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案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案例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 名称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材分析一、课文主要内容我爱家乡山和水选自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 上册,是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的第一课。本 单元的学习内容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 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资料等方式来了解、赞美 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和文化生活,从而激发学生 热爱家乡的感情和乐于为家乡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二年级学生初步具有了观察社会的意识,但因生活 阅历、年龄等因素影响缺乏对家乡的了解和感知。本课 设计了 “我家门前一条河”“周围街道趣味多”“自古 名城多名人”“一草一木我爱她”等活动,让学生在借 汾河谈家乡美
2、景、唱儿歌探寻趣味街巷、看剧场了解古 代名人、小太原夸大太原等一环扣一环的形式多样环节 中,从不同角度发现和感受家乡的美,加深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和自豪感。通过本课学习,主旨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和感 受家乡的美,增进对家乡的了解,从而加深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和自豪感。学。我爱家乡山和水,意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 感。本人在教学中通过三个活动,到达了预期的教学目 标,使生深刻了解了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总结后有以 下几点:1 .对家乡的概念理解不清晰,不能准确定位家乡。2 .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了解不够。3 .语言表述不准确,图画语言有待加强。针对出现的
3、问题,我在其他班的教学中进行了改 进。在上课前明确了家乡的概念,并教授了相关的内容。 运用比照的形式使生对家乡和家的概念进行了区别。通过提问,我发现学生对家乡,可以说是非常不了 解,暴露出学生并没有留意身边的事物,且眼界过窄, 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索。这对学生的以后开展 非常不利。针对此,我采用微视频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 对家乡的兴趣,通过活动引导其去发现家乡美。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能了解家乡那么多的历史文 化,自然风光,产生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本课的教学目 标基本到达了。二、教学重点1 .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家乡 的故事和家乡的歌舞曲艺。2 .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发现家乡
4、的美。3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培养热爱家 乡的情感。三、教学难点1 .学习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收集资料的方 式学习,进行简单整理应用,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进行 汇报。2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根据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在生活化、活动化理念 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家乡的故事 和家乡的歌舞曲艺;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 景,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过程和方法:学习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收集资料的方式 学习,进行简单整理应用,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进行汇报。鉴于二年级学生
5、年龄小,观察能力较差,对家乡感 情、体验不够,我把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学生们课下到家乡的相关图 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组织学生课前与家乡有关的资料。作为老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有充分的把握,还要 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了解学生是针对性教 学的基础。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对家乡的相关学生学习能知识、自然风光了解很少。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组织语力分析言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在学生 已有知识水平基础之上让学生利用各种手段去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内化,加以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辅助 其感
6、受到家乡的美丽,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家乡的山山水水,亲 近家乡,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然而二年级学生年龄 小,对家乡熟悉的一草一木缺少主动发现美的能力,更 缺乏情感体验,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通过不同途 径,从不同角度发现家乡的秀美景色,主动感受家乡自 然风景的美好。值得注意的是,家乡的美并不止于景色 美,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思考人与家 乡的关系,在家乡风景背后的生动故事中唤起已有的生 活体验,生成对家乡热爱、亲近的情感。这对于教学来 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家乡的美,通过美的感 受激起他们爱的情感。我觉得引导低年级学生
7、感受家乡 自然与人文之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范例引领,发现美。2、实践参与,体验美。3、生活再现,融入美。4、延伸践行,创造美。在本课的设计上,我紧扣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 活动性的原那么,通过创设生活中有趣的活动情况,捕捉 鲜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 的山和水。活动一:聊聊什么是家乡一一我的家乡在哪里。1、看一看。我首先指导学生看微视频、课文插图,识图教学在 低年级教学中是很普遍、很多见的。我通过引导学生仔 细观察画面继而提出让学生说说图中有谁?他们在干 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心情如何?他们喜欢自己的 家乡吗?引导学生观其形、察其言、度其心,使学生进 行情感体验
8、,使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创造内容, 融入自己的生活世界,在逐渐创生的具有丰富不确定性 的气氛中,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在此基础上, 我带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书中的小诗,由此引出下一个 话题。2、说一说。我对同学们说:图中的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那么 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家乡美吗?老师很想到你们 的家乡去游览观光,你们欢迎吗?在我的启发下:同学 们就可以将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或展示家乡迷人的风光 或讲出家乡动人故事或出示家乡丰富特产等进行整理、 交流。进一步到达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以家乡自豪的 目的。活动二:我的家乡美在哪一一发现家乡的美1、画一画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因
9、 此,在课程实施中,老师重视指导学生活动,让更多地 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 内化的道德品质。在让学生充分谈论家乡,对家乡的生 活再次回味、体验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把记忆中的家乡画下来。2、评一评。我指导学生看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 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 写在画面中。以诗激情。然后由小组评出优秀的作品, 大家共同欣赏。家乡的歌、家乡的美不仅构建在了解家乡风光秀 丽、景色迷人,更要进一步挖掘家乡的风土人情、文化 底蕴、地域特色。唯有如此,才能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 情感。因此,我设计了第三个活动。活动三:我的家乡美在哪一一发现普洱的美讲一
10、讲,唱一唱1、以教材为范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除了有美丽 的景色外,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特有的歌舞剧种 等。2、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提供的家乡的人文景观方面 的资料,或以歌舞、或讲故事等形式展示出来,大家共 同提供对家乡的热爱。在这一设计中我用了 “说、演、画、讲”的活动方 式,简便易操作,学生很喜欢,参与性高,而且效果好。活动一:聊聊什么是家乡一一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过程1 .播放微课视频:今天,老师邀请了 4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的课堂,他们来自哪里呢?听听他们的介绍吧!草原:我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巴图,我们被称 为马背上的民族。在家乡的草原上蓝天、绿草漂亮极了。 我们住蒙古包,吃牛羊肉,骑马射箭摔
11、跤是我们喜欢的 活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的就是我 的家乡。黄土高坡:我是来自陕西的阿宝,我们生活在广 袤的黄土高原,这里黄土纵横,地势起伏变幻大。窑洞 是我们的特色民居,我们喜欢剪纸,吹喷呐。山脚下:我是来自乡村的山山,我家就住在山脚 下,村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村后有绵延的青山,我们 经常在村里的小河边嬉戏玩耍。城市:京京的家乡在城市,她画的城市那么美。 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2 .谈话:我们的家乡。3 .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吗?老师来采访 几位小朋友。4 .理解“家乡”: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乡,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也是我们深深热爱着
12、的 地方。5 .揭题: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感受 家乡山和水的美。活动二:我的家乡美在哪一一发现家乡的美景1 .创设情境:假期马上来了,老师很想到你们的家 乡去走一走,看一看,你们想带老师去你们家乡的什么 地方呢?咱们就来举办一期“最美家乡推荐会”吧。师:课前布置同学们去了关于家乡景色的资 料,请同学们画一画、评一评,选出你们最喜欢的地方 和大家提供。2 .四人小组活动:师出示活动要求:组成员介绍家乡的美景,说清楚自己的家乡在哪 里,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每个成员都要说,听的同学要仔细认真听。稍后我们邀请小组里介绍的最棒的小朋友上台 做代表推荐。3 .根据课前了解,教师预设梳理。活动
13、三:我的家乡美在哪一一发现普洱的美1 .示图:(展示老师住的小区和工作地方的照片) 孩子们,看,这是哪儿?(思茅区第四小学).启发谈话:启发同学唱家乡民歌、讲民间故事。2 .展示交流,相机梳理:(讲一讲、拍一拍、写一 写、唱一唱)展示学生画的图;出示学生美景照片;欣赏故事和歌曲。4 .交流身边一花一草的美。5 .师总结。6 .课后延伸:关于家乡还有很多的故事歌谣等待着 小朋友去发现。课例研究综 述在我看来,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 资源。品德课上,由于地域的差异,课堂中更多的教学资 源是老师在课外到的。品德课堂效率的高低不是取 决于的资料是否丰富,而是看教者是否能充分地利 用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才能让学生的体验深 刻,才能让学习有深度,教学才能到达预期的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社会道德和 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开展只有通过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因此教育活动必须追求儿童真实的而非虚假的、持久的 而非一时的开展。审视我们的教育,可发现人们对学校 教育、家庭教育非常重视,但往往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影 响和它作为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某教授曾经说过:“乡 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 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 和生活经验等。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特征之一。”课 程应该着眼教材本身,联系本土资源,逐步优化课堂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