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二次接线施工标准工艺示范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缆-二次接线施工标准工艺示范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二次接线施工标准工艺示范卡.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1 适用范围本工艺示范卡适用于机组控制室、电子间盘柜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各配电室配电盘柜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就地控制箱、端子箱、接线盒、事故按钮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等,其他接线施工作业的工艺要求可以参照执行。2 工艺流程3 工艺质量标准、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3.1 盘前电缆整理3.1.1 电缆接线前,进盘电缆(桥架水平段与盘之间)由该盘接线人员负责整理,根据端子排的位置,以“从下到上,从内到外”为电缆编排原则,对所有电缆进行合理的编扎。3.1.2 进盘电缆采用桥架作为引上电缆的固定装置,如图所示。 -_采用电缆桥架引入3.1.3 如进盘电缆的引入装置采用支
2、架式时,电缆一般采用从桥架底部引出,应事先在电缆引出的横档上绑扎临时扎线,如下图所示,引出电缆的底部及弯曲半径应一致如下图所示。下引的电缆应先采用临时固定 引出电缆的弧度一致、排列整-_齐3.1.4 进盘电缆垂直段编扎间距约为 20cm(若桥架每档绑扎) ,绑扎线应与电缆轴线垂直,电缆间隔均匀;层叠的电缆绑扎线应在同一高度,绑扎后应整齐美观。3.1.5 电缆排列之前,施工人员要按图纸全面核对电缆,并根据电缆数量及方位,全面规划盘柜内的电缆排列方式,要坚持对称均匀的排列原则,坚持“先中间后两边”的排列原则,并考虑后续电缆敷设的空间,如图所示。电缆在盘柜内排列固定(单层)3.1.6 当盘内电缆较多
3、时,电缆采用分层固定,排列宽度按照盘内空间取舍,要求接近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内层,接远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外层;第一层电缆固定在柜体上,第二层电缆固定在第一层电缆上,以此类推。电缆排列以不超过 2层为宜,如图所示。-_电缆头排列固定(双层并列)3.1.7 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3.2 电缆头固定、制作和标识3.2.1 电缆排列固定后,应做好盘柜的临时封堵,以防接线时的废料掉入下方桥架内。-_盘柜临时封堵3.2.2 电缆号牌采用四孔机打型 PVC 电缆牌,用专用打印机进行打印,要求字迹清晰,不得脱落,字体统一为黑色。盘柜、接线盒内用腊线悬挂,再用白色扎带整理固定在每根电
4、缆的电缆头附近,一般固定高度为电缆头剥切位置向下10mm,同排高度应一致,蜡线应隐蔽处理。电动门等就地设备使用尼龙扎带固定在与之连接的软管接头附近。 3.2.3 电缆头制作前应首先考虑电缆有适当的预留长度,并与盘内其它电缆的预留量保持一致。由于不同类型的盘柜内部结构差异较大,电缆头固定位置可根据盘柜内部空间实际大小设定,但须高于盘底电缆封堵层 100mm300mm,同时注意电缆头不能靠端子排或线槽太近,避免不合理的布线影响芯线的正常走向。电缆固定应用黑色电缆扎线、线束绑扎应用白色扎带。3.2.4 电缆整理完毕后宜用木条将电缆作临时固定,防止剖割电缆时移位影响工艺一致性;剖割时用切割刀围着电缆剖
5、割点环切,切割深度应刚好把电缆外层(绝缘层)剥离,不得伤及电缆内部的绝缘层和线芯;电缆头的切割位置保持一致。3.2.5 根据电缆的规格、型号选择相应规格的黑色热缩套管,热缩套管下料长度要求为 60mm,套入电缆的位置应以电缆剖割点基准线,基准线上方(芯线处)为 20mm,基准线另一端为 40mm,如图所示。-_电缆头制作示意图3.2.6 电缆绝缘填充物采用黄色绝缘带包扎,包扎应均匀、严密,包扎后的外径宜略小于电缆外径的 2-3mm。3.2.7 铠装电缆钢带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将钢带用黄绿接地线焊接后引出;屏蔽电缆采用铜线屏蔽时,可沿着铜线穿入相应的同色塑料管引出;电缆内无屏蔽铜线时,则用接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缆 二次 接线 施工 标准 工艺 示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