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成本管理解决方案之实际成本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成本管理解决方案之实际成本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制造业成本管理解决方案之实际成本法成本管理的基础是成本信息,而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取决于选择一个适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因此,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成本管理模式。 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主要在以下三点: 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如何确定成本计算期;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是否分配以及如何分配。 其中,如何确定成本对象是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确定成本对象的原则是: 1。符合企业生产特点:即生产工艺技术过程的特点和生产组织的特点。工艺技术过程即产品的加工过程,可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产品生产组织特点是指产量的多少、产品生产的重复性和产品品种的稳定程度,可分为
2、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成批生产又分为大批生产和小批生产)、单件生产。大批生产类似于大量生产,小批生产与单件生产类似。 2。满足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管理要求是指基于成本管理的目标,决定是否要求计算半成品和中间步骤成本。 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以成本计算对象命名的,包括品种法、订单法(分批法)、分步法。这些方法是按照生产实际耗费来计算成本,所以又都属于实际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对应的成本计算法是标准成本法,以后又发展出基于作业动因分配生产费用的作业成本法,但后两种方法一般会结合实际成本法综合应用;此外,按生产步骤设置组织结构并考核业绩的大型企业常采用多级成本管理制度;为进行成本的实时掌控不少企业还提出了“
3、日成本管理”的要求。 以下就各种成本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介绍用友方案如何支持这些成本管理模式。 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按照生产的实际耗费来计算成本的方法。实际成本法通常按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命名,包括品种法、订单法(分批法)、分步法。 品种法 1、应用模式说明 品种法主要适合于大批量、流程式生产的企业,通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产品品种非常多,生产过程比较简单,不要求分步骤核算成本,成本核算上要求按品种简单归集和分配成本,月末通常有在制品成本。 品种法特点: 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以产品开设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成本要素)开设专栏,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直接记入产品成本单中的有关栏目,
4、共同费用在经过分配后记入有关栏目; 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由于生产量大,连续不断,只能定期在月末计算当月产出的产品成本,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月末一般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各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到的生产费用额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2、应用流程 品种法应用流程如图3.3-1示。 1)建立成本核算基础: 初始参数设置:确定是否有辅助生产以及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是否有联副产品以及联副产品定价方法、是否计算废品成本、选择成本制度为实际成本制度等。 建立产品及物料档案:明确物料类型、是否成本对象、计价方式、非按订单核算
5、等属性。 定义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成本费用发生的地点,所有间接成本费用均要先按成本中心归集。然后经过成本分配处理,才能计入成本中心的成本对象上,并在成本计算单上反映出来。成本中心可以对应当前工厂中的一个生产部门,也可以对应一个工作中心。 定义生产BOM:BOM决定了产品的父子关系,制造系统根据该结构自动生成备料计划再由备料计划生成材料出库单,成本系统可根据产品领用关系从子向父进行成本结转。此外,可根据该物料在BOM中的定额消耗量计算标准成本。 定义成本要素:定义各类成本要素(成本项目)并明确数据来源和取数方式,分配到各成本中心。 定义成本动因:包括默认动因与自定义动因。 成本结转方法定义:定义
6、完工、在产、废品成本的结转方法。 期初在产品录入:按“成本中心产品成本要素”录入期初在产品成本。 2)成本资料归集 材料成本归集:从存货核算系统获取当期消耗的原材料及半成品数据,包括直接材料费用和间接材料费用。 材料成本调整:把一个产品的直接材料调整到另外一个产品上。 成本费用单:除材料费和辅助费用外,企业发生的其它成本费用,如:制造费用、人工费,通常先按成本中心归集,再分配计入成本对象。数据可以通过手工输入,也可以从总账、薪资、福利、报账、固定资产系统获取成本费用(通过管理会计平台,定义成本单据模板和成本要素对照表)。 外购辅助服务消耗:归集各部门和成本中心耗用从外部购买的的各种辅助服务。如
7、:水、电等的消耗量。外购辅助服务费用不参与辅助生产的交互分配。 自制辅助服务消耗:归集各部门和成本中心耗用企业自产的各种辅助服务的消耗量。 完工产量统计:统计各成本中心的完工产量,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通过存货核算取得。 废品损失及废品回收统计:统计各会计期间废品的发生量及废品回收的金额。 在制品统计:统计各成本中心的在产品数量。 约当系数录入:录入在产品、废品的约当系数,用于计算约当产量。3) 成本分配、计算与结转 数据检查:检查数据正误以及是否符合成本计算要求; 成本中心费用结转:将上级成本中心或同级成本中心的费用转入目标成本中心;经过成本中心费用结转,所有的生产费用全部会转至有产出的成本中
8、心; 公共费用分配:将各成本中心没有明确成本对象的各种成本费用按成本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 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到最终收益的成本对象上。系统支持两种分配方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计算与结转:首先计算联副产品成本,然后计算废品损失成本,再后将产品成本在完工和在产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最后把完工成本写入产成品入库单中(是否计算联副产品、废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可选择)。 分步法 1、模式说明 分步法是指以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生产成本的方法。 根据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进行区分,分步法分为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产品成本的
9、分步法)和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反映方法的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综合结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以下仅详细分析逐步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成本计算对象是产成品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 成本计算期按月分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与生产周期不一致; 各生产步骤都需要计算所产半成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事务的转移而结转,直到最后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因此,月末各生产步骤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完工产品是指各生产步骤已经完工的办成品(最后生产步骤为产成品);在产品是指各生产步骤正
10、在加工尚未完工的在制品。 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程序如图3.3-2示: 2、应用流程 分步法应用流程如图3.3-3。 1)建立成本核算基础: 初始参数设置:启用工艺路线、确定是否有辅助生产以及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是否有联副产品、是否计算废品成本、选择成本制度为实际成本制度、按成本中心统计产量等。 建立产品及物料档案:明确物料类型、是否成本对象、计价方式、非按订单核算、是否分项结转等属性。 定义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成本费用发生的地点,所有间接成本费用均要先按成本中心归集。然后经过成本分配处理,才能计入成本中心的成本对象上,并在成本计算单上反映出来。成本中心可以对应当前工厂中的一个生产部门,也可
11、以对应一个工作中心。 定义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是产品或半成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对于成本而言是指产成品或半成品在加工过程中会在哪些成本中心发生成本。 定义生产BOM:BOM决定了产品的父子关系,制造系统根据该结构自动生成备料计划再由备料计划生成材料出库单,成本系统可根据产品领用关系从子向父进行成本结转。此外,可根据该物料在BOM中的定额消耗量计算标准成本。 定义成本要素:定义各类成本要素(成本项目)并明确数据来源和取数方式,分配到各成本中心。 定义成本动因:默认动因与自定义动因。 主联副成本分摊定义:定义联副产品的定价方法、定义联副产品分摊方法。 成本结转方法定义:定义完工、在产、废品成本的结转方法
12、。 期初在产品录入:按“成本中心产品成本要素”录入期初在产品成本。2)成本资料归集 材料成本归集:从存货核算系统获取当期消耗的原材料及半成品数据,包括直接材料费用和间接材料费用。 材料成本调整:把一个产品的直接材料调整到另外一个产品上。 成本费用单:除材料费和辅助费用外,企业发生的其它成本费用,如:制造费用、人工费,通常先按成本中心归集,再分配计入成本对象。数据可以通过手工输入,也可以从总账、薪资、福利、报账、固定资产系统获取成本费用(通过管理会计平台,定义成本单据模板和成本要素对照表)。 外购辅助服务消耗:归集各部门和成本中心耗用从外部购买的的各种辅助服务。如:水、电等的消耗量。外购辅助服务
13、费用不参与辅助生产的交互分配。 自制辅助服务消耗:归集各部门和成本中心耗用企业自产的各种辅助服务的消耗量。 自制半成品转移单:归集不进行入出库操作的半成品在两个成本中心的转入转出数量。 完工产量统计:统计各成本中心的完工产量,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通过存货核算取得。 废品损失及废品回收统计:统计各会计期间废品的发生量及废品回收的金额。 在制品统计:统计各成本中心的在产品数量。 约当系数录入:录入在产品、废品的约当系数,用于计算约当产量。 3) 成本分配、计算与结转 数据检查:检查数据正误以及是否符合成本计算要求; 成本中心费用结转:将上级成本中心或同级成本中心的费用转入目标成本中心;经过成本中心
14、费用结转,所有的生产费用全部会转至有产出的成本中心; 公共费用分配:将各成本中心没有明确成本对象的各种成本费用按成本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 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到最终收益的成本对象上。系统支持两种分配方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计算与结转:首先计算联副产品成本,然后计算废品损失成本,再后将产品成本在完工和在产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最后把完工成本写入产成品入库单中和自制半成品转移表中。如果该产品有出库,通过存货核算系统自动计算该产品的出库成本;如果该产品是半成品,系统会自动更新材料消耗表。系统会按BOM中各产品的父子关系,从底层向顶层逐层进行
15、结转(因为只有先结转底层产品的完工成本,系统才能确定产品入库成本并计算该产品的出库成本,进而才能确定其父项产品耗用该产品的实际成本,然后才能结转父项产品的完工成本)。在不先结转子项产品的情况下,系统不允许结转其父项产品。 成本还原:若采用综合结转方式,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系统按BOM中定义的产品领用关系,把父项产品耗用子项产品的成本还原为子项的成本要素,并与父项产品成本要素合并,还原的结果,去掉了半成品成本要素。系统支持按实际成本的比例和按标准成本的比例进行成本还原。分项结转方式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订单法(分批法) 1、模式说明 订单法(分批法)是以生产订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
16、产品成本的方法,是否要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需要根据管理上的要求确定。如果不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计算程序类似于品种法;如果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计算程序类似于分步法。后续的流程图将以计算半成品成本为例进行分析。 订单法(分批法)特点: 以生产订单为成本计算对象,按生产订单开设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周期不固定,与生产周期相同,一般是在一批产品全部完工后才能通过成本计算单将生产费用归集完整,计算成本,所以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而与生产周期一致; 一般不强调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订单法下,常常是在一批产品全部完工后才计算成本,因此一般没有在产品,不必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但若一批
17、产品跨月陆续完工,那么生产费用就需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应用流程 订单法应用流程如图3.3-4。 1)建立成本核算基础: 初始参数设置:启用工艺路线、确定是否有辅助生产以及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是否有联副产品、是否计算废品成本、选择成本制度为实际成本制度、按成本中心统计产量等。 建立产品及物料档案:明确物料类型、是否成本对象、计价方式、按订单核算、是否分项结转等属性。 定义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成本费用发生的地点,所有间接成本费用均要先按成本中心归集。然后经过成本分配处理,才能计入成本中心的成本对象上,并在成本计算单上反映出来。成本中心可以对应当前工厂中的一个生产部门,也可
18、以对应一个工作中心。 定义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是产品或半成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对于成本而言是指产成品或半成品在加工过程中会在哪些成本中心发生成本。 定义生产BOM:BOM决定了产品的父子关系,制造系统根据该结构自动生成备料计划再由备料计划生成材料出库单,成本系统可根据产品领用关系从子向父进行成本结转。此外,可根据该物料在BOM中的定额消耗量计算标准成本。 定义成本要素:定义各类成本要素(成本项目)并明确数据来源和取数方式,分配到各成本中心。 定义成本动因:默认动因与自定义动因。 主联副成本分摊定义:定义联副产品的定价方法、定义联副产品分摊方法。 成本结转方法定义:定义完工、在产、废品成本的结转方法
19、。 期初在产品录入:录入期初在产品成本。 2)成本资料归集 材料成本归集:从存货核算系统获取当期消耗的原材料及半成品数据,包括直接材料费用和间接材料费用。 材料成本调整:把一个产品的直接材料调整到另外一个产品上。 成本费用单:除材料费和辅助费用外,企业发生的其它成本费用,如:制造费用、人工费,通常先按成本中心归集,再分配计入成本对象。数据可以通过手工输入,也可以从总账、薪资、福利、报账、固定资产系统获取成本费用(通过管理会计平台,定义成本单据模板和成本要素对照表)。 外购辅助服务消耗:归集各部门和成本中心耗用从外部购买的的各种辅助服务。如:水、电等的消耗量。外购辅助服务费用不参与辅助生产的交互
20、分配。 自制辅助服务消耗:归集各部门和成本中心耗用企业自产的各种辅助服务的消耗量。 自制半成品转移单:归集不进行入出库操作的半成品在两个成本中心的转入转出数量。 完工产量统计:统计各成本中心的完工产量,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通过存货核算取得。 废品损失及废品回收统计:统计各会计期间废品的发生量及废品回收的金额。 在制品统计:统计各成本中心的在产品数量。 约当系数录入:录入在产品、废品的约当系数,用于计算约当产量。 3)成本分配、计算与结转 数据检查:检查数据正误以及是否符合成本计算要求; 成本中心费用结转:将上级成本中心或同级成本中心的费用转入目标成本中心;经过成本中心费用结转,所有的生产费用全
21、部会转至有产出的成本中心; 公共费用分配:将各成本中心没有明确成本对象的各种成本费用按成本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 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到最终收益的成本对象上。系统支持两种分配方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计算与结转:首先计算联副产品成本,然后计算废品损失成本,再后将产品成本在完工和在产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最后把完工成本写入产成品入库单中和自制半成品转移表中。如果该产品有出库,通过存货核算系统自动计算该产品的出库成本;如果该产品是半成品,系统会自动更新材料消耗表。系统会按BOM中各产品的父子关系,从底层向顶层逐层进行结转(因为只有先结转底层产品的完工成本,系统才能确定产品入库成本并计算该产品的出库成本,进而才能确定其父项产品耗用该产品的实际成本,然后才能结转父项产品的完工成本)。在不先结转子项产品的情况下,系统不允许结转其父项产品。 成本还原:若采用综合结转方式,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系统按BOM中定义的产品领用关系,把父项产品耗用子项产品的成本还原为子项的成本要素,并与父项产品成本要素合并,还原的结果,去掉了半成品成本要素。系统支持按实际成本的比例和按标准成本的比例进行成本还原。分项结转方式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