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最新.docx





《2022年人教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最新.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_精品资料_第 1 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夏商朝的王位世袭制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word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背景: BC2070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显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确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形成.方式:王位采纳世袭制,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强化: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2.夏商的行政治理制度建立: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心到的方的行政治理制度.内容:商朝中心设有相和卿士等,
2、掌管政务.的方封侯和伯(义务:A 定期向王纳贡B 奉命征伐).二、西周等级森严的的分封制(重在规定权力的“安排”)1.背景: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2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的,广建子国.4.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周王为最高统治者,确定听从周王权益与义务相结合5.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帝王的后代.6.周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7.内容:(土的和人民)即周王封土的,诸侯尽义务.8.推广: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连续推行分封制,扩展周的统治
3、范畴.9.诸侯的义务: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经济上:交纳贡赋.10.诸侯的权益:在领的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实行再分封.11.实质: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12.评判:从积极方面看(前期): A.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位置,加强了对的方的统治.B.通过分封,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C.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从消极方面看 (后期):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的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也就埋下了诸侯脱离中心掌握形成割据势力的隐患祸根,最终被历史剔除.13.瓦解(破坏) :缘由: A. 一些诸侯国
4、力力日益壮大: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的,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B. .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表现 :A. 楚王问鼎.B. 诸侯争霸.三.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家长制直接演化而来)(重在规定权力的“继承”)概念: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属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的继承上的冲突.最大的特点(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原就:“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内容:大宗和小宗的划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A. 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B. 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
5、大宗、小宗体系.C.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D.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权力的安排,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就.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详细表达,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达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表达就是宗法制.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作用(影响)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位置,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固和团结.对宗法制度的评判:A.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的、财产和政治位置的安排与继承制度,保证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B.宗法关
6、系有利于凝结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亲密的结合在一起家国同治 . C.但是,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心与的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步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心的掌握成效必定减弱.2.礼乐制度(周公旦制定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1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A. 目的:为了更好的爱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word可编辑
7、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B.含义: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活动,例如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章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C.作用:周礼成为爱护等级制度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固.即礼乐制度是爱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第 2 课 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中心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1、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2、诸侯争霸(实质是分封制的破坏).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3、秦灭六国条件:民心 所 向,大 势 所 趋,秦 国 强 大,嬴 政 努 力.过程( BC230 BC221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8、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意义:秦的统一, 终止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的进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共同愿望,顺应了社会进展的需要.二、(中心:)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心官制1.皇帝制度 皇帝称号的由来(三皇五帝)皇帝制度的创立a.基本内涵:一切大权,皇帝总揽主要官员,皇帝任免军队调动,虎符为凭b.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核心)2.中心官制:三公九卿制建立 :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心政权组织.机构设置:在中心,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制.职能:丞相(帮忙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9、)太尉(负责治理全国军务.虚设)作用(相互关系) :相互协作,彼此牵制,集权皇帝.军国大事,先由三公朝议,最终由皇帝裁决,在肯定程度上削减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皇帝为“首脑” .丞相为“心脏” .御史大夫、太尉为“臂膀”.郡县为“腿子”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 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颁布秦律.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平百越,开凿灵渠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交通:统一车轨,修建驰道.民族关系:进行大规模移民,加强民族融合.三、(的方):郡县制1)历史沿革:春秋时期:某些诸侯国开头实行郡县制.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秦统一后:全国范
10、畴内实行2)主要内容:郡:全国分36 郡,最高长官称郡守县:郡下设县,称县令或县长3)历史作用:作用:这套从中心到的方的“金字塔”型或“人体”型垂直治理机构,将每个的方,每户人都纳入了国家专制体制之中,实现了中心对的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掌握.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内容:1、皇权的至高无上(核心和基本特点)2、中心设“三公九卿”制3、的方设“郡县制”中心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1、直接影响 :( 1)积极影响:通过中心到的方的行政机构,秦朝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 2)消极影响:高度集权专制和残酷的刑法,给社会带来很多担心因素,易激化社会冲突.2、深远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心集权制度完全的打破了传统的贵
11、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对此后 2022 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一、中心集权的进展(中心集权与的方分权之争)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2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1、 汉:( 1)汉初:“汉承秦制,郡县、封国并存,即
12、郡国并行制度(的方初为郡县二级制,后为州郡县三级制)( 2)减弱封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减弱的方权力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内容: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封部分土的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影响:减弱了的方,加强了中心集权2、 唐中期:朝廷在的方设置了很多节度使,他们名为朝廷藩镇,实就把握的方上的军政财大权,成为割据的势力,严峻减弱中心集权.藩镇割据的实质是中心集权与的方分权之争.(的方为道、州、县三级制)3、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积极实行有力措施,加强中心集权.(的方为路、府(州) 、县三级制)( 1)措施:军事:收兵权,设禁军.行政:派文官,设通判.财政:财税赋,中心控.( 2)
13、作用:积极:转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心集权.消极:造成了“三冗” “二积”后患(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心集权(的方为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word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 1)内容:河北山东山西(此三的方称为“腹里”)由中心直辖,其余的区设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的区设宣慰司进行治理( 2)意义: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心对的方的治理,加强了中心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的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二、君主专制的演进(皇权与相权之争)1、汉初
14、:“内朝外朝制” .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参与国事,相权一分为二,以减弱相权2、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A 、结构和职责三省:中书(决策) 、门下(审议) 、尚书(执行) (按次序记忆:中门尚),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六部:户、吏、礼、兵、刑、工B、作用: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提高了办事效率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减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制造,为历代沿袭3、北宋:二府三司制:减弱宰相职权,皇帝总揽大权.二府: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
15、权),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掌行政、财政、军政大权 4、元朝:一省两院制元朝设中书省.元设中书省,替代以前的三省,它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中书令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设宣政院统管宗教事务和西藏.元后期,相权增大,君权减弱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三阶段:)1、“世官制”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即官职世袭.2、“察举制”汉:察举制(的方官吏察访,再举荐给中心),选拔标准 -孝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进展了的察举制)选拔标准 - 门第 (后期弊端较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3、“科举制”产生于隋、确
16、立于唐、进展于宋、衰落于明清.选拔标准- 才学对科举制的评判:积极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养.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里集中到中心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心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消极 :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畴,特殊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制造精神的人.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明朝宰相制度的废止1、废止的缘由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可编
17、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 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缘由)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缘由)废行省设三司后,宰相职权扩大(详细缘由)相权过大,威逼皇权(根本缘由)2、明太祖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集的方权力于中心表现:在中心废行中书省,在的方废行省设三司集中心权力于皇帝表现:撤中书废宰相,权分六部.并创设内阁3.废止宰相的意义:积极作用:废丞相,皇帝操纵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消极作用: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易显现太监专权一、 创设内阁1、 缘由: 废丞相后,皇
18、帝政务繁多,无法再亲自全部处理2、 形成过程:明太祖:殿阁高校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明成祖:文渊阁高校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明宣宗:内阁高校士(票拟权)进展明神宗: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全盛留意:内阁有票拟,司礼监有批红,双方相互牵制,集权于皇帝.3、职权:侍从询问为主4、机构性质:内侍机构5、作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三.军机处的创立1.形成过程:清初设内阁,置六部,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2.缘由直接缘由:为用兵西北,防止泄密根本缘由:加强皇权3.职权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承旨遵办)4.特点:简、速、密5、措施( 1)中枢分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19、(康熙)( 2) .设立军机处a、目的:扩大皇权b、职能:参与机务,起草谕旨c、作用:中心机构一分为三,最终集权于皇上6、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的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进展和富强.消极影响:皇权的极度膨胀,严峻扼杀了社会的制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实质是封建社会的衰落第一单元小结一、中国古代的方行政制度的变化1.郡县制:春秋后期开头显现,秦全国推行2.郡国并行制:汉初3.行省制度:元二、中国古代中心机构的进展:1.秦三公九卿制2.汉中外朝制度3.隋唐三省六部制4.北宋:中书门下、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二
20、府三司)5.元: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一府两院)6.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7 .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三、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1. 演化: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秦正式建立.西汉得到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新进展.明清达到顶峰.2. 环绕的冲突:皇权与相权.中心与的方3. 结果(趋势):中心集权不断加强,的方权力不断减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减弱直至废止,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第 5 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希腊文明的摇篮1、 自然的理环境:(1)的理位置及环境:古希腊位于的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山多,岛多,港多,word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
21、品_精品资料_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4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平原少,土的贫瘠.由山岭、海疆、水域隔开的小块陆的.( 2)的理特点:限制粮食生产适合经济作物生长适合开展海外贸易和殖民2、古希腊城邦( 1)城邦形成的主要因素:古希腊特殊的的理环境是城邦形成的主要因素( 2)城邦的兴起:公元前8 世纪 6 世纪,希腊显现的200 多个小国,史称“城邦”“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最新 2022 年人教 高中历史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最新

限制150内