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27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2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27页).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3、闪光-预热-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过程,施焊时首先连续闪光,使钢 筋端部闪平,然后同预热闪光焊。焊接钢筋直径较粗时,宜用此法。4、焊后通电热处理:方法是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钢筋;接头降温 至暗黑后,即采取低频脉冲式通电加热,当加热至钢筋外表呈暗红色或桔红式时,通电 结束;松开夹具,待钢筋冷后取下钢筋。5、钢筋闪光对焊参数(1)、对焊电流参数: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分为强参数(即大电流和短时间) 和弱参数(即电流较小和时间较长)两种,采用强参数可减J、接头过热并提高焊接效 率,但易产生淬硬。(2)、
2、闪光对焊参数: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应合理选择对焊参数。焊接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 及变压级次。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等参数。B、对焊操作要求:II级钢钢筋对焊:II级钢筋的可焊性较好,焊接参数的适应性较宽,只要保证焊缝 质量,拉弯时断裂在热影响区就较小。因而,其操作关键是掌握合适的顶锻。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其操作要点为: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 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速有力。C、对焊考前须知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的铁锈污泥等,防止夹具和钢筋间接触不 良而引起“打火”。钢筋端头有弯
3、曲应予调直及切除。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件(不小于2个) 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方能成批焊接。3、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筋特性、气温高低,电压。焊机性能等情况由操作焊工自行 修正。4、焊接完成,应保持接头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 起接头弯曲。当焊接后张预应力钢筋时一,焊后趁热将焊缝毛刺打掉,利于钢筋穿入孔道。5、不同直径钢筋对焊,其两截面之比不宜大于1.5倍。6、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3)、电渣压力焊操作的施工工艺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 筋焊合。A、电渣压力焊工艺电渣压力焊接工艺分为“造
4、渣过程”和“电渣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不间断的连续 操作过程。1、“造渣过程”是接通电源后,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产生电弧,焊剂在电弧周围熔 化,在电弧热能的作用下,焊剂溶化逐渐增多,形成一定深度渣地,在形成渣池的同时 电弧的作用把钢筋端面逐渐烧平。2、“电渣过程”是把上钢筋端头浸入渣池中,利用电阻热能使钢筋端面熔化,在钢 筋端面形成有利于焊接的形状和熔化层,待钢筋溶化量到达规定后,立即断电顶压,排 出全部溶渣和溶化金属,完成焊接过程。B、电渣压力焊施焊接工艺程序安装焊接钢筋一安装引弧铁丝球一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一装放焊剂一接通电源, “造渣”工作电压4050V, “电渣”工作电压2025V一造渣过
5、程形成渣池一电渣过 程钢筋端面溶化一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一卸出焊剂拆卸焊盒一撤除夹具。1、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夹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 中心线要一致。2、安放引弧铁丝球: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球安放在上。下钢筋焊接 端面的中间位置,放下上钢筋,轻压铁丝球,使接触良好。放下钢筋时,要防止铁丝球 被压扁变形。3、装上焊剂盒: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然后再装上焊剂盒,并往 焊剂盒满装焊剂。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防 止焊剂泄漏。4、接通电源,引弧造渣: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时将上钢筋微微 向上提,弓燃电弧,同
6、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造渣过程”工作 电压控制在4050V之间,造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电时间的5、“电渣过程”: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过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 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 上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电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2025V之间,电渣通 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需时间的l/4o6、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 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7、卸出焊剂,撤除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卸出焊剂时,应将料斗卡在剂盒下方, 回收的焊剂应除去溶渣及杂
7、物,受潮的焊剂应烘。焙干燥后,可重复使用。8、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 切除重焊。十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底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清理垫层一弹钢筋位置线一绑扎底板下层筋一绑扎下层横向筋 一放置并固定马凳筋一绑扎上层横向筋一绑扎上层筋一钢筋验收。1.1、 清理干净底板垫层,不得有杂物。然后弹好底板钢筋的位置线,同时弹好柱 墙钢筋位置线,并摆放下层钢筋;1.2、 绑扎钢筋时,纵横两个方向所有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成八字型),不得漏扣;1.3、 绑好底层钢筋后,按照间隔l.OmX 1.0m,放置马凳筋;为加强马凳筋与底板 钢筋的整体性,在支撑与底板筋之间加设斜向
8、辅助支撑,辅助支撑分别与支撑和底板钢 筋焊接。支撑筋高度为:底板厚度一上下保护层厚度一上下排钢筋直径,其他尺寸如图 所示。马凳筋采用20钢筋按以下图所示进行加工:20与底板钢筋电 弧焊点焊冏定1000底板马凳筋布置图如下:柱距Z底板马凳筋布置图o注:其他部位的高度和长度待设计图纸出来另行确定。1.4、 底排钢筋采用4cm厚的水泥砂浆或朔胶垫块按照间隔1M呈梅花状布置。1.5、 拉通线确定上层横向钢筋的位置,并在马凳筋及周边砖胎模上用粉笔划出上层 横向筋位置线并绑扎。1.6、 在绑扎好的上层横向钢筋上面拉通线,确定上层竖向钢筋的位置并作好标记, 绑扎上层竖向钢筋。1.7、 根据放好的墙、柱位置线
9、,绑扎牢固插筋,插好筋后要进行核对检查,柱筋 的直螺纹丝扣局部要带上塑料保护帽;柱插筋的底部弯曲部位及与底板上部钢筋相交部 位应分别套上一个箍筋,墙插筋应其底部弯曲部位及与底板上部钢筋相交部位分别绑扎 两道通长水平筋,并将墙、柱插筋与底板筋相交接的地方进行点焊,以便固定牢固。1L2、柱钢筋绑扎1)、柱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放样定位一-套柱箍筋一- 搭接绑扎或焊接竖向受力筋一- 画箍筋间距线一-绑 箍筋2)、柱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A、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 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 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
10、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 ,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 90 oB、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下表采用。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表表6.2.2: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Z锚固长度Io(25%)搭接长度11(50%)-搭接长度li(100%)搭接长度hC20上C3C一340C2。C25C30C35C40C20C25C30C35C4002002503。C35340HPB235(0)-、二级36d31d27d25d23d43d37d33d30d28d50d43d38d35d32d58d50d43d40d37d三级33d28d25d2
11、3cl2-d40d34d30d28d25d46d39d35d32d29d53d45d40d37d34d四级31 d27d24d22d20d37d32d29d26d24d43d38d34d31 d28d50d43d38d35d32dHRB335 一、二级44d38d34d31d29d53d46d41d37d35d62d53d48d43d-1 :::70d6-d54d50d46d三级41d35d31d29d26d49d42d37d35d31d57d49d43d41d36d66d56d50d46d42d四级39d34d30d27d25d47d41 d36d32d30d55d48d42d38d35d6
12、2d54d48d43d40dHRB400 ()RRB400 (蛙)二级53d46d41 d37d34d64d55d49d44d41 d74d64d58d52d48d85d74d66d59d54d三级49d42d37d34d31d59d50d44d41d37d69d59d52d48d43d78d67d59d54d50d四级46d40d36d33d30d55d48d43d40d36d64d56d50d46d42d74d64d58d53d48dC、柱竖向筋采用机械或焊接连接时,按规范要求同一段面50%接头位置。第一步 接头距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H/6,不在箍筋加密区。D、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
13、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E、柱箍筋绑扎:(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 缠扣绑扎,如以下图。(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局部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拄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4)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问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及 施工规范,不大于100mm且不大于5d的要求(d为主筋直径)。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 拉筋应钩住箍筋。(5)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 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
14、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同时,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 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6)墙体拉接筋或埋件,根据墙体所用材料,按有关图集留置。(7)柱筋到结构封顶时,要持别注意边柱外侧柱筋的锚固长度为L7Lae,具体参 见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民用框架、框架一剪力墙、剪力墙局部框支剪力 墙)中的有关作法。同时在钢筋连接时要注意柱筋的锚固方向,保证柱筋正确锚人梁和 板内。11.3、地下室剪力墙钢筋绑扎1)、剪力墙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立24根竖筋一-画水平筋间距一-绑定位横筋一-绑其余横竖筋2)、剪力墙钢筋绑扎的操
15、作工艺A、立2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 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 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B、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符合设计要 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表”。C、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D、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 符合设计要求。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
16、埋铁件, 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E、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 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F、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模板上口加角铁或用梯子筋将伸出的 竖向钢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护,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 确。G、对墙体位置进行放线后检查墙筋位置是否正确,如果偏位必须采取与柱相同的 纠正措施,进行处理、改正。H、为保证墙平面位置、截面尺寸、钢筋间距及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绑扎 墙筋时应在墙体竖直方向加设墙水平定位筋,定位筋的构造形式如以下图:h为墙厚-2倍 保护层
17、厚;b为水平钢筋间距;hl为墙厚-2倍(保护层厚度+墙水平筋直径);H为墙 厚;he为钢筋搭接长度。定位筋架立筋1/2土啬冏7剪力墙竖向定位筋I、碎墙水平筋端部及转角构造碎墙水平结构在端部弯钩的弯折长度为15d (d为端部暗柱主筋直径),假设墙厚小于 15d时,端部应加设型卡钢筋,严格保证剪力墙水平筋在端部的交圈连续。丁字墙墙身水平分布筋连接构造端部墙墙身水平分布筋连接构造J、碎墙水平筋在转角处应按1.3倍锚固长度进行搭接处理,不能做成墙水平筋锚入0.35Lae0.35Laep m柱。具体做法如以下图:转角墙墙身水平分布筋连接构造K、碎墙水平钢筋应紧贴暗柱或附墙柱纵向钢筋伸入柱内。1L4、梁钢
18、筋绑扎1)、梁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A、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 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一-穿次梁 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一-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一-按箍筋间距绑扎一-穿次梁上 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B、模外绑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一-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一- 在横杆上面放箍筋一-穿主梁 下层纵筋一-穿次梁下层钢筋一-穿主梁上层钢筋一-按箍筋间距绑扎一-穿次梁上层纵筋一-按箍筋间距绑扎一-4由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2)、梁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A、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B、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
19、分开; 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 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 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 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 解决。C、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 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 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以下图。D、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
20、钩采用135 ,平直局部长 度为WdoE、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 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 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 扎到位。F、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 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G、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 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 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
21、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 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 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1L5、楼板钢筋绑扎1)、楼板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清理模板-4莫板上画线- 绑板下受力筋一- 绑负弯矩钢筋2)、楼板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A、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B、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 时配合安装。C、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
22、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绑扎板筋时一般 用顺扣(图2-20)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 (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D、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蹬,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 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E、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马蹬,间距1.0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 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盖铁下部安装马蹬,位置同 垫块。11.6、 楼梯钢筋绑扎1)、楼板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划位置线一- 绑主筋一-绑分布筋一-绑踏步筋2)、楼板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A、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编制依据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 工程 专项 施工 方案 2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