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案:《油脂》教学设计.docx
《高一化学教案:《油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教案:《油脂》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化学教案:油脂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教案:氯气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氯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驾驭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试验中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3.使学生驾驭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引导学生视察、分析试验现象,培育学生的视察和分析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试验打算 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橡皮塞、铁架台、烧杯、集气瓶、水槽、试管、试管架、坩埚钳、红色布条、砂布、塑料片、培育皿。 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研讨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知道碱金属元素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肯定相像性的金属元素。
2、这一章我们将要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肯定相像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包括F、Cl、Br、I、At等五种元素。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特别广泛。 投影(第四章章图) 卤素中最主要的单质是氯气。这一节我们学习氯气,让我们先来学习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第一节 氯气 一、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视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 板书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 (二)化学性质 讲解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呢?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确定的,大家回忆一下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1.依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
3、什么? 2.写出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 板书1.与金属反应 2Na +Cl2 2NaCl 讲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氯气能否跟不活泼金属反应呢?让我们通过试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试验铜在氯气里燃烧(让学生动手试验、视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Cu+Cl2 CuCl2 讲解CuCl2溶于水,同学们可视察到不同的颜色,这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有关。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大时,溶液呈绿色,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小时,溶液呈蓝色。 练习 试验事实证明,在肯定条件下,氯
4、气可跟多种金属干脆化合。写出氯气跟下列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 1.跟铝反应:_ 2.跟镁反应:_ 氯气能跟多种金属干脆化合,那么氯气能否跟非金属反应呢?下面让我们来做H2在Cl2中燃烧的试验。 板书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学生试验H2在Cl2中燃烧(讲解操作要求和留意事项后,由学生动手试验,视察、描述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H2+Cl2 2HCl H2+Cl2 2HCl 讲解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HCl气体,HCl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做氢氯酸,亦称盐酸。同学们视察到的白雾就是HCl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所形成的盐酸小液
5、滴(酸雾)。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探讨 1.比较Cu在Cl2中燃烧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共同点。 2.燃烧是否肯定要有O2参与?比较铁、硫、碳在O2中燃烧与Cu、H2等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共同特点,并由此推论什么叫燃烧? 3.工业上用H2、Cl2合成HCl时,应选择什么条件?理由是什么?(选择平安的点燃条件和连续地合成HCl) 练习 试验证明,在肯定条件下,Cl2还可跟P、S、C等非金属干脆化合。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P在Cl2(不足量)里燃烧生成PCl3 2.P在Cl2(过量)里燃烧生成PCl5 3.C跟Cl2在肯定条件下化合生成四氯化碳 探讨 金属、非金属跟Cl2化
6、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改变?表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小结 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Cl2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 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非金属干脆化合。Cl2可用于合成盐酸,自来水常用它来消毒、杀菌。 Cl2还有哪些重要化学性质和用途?在试验室又如何制取?Cl-如何检验?将在下一节课中学习。 课外活动 通过查阅资料,列出Fe、Na、Cu、C、S、H2、CO、C2H5OH的颜色、状态、密度、沸点等物理性质,并通过试验,记录它们燃烧是否有火焰。想一想,火焰的产生跟上述哪种物质性质有关? 已知物质燃烧时,中心温度一般在 1 000 左右,燃烧时产生火焰的物质在
7、此温度下是什么状态?由此推论,物质燃烧呈什么状态时便可产生火焰。 第 二 课 时 复习提问 1.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S、C在O2中燃烧,以及H2、Cu在Cl2中燃烧,有何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能跟多种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化合,它能否跟某些化合物反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水反应的有关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次氯酸有何重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板书3.氯气与某些化合物反应
8、 Cl2+H2O = HCl+HClO 演示次氯酸的漂白作用(试验4-4)。 探讨Cl2可以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 在演示试验4-4时,多余的Cl2用氢氧化钠溶液汲取,那么Cl2跟 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了什么物质?市售的漂白粉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什么?漂粉精的生产原理、漂白原理又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碱反应的有关内容。阅读后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Cl2跟NaOH溶液反应。 2.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作用制取漂粉精。 3.漂粉精为什么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板书 Cl2+2NaOH = NaCl+NaClO+H2O 2
9、Cl2+2Ca(OH)2 = CaCl2+Ca(ClO)2+2H2O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 探讨存放漂粉精时应留意哪些问题? 讲解Cl2的性质如此重要,用途又这么广泛,那么在试验室怎样制取Cl2呢? 板书二、氯气的试验室制法 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演示试验4-5(边演示、边讲解制取Cl2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程序,收集方法和尾气汲取)。 提问Cl2在跟金属、非金属单质以及某些化合物反应时,往往有氯化物生成,其中可溶性氯化物溶于水时,一般能电离出Cl-。那么,怎样检验这些可溶性的氯化物呢?它跟我们在初中化学里所学的检验
10、盐酸中Cl-的方法类似,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盐酸中Cl-的检验方法。 板书三、Cl-的检验 试验检验盐酸、NaCl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中的Cl-,并用Na2CO3溶液做对比试验。 练习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 Ag+Cl- = AgCl 2Ag+CO32- = Ag2CO3 Ag2CO3+2H+ = 2Ag+CO2+H2O 小结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试验室制取Cl2的反应原理及其装置。 Cl-的检验。 高一化学教案:钠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驾驭钠的化学性质; 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实力目标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
11、内在缘由,以提高自身视察实力和分析问题的实力。 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学问,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探讨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难点就是对试验现象的视察和分析。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洁介绍。 教法建议 1.采纳试验探究法,根据问题试验视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详细建议如下: (
12、1)尽可能地通过试验和视察得出结论。 (2)创建条件采纳边讲边做试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试验、边视察、边分析,最终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试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改变而引入。 2.深化挖掘学问之间的联系,使新学问纳入学生已有的学问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学问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行分。 (2)可让学生标出 与 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学问。 (3)应将 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充分体现结构确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
13、性质这一思想。 (4)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后,紧接着可让学生探讨“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成什么物质?”再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试验来验证。使学生对初中学习的金属活动性依次有一个更深化、更全面、更科学的相识,从而使学生相识到任何规律都不是肯定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普遍性中存在特别性的科学思想。 高一化学教案:硫酸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硫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是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典型的含氧酸,所以驾驭硫酸的性质,有助于学生系统驾驭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
14、的酸一一硫酸基础之上的,对其物理性质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已经有了肯定的了解,同时是在学习过电离理论及氧化还原学问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相识浓硫酸的性质。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最高价,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这就确定了它有别于稀硫酸的性质即它的特性,在特性中的强氧化性又是一个特别典型的重要性质,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学问,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 用。 2教材的编排中体现的五条学问脉络 1.学问线: 学问发展线索:酸的通性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特别性氧化还原反应 内容深广度(要点):相识酸的通性知道稀硫酸的通性驾驭浓硫酸的特性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学生相识发
15、展线 学生的相识发展脉络:首先从初中化学的有关内容人手,先复习稀硫酸的性质,然后通过活动质疑,为物质的性质的预料供应思路。 3问题线:通过“思索与沟通”,应用初中化学学问了解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再通过设计阅读导向性问题提纲引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最终用科学试验解决问题。 4话动线:学生阅读课本获得信息,学生动手试验,小组探讨,老师演示试验 5情景线:生活素材课本素材科学素材生活素材 五条线索间的关系: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学问线和学生相识发展线确定了教学的目标,问题线、活动线和情景素材线呈现了实现目标的途径。 【二】学情分析: 1已知:学生在初中已驾驭了硫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因而我在本节课中仅
16、以学问回顾的方式提出,使硫酸学问完整化 2想知: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有关学问 3未知:学生在初中几乎没有涉及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因而我认为这是本节课须要用探究的方法重点突破的内容 4试验探知:实行学生做试验,亲身体验,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强化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概念及区分 (三)学习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复习回忆巩固稀、浓硫酸的共性:酸性;、探究识记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通过探究理解驾驭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阅读自学,通过对硫酸性质的相识明确其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无机物性质的试验,培育学生试
17、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通过阅读、查阅、探讨和概括有关硫酸的学问,培育学生获得学问以及信息加工实力;驾驭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的一般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硫酸的重要用途,相识硫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通过试验探究活动,体验试验对相识和探讨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实事求是、创新的良好品质。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动身,为体现科学学问探究的过程,采纳“问题试验视察分析结论应用”的程序进行教学。在复习巩固旧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脂 高一化学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