4+,并在降温条件下更易使NH4Cl析出(依据NaCl与NH4Cl共同存在时的溶解度曲线)。这是特别奇妙的综合分析实力的考核。 答案:D 方法要领:选项已指明白通过两
17、个操作可达目的。由溶解度曲线知温度应低为好;再结合:NH4Cl(s) NH4+Cl-,要析出NH4Cl晶体,可增加NH4+,因此可通入NH3。 例4 (1)分别写出由氧在肯定条件下,生成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必需注明反应条件)。(2000的广东高考题) O3: Na2O2: Na2O: (2)指出氧在下列各物质中的化合价: O3: ; Na2O2: ; Na2O: (3)KO2能汲取CO2生成K2CO3和O2,故可用作特别状况下的氧气来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人体内O2-离子对健康有害,使人过早苍老,但在催化剂SOD存在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2-+ H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碱金属元素 化学教案 碱金属 元素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