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2、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 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创造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3、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 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B.
2、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开展4、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开展生产,使人民 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 定中国幅员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A.黄帝B.舜C.禹D.启5、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 刀”;当时有谚语日:“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当时宋朝的治国 政策是()A.削弱宰相权力B.实行重文轻武C.实行重武轻文D.改革科举制度6、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 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
3、。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禅让制的推行B.世袭制的出现C.分封制的实行D.郡县制的推广7、东汉刘秀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开展,史称()A. 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大一统D.开元盛世8、南宋仅占据半壁河山,却采取偏安江南的自守待敌的消极策略。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辽夏向金称臣 B.金灭辽 C.宋金达成和议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 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房玄龄 B.杜如晦10、有四位同学对隋唐史进行了概括,A.中华文明起源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11、唐末农民战争最突出的特点是
4、(A.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C.瓦解了唐朝的统治A.房玄龄 B.杜如晦10、有四位同学对隋唐史进行了概括,A.中华文明起源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11、唐末农民战争最突出的特点是(A.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C.瓦解了唐朝的统治C.姚崇D.魏征其中与历史比拟吻合的是()B.中华民族的繁荣开放D.中华帝国的哀落)B.占领长安,建立了政权D.起义军进行流动作战12、某班准备举办先进人物的事迹展览,到以下一组图片,请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A.艰苦创业年代的楷模B.国防建设领域的模范C.改革开放时期的标兵D.科技战线前沿的先锋13、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
5、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 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14、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 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兴旺”。材料陈述的是()A.诸子百家争鸣B.大运河的开通C.中外交流频繁D.都市生活繁华15、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说明西周时期()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气C.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16、“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
6、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A.都江堰 B.长城C.大运河 D.赵州桥17、汉初,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其思想来源于()A.道家学说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D.儒家学说18、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此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B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开展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19、以下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洛阳白马寺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20、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
7、的史实是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 21、“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 一位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了脍炙 人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是()A.岳飞和寇准 B.文天祥和寇准C.文天祥和戚继光D.岳飞和文天祥 22、“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A.勤于政事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重视人才23、“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这段材料出自山海经。与这段材料相关的事件是(A
8、.涿鹿之战C.尧舜禅让24、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经。与这段材料相关的事件是(A.涿鹿之战C.尧舜禅让24、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B.盘古开天辟地D.大禹治水C.宦官专权D.农民起义25、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粮库。25、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粮库。经考古开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末年,国家储藏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上述材料反映了隋朝()A.统治十分残暴B.洛阳盛产粮食C.横征暴敛无度D.社会经济开展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9、”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局部。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 千多年的文明开展中,中华民族一直不断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 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 思想宝库。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1)结合所学指出孔子、孟子、墨子表达“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 么?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2)根据材料二,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的名称。对开辟丝绸之 路作出突出贡献的伟大探险家、外交家是谁?为了加强对图中地区的管理,西汉政府采 取了怎样的措施?材料三汉代纺织技术先进
10、,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 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 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 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并概括丝绸之路的作 用。材料四“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嬴 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开展、合作、共嬴的21世纪时代潮 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咯意义和金球 性影响力。(4)根据材料四指出,古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阅读以下材料
11、,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 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 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 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 卒 还有外国人。摘编自仪平策等著中国审美文化史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 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那么天下 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2)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是我国的首创。阅读材料,
12、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 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 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 雄入吾毂中矣!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材料三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1)材料一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制始于哪位皇帝?其确立的标 志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知,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 本目的是什么?(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中北宋平民之所以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
13、例最高的 政策性原因。分析这一政策对宋代政治的积极影响。(4)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科举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D2、D3、B4、C5、B6、C7、B8、C9、D10、B11、D12、A13、B14、C15、B16、A17、A18、C19、B20、C21、D22、D23、A24、B25、D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 (1)孔子:仁;孟子:仁政; 墨子:兼爱、非攻(2)长安;张骞;西域都护(3)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品种多(任意一点即可);促进东西 方经济文化交流(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4)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任意一点即可)2、(1)唐诗的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唐朝精神风貌 的特点:兼收并蓄;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原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开展,国力强盛;政策开明,对外交往频繁。3、(1)隋炀帝;进士科的设置。(2)皇帝(统治者、唐太宗);维护统治。(3)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 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4)机会均等,公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