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1 .认训“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 先、原始”等10个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的问句。3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小节和第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 篮里做些什么。4 .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运用。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的问句。2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小节和第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 篮里做些什么。教学难点运用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画面,激趣导入1 .课件出示“摇篮”的图
2、片。同学们,你们看。画面上画的是什么 物品?(生:摇篮)你知道摇篮是做什么用的吗?2 .形状像篮子,用藤条或竹子制成,婴儿谁在里面,可以摇晃,使 婴儿容易入睡,这就是摇篮。今天,我们要讲的可不是婴儿的摇篮,而 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祖先的摇篮。 (教师板书课题,强调“祖”的字音。学生书空练写。)二、初步感知,认读字词1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借助书上的拼音标注,读准字音,遇到读 不准的字可以向同学请教,尽量把句子读通顺。2 .认读字词,训练点拨“祖先”强调“祖”平舌音蔷薇:(出示蔷薇花图片)让学生美美地读。“蓝天、摇篮”区别“蓝”和“篮”“掏鹊蛋” “逗松鼠”“逮
3、嵋蛔”“摘野果”读这几组词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拓展填一填:()皮球()蘑菇()数星星“一望无边”出示“望”的汉字演变过程,理解字义。和老师一起书空该字,初步感知“望”的写法。3 .认读句子,巩固字音。出示两组句子:这是多大的摇篮啊!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句子里都有“啊”)教师讲解“啊”在不同句子里的读音,并练读。第一句中,“啊”读“na”的音。第二句中,“啊”读“V的音。拓展练习。这道题真难啊!(na)你好可怜啊! (na)过渡语:通过读这句话,我们知道了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生: 原始森林。)就让我们走进那原始森林,去感受一下吧!
4、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 .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并试着画出相关的语句 来。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2 .汇报感受。(教师相机提炼:感受到原始森林的“有意思”和 “大”)3.深入理解:感受原始森林“有意思”。A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有意思”。B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句话。感受原始森林“大”。A.教师引导学生用抓重点词(“浓绿”“一望无边”“遮住了蓝 天”)的方法理解原始森林的“大”。(师板书:一望无边遮住蓝天浓绿)B.随文识字“望” “蓝” “浓”。C.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句。D.教师引导学生用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再次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师:请同学们闭
5、上眼睛想一想原始森林是什么样的呢?(配乐读文)理解并拓展:A. “一望无边”指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是“一望无边”的?B.练习说话:一望无边的()句式训练:照样子说一说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那(),是()的摇篮。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男、女生合作读)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 .认读生字:祖望蓝浓啊2 .用“四步法”学习生字:看结构、找特点、观笔画、定准位。3 .教师指导“祖”“望”“浓”的写法。4 .生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引入新课1 .认读生字:祖荫掏蛋逗蔷薇逮忆2 .认读词语:“祖先树荫掏雀蛋逗笑蔷薇逮住回忆”3 .用“摇篮”练习
6、说话。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一)品读第2小节1 .品析“掏”的妙用。(1)我们的祖先在这样宽广、繁茂的原始森林里生活,他们会做些什么呢?(2)指名读课文的第2小节,请大家边听他朗读边用画出描写祖 先“做什么事情”的词语。(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3)这里有一个词“掏鹊蛋”,同学们觉得“掏鹊蛋”能换成“拿鹊 蛋”吗?(4)出示生字卡片“掏”。理解“掏”在字典中的意思,掏:用手或 工具伸进物体的口,把东西弄出来。联系“一窝喜鹊蛋”图片,理解手 伸进了鸟窝中,所以用“掏”。(5)迁移运用:在生活中,还可以掏什么呢?(掏耳朵掏口袋)生做一 下掏的动作。(6)小结:“掏”不仅用词准确,而且
7、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 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有趣情景。(远古人们生存所迫,现 在不能这样做,要保护动物)(7)同学们,你也能根据诗中“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的意思填 上一个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吗?出示:()野兔()蘑菇2.品读问句(1)出示“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引语:我们体会了用词的准确性,也想象了画面,能不能读好诗句 呢?(2)引导理解“可曾”。(“曾”是“曾经”的意思,这是对祖先生活 的一种不确定的猜测,也表示一种强烈的好奇心。)(3)带着好奇与猜测齐读第2小节,注意读好问句。(二)品读第3小节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第3小节,继续用“
8、”画 出描写祖先“做什么事情”的词语。(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 逮绿嵋嵋)2 .在这些词语中,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逗”和“逮”,出示 生字卡片,生认读,指名生表演,发现“掏、逗、逮”这三个字都表示 动作。3 .结合插图,识记“蔷薇”。4 .生边想象画面,边读课文的第3小节,注意读好问句。(三)仿说训练.引语: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1 .根据想象,仿照“掏鹊蛋、逗松鼠”说一说这样的词语。2 .联系课后104页的词语,读一读。弓I:老师也带来了一组这样很有意思的词语。3 .仿照第二或第三小节说句子,补充写话卡片。4 .师生合作,完成儿童诗的创作,只要发挥想象,你也是一名小诗
9、人!现在请把你创作的小诗,贴到黑板上的摇篮里吧!(四)品读第4小节1 .当我们陶醉在诗的海洋里,风儿吹动树叶,发出了 “沙沙,沙沙” 的声音,把我的思绪从无边的想象与好奇中拉回,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 第四小节。2 .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活、成长,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出示字 卡“忆”,认读生字。但它距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又是很遥远的。3 .理解“苍苍茫茫”。引导学生联系第一小节中的“一望无边”理 解。师生合作,让我们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好来!4 .回扣全文理解诗题。提问:作者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结合前文理解 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三、朗读全诗,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10、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从中认识了新的 生字、词语,在小作者天真好奇,富有个性的想象中,我们明白了原始 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热爱大自然,学会与 大自然和谐相处!四、练习写字,抄写词语(一)练写生字1 .观察“赛、摘、掏、忆”,并组词。2 .重点指导:摘。(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特点。(2)观察教师范写,讲解笔顺。3 .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指导书写、提示学生书写姿势。4 .学生展示、评议。(二)抄写课后词语。板书设计3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摘野果掏鸟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美好生活I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蛔蛔教学反思祖先的摇篮是一首诗,诗歌通常不是那么好理解
11、。所以我在教 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 体味。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 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 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 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 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促进了学生 对诗歌的理解。年级语文科课堂作业(2022 春)学习内容23课祖先的摇篮分 层 作 业 内 容课内作业课堂作业内容预计完成时间A.知识 内容1 .巩固认识祖、掏、逗、蔷、薇、逮、忆7个生 字,会写摘、掏、望、蓝、赛5个字。2 .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第2小节和第3小节中的 问句。3 .读一读,注意括号里的词语。(摘)野果、(采) 蘑菇、(挖)野菜、(逗)松鼠、(捉)蜻蜓、(逮) 嵋嵋、(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2个课时B.能力要求1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民还会在 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2 .能认读含有“采” “摘”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 动词的恰当使用。3、抄写词语:一望无边、蓝天、赛跑、野果、野 兔。本周C.情感 价值观通过读书、写字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 受成长的快乐和收获,并让学生对成长有更深的 认识,从而得到启发,以后学会自主学习。本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